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江苏省:作业补贴 提升薄弱环节农机化水平的又一利器
2013-08-02   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作者:孙红梅 白璐)   

  作业补贴成又一利器

  如何才能让农民选择用机械作业?如何提高机手作业的积极性?

  “对农民来说,当用机械作业不仅省人力,还省工钱的时候,自然就会用机械作业了。对我们机手来说,当机械成本低、作业的收益远远高于机械价格的时候,我们肯定愿意多干。”江苏省洪泽县岔河镇浔北机插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胡登波用最朴实的话语回答了记者的问题。

  不难看出,要想调动农民的用机积极性并不难,特别是近几年来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已经使越来越多的农民意识到机械作业的好处,谁愿意去做费力也费钱的事呢!对机手来说,要么降低机械成本,要么提高作业收益,用机的积极性也就随之解决了。

  一个省若想提升当地某一作物或重点作物薄弱环节的机械化水平,目前的办法就是在中央和省级购机补贴的基础上,各市、县进行逐层累加补贴,这样就降低了农民的购机成本,机械的保有量在短时间内得到增加。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提升农机化水平成效显着。然而,这种堆积式的累加补贴带来了两大问题:一是由于各地补贴金额不同,地区间倒卖骗补行为屡禁不止,农机化主管部门需要花大力气对此类现象进行监管;二是跨区作业仍然盛行,机手的趋利性导致机具向相对缺乏的地区转移作业,大量补贴机械不能在本地发挥最大作用。

  实施作业补贴,农民购机的积极性不但没有因无累加补贴而削弱,反而出现购机踊跃的现象。以插秧机为例,今年全省新增插秧机首次超过2万台,达到22383台,其中乘坐式插秧机超过5000台,插秧机总保有量达10万台以上。另外,实施作业补贴,机手在本地作业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今年江苏全省新增机插秧面积超过300万亩,机插秧总面积预计达2400万亩,机插率达70%。特别是机插秧水平较低的苏北地区,今年水稻机插秧推广再上新台阶,新增插秧机17000多台,占全省新增总量的75%以上。淮安、泰州、宿迁等21个市县(区)有望在今年基本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作为服务对象的农民,由于机手作业有补贴,使得作业费用的支出也相应下降。淮安市洪泽县的一位近60岁的赵姓农民告诉记者,由于孩子们都在当地工厂上班,原来家里的水稻大多是自己插秧,“也挺累的,但能省一点儿是一点儿。今年因为有了作业补贴,作业费用下降了,就请人用机械插秧了,又好又快。”

  从江苏各地市实施的作业补贴试点成效看,作业补贴不仅解决了机具监管难题,还使机手得到了更多收益,由于农民用机械作业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机手作业面积有了保证。洪泽县岔河镇德富机插秧专业合作社今年新买了22台高速插秧机,理事长陈德富告诉记者,今年合作社共作业5.7万亩,其中本地作业4.6万亩,相较去年的本地作业3.6万亩,多出了1万亩的作业量,被服务的农民则由于作业补贴的实施减少了作业费用的支出。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作业补贴,加快了一些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速度,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提高农机化水平效应有所减缓的情况下,作业补贴成为加快提升落后地区以及重点作物薄弱环节农机化水平的又一利器,以苏北四地市为例,宿迁市的机插秧水平由去年的66.8%提高到76.2%,徐州市由68%提高到78%,淮安市由64.5%提高到78.7%,盐城市由50.6%提高到65.6%。作业补贴的实施,可谓一举多得。

  徐顺年表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地探索农机作业补贴试点,提高作业收益和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实现农业的机械化,进而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然而,作业补贴如何补?如何在政策实施前就堵住可能的黑洞,成为农机化主管部门在试点进行前就需仔细思量的。

  据了解,目前按作业面积进行补贴的政策处于试点阶段,江苏全省有50%―60%地区选择自主尝试,其作业补贴的资金全部由地方财政支付。试行地区主要集中在苏北、苏中地区,范围还没有覆盖到全省。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6-71199-1.html

标签:农机 水平 利器 环节 薄弱 作业 补贴 提升 江苏省

上一篇:用假合同 诈骗农机补贴42万余元
下一篇:安徽省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基层实践调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