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首页 > 热点新闻 > 正文

转基因主粮商业化难:不增产不给证书
2014-09-03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获得安全证书并不意味着准许转基因作物商业化,转基因作物还要进行品种审定,并依次获得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至此,转基因作物才能允许进入市场。

\

  8月17日,三张主粮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下称“安全证书”)到期,再次将“转基因”话题带入社会视野。

  2009年,农业部通过第二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分别为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杂交种“Bt汕优63”和转植酸酶基因玉米“BVLA430101”颁发安全证书。

  五年后,这三张安全证书的有效期结束。同一批次的其他安全证书均是在2014年9月19日到期。也就意味着,今年还将有40个安全证书要到期。

  即便不是转基因作物,作物品种获得安全证书后,也要通过严格程序,以商业化为最终目标。这五年发生了什么,导致获得了安全证书的转基因主粮商业化之路“道阻且长”?官方发放“安全证书”意味着什么?

  安全证书是什么?

  获得安全证书并不意味着准许转基因作物商业化。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下称《条例》)显示,农业部下设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下称“转安委”),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评价工作,待其评价合格后,农业部颁发安全证书。

  获得安全证书并不意味着准许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只是第一步而已。随后,转基因作物还要进行品种审定,在获得品种审定证书后,还要依次获得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至此,转基因作物才能允许进入市场。

  安全证书分为两种,一种是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另一种是进口安全证书。前者主要是颁发给国内研发的转基因品种,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三个类别。上述三个转基因主粮的安全证书就是此类。进口安全证书则是颁发给国外研发的转基因品种。只有获得进口安全证书才可以作为加工原料进口。

  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2002年),一次申请安全证书的使用期限一般不超过五年。

  既然是“生产应用”,商业化环节的阻力在哪里?中国农科院研究转基因的专业人员李岚(化名)称:“所谓生产应用,从理论上讲是可以生产了。但是由于我国农业部门的条块管理,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由农业部的科教司负责,而种子局负责种子生产和销售的行政管理和审批。因此转基因作物要商业化,就又需要种子生产许可证、销售许可证等一系列和种子生产、市场流通接轨的行政审批和资质。”

  获得安全证书的过程相当严格。《条例》规定,农业转基因生物试验,一般应当经过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三个阶段。生产性试验,是指在生产和应用前进行的较大规模的试验。结束后,可以向农业部申请领取安全证书。

  1999年和2004年,农业部相继首次受理了转基因水稻和玉米的安全评价申请,分别经过11年和6年的严格评价过程,于2009年8月17日依法批准为其发放安全证书。

  李岚表示,进行安全评价的各个阶段,种植规模逐渐放大,始终以试验材料的食用安全性、环境安全性和材料本身的遗传稳定性考察指标贯穿。“只有积累了足够多的数据才可以申请安全证书。获得安全证书的育种材料获得衍生品种后,还需要开展生物安全评价,然后进入生产性试验。”李岚说。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50-146169-1.html

标签:证书 主粮

上一篇:后巴厘时代:我国现代农业面临的挑战与改革
下一篇:山东土地确权改革 农民吃上“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