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首页 > 热点新闻 > 正文

凤凰古城变“水”城背后:乡村旅游过度开发
2014-07-22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去过度商业化之路蹒跚难行

  凤凰古城沱江两岸密集的建筑折射出深厚的商业气息,凤凰县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凤凰古城内有743家客栈,核心景区内有403家客栈,酒吧63家,其余各类业态的商户数千家。

  2013年,凤凰县实现生产总值54.45亿元,其中旅游业贡献了68.5%;完成财税总收入6.37亿元,旅游业贡献了82%,凤凰县从事旅游相关产业工作人达8万,占全县五分之一的人口,旅游已经成了凤凰县的支柱产业。凤凰古城核心区内几乎90%的房屋都被用作商业用途。

  任真君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凤凰古城的确过于商业化,凤凰县新的旅游规划正在考虑降低凤凰古城的商业化比重。“去商业化不是减少商户的数量,而是改变商户的格局,比如说增强文化气息,对咖啡吧、书吧给予重点扶持,酒吧一条街则严格限制酒吧的数量。”

  对于饱受游客诟病的公厕问题,任真君表示,目前正在规划设计两座5星级的公共厕所,同时按照千分之五的蹲位设计公共厕所。

  有专家建议,对于游客荷载量密度日益增加的古城核心区,可以“扩容提质”,减轻核心区的压力,对游客进行适当的分流,同时也能提高游客的旅游满意度。据测算,如果不进行扩容提质,凤凰古城的年游客量合理承载量为450万人次左右,而近两年凤凰古城的游客接待量早已经突破650万人次。

  任真君表示,凤凰县正在积极开拓新的旅游线路,已经开始了乡村游、南长城等旅游线路,分流古城的游客。“去年我们的乡村游客人达到了120万人次。”

  打开中国古城区域图,可以看出,“凤凰困局”是中国旅游业的一份样本——景区商业化潮流盛行多年愈演愈烈,文化保护岌岌可危,外来资本的强势介入与长期驻扎,让政府对整个旅游业态失去控制,导致“去商业化”的过程步履维艰。

  浙江大学旅游学院院长周玲强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去商业化”首先要做的,就是地方政府努力进行业态调整,不能让商业文化驱逐原生态文化。地方政府在商业布局上,要建立很好的规划,通过“看得见的手”去进行调节,其中包括资源调配与重新规划,对经营活动梳理和规范,从而达到多方利益的“再平衡”。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50-143486-1.html

标签:过度 开发 旅游 乡村 背后

上一篇:生姜价格赶超猪肉 批发价格再创新高
下一篇:中国在马铃薯国际贸易中仅占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