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藏牦牛二年育成出栏产业化道路如何走
2006-07-17   来源:中国农业网   

  ―――草原兴发集团董事长张振武关于青藏高原地区畜牧业发展战略问题的对话之一
    
     让牦牛肉成为主导产品
    

  问:很多人都知道藏牦牛,现在草原兴发要让大家重新认识藏牦牛,您这个重新的“新”是什么意思?
  张振武:这个“新”是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的。我们知道,藏牦牛的产品种类很齐全,包括了肉、乳、皮、毛、绒,但这些产品平分秋色,都是一字并肩王,没有突出重点。草原兴发的藏牦牛二年育成出栏,则突出了牦牛的肉用价值,把肉当作主攻方向,使其成为支柱产品。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高寒牧区牧民的生活条件正不断提高,牧区也在逐渐现代化。牦牛在传统社会里的那些自给自足、自产自用的产品功能,如牛毛编织帐篷、牦牛运输等,将会逐步弱化消失。
  牦牛的大宗产品就是肉和奶,但牦牛产奶量小,又有季节性,仅夏季产奶。产奶期短,仅半年时间,不能全年均衡产奶。加之饲养分散,难以收集加工,制约了牦牛奶的商品化,所以只能处于配角位置。
  牦牛肉包括血骨,占整个牦牛生物量的比重大,特色显著,商业价值高,市场前景好。屠宰加工、储藏运输诸环节,都能够采取工业化方式,进行规模化商品化生产。因此,藏牦牛的产业化,要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让牦牛肉成为主导产品,逐步将其培育成为顶级高档牛肉产品。
    

  问:让藏牦牛成为高档牛肉产品,需要改变藏牦牛的饲养方式吗?
  张振武:这正是草原兴发所倡导的。藏牦牛饲养周期太长,七八年才育成出栏。饲养龄过长的老牦牛,肉质粗硬,在品质上是无法支撑高档牛肉品牌的。需要缩短饲养日龄,在二年内出栏,才能保证肉质的鲜嫩度。
  青藏高原的冬季是漫长的,大约占全年的三分之二;青藏高原冬季的寒冷是严酷的,整个冬天是冰天雪地;青藏高原冬季缺草是突出的,当地人工种草数量有限,外地调草路途遥远运费太高,远水不解近渴。在天寒地冻缺草少料的青藏高原,牦牛每度过一个冬季,就要大量损失活重,度过的冬季次数越多,损失的活重数量越大。
  而采取措施让牦牛犊在二年内出栏,仅经历一个冷季,利用了二个暖季生长,减少了冬季消耗,降低了活重损失。因此,藏牦牛二年育成出栏,提高了牦牛的出栏率商品率,提高了经济效益,是藏牦牛产业化的突破口。这样商品畜就不必年复一年地度过缺草少料、天寒地冻的冬季。需要越冬的只有数量较少的母畜及育成过程中的商品畜。这就减轻了冬春草原放牧的压力,保护了冬春脆弱期的草原生态。
     藏牦牛产业化技术上已经成熟
    

  问:藏牦牛饲养由8年降为2年,技术上可行吗?
  张振武:藏牦牛产业化采用西门塔尔、野血牦牛作双父本,进行交叉轮交,生产商品杂种牛。首先用西门塔尔做父本,与母家牦牛种间杂交,将其后代公牛在二年内育成,作商品牛出栏。母杂牛做繁殖用,再与野血牦牛杂交,之后利用双父本交叉轮交生产杂种牛,以后各代次的杂种公牛,都在二年内育成出栏。并交替使用西门塔尔和野血牦牛作父本,与杂种母牛进行杂交,连续生产杂种牛。
  将藏牦牛通过产业化的形式培育成藏酷牛,(在二年内育成出栏的藏牦牛,叫藏酷牛)在技术方面要组合相关成熟技术,围绕提高牦牛的肉乳生产性能,进行集成创新。
  比如,引入普通牛种对牦牛进行种间杂交,是能大幅度提高牦牛生产性能的成熟技术;利用野牦牛对家牦牛改良复壮,能阻止家牦牛退化,也是成熟技术;冷冻精液生产是成熟技术,人工授精也是大面积应用的成熟技术;放牧加补充配合饲料是成熟技术,暖棚越冬也是成熟技术;牦牛犊吃全奶,在二年内育成出栏等,都是成熟技术。
    

  问:您能具体谈一下吗?
  张振武:第一,藏酷牛产业化,借鉴了种间杂交生产犏牛的经验。我国利用良种黄牛生产犏牛,已有多年悠久历史。实践证明:西门塔尔等良种肉牛与家母牦牛杂交效果好,其后代(F1代)生长发育快,各期活重都比家牦牛显著提高,产肉量提高50%左右,产乳量提高2倍左右,对高寒环境也有很强的适应性。
  对藏牦牛的杂交改良,只有经济效益大幅度地提高,才能调动牧民参与的积极性。种间杂交生产犏牛,产肉量提高50%左右,产奶量提高2倍左右。同时,还改善了牦牛肉品质,增加鲜嫩度,提升了产品价值。这是生产能力的大幅度提高。有了高回报,牧民才肯投入活劳动和各项付出。
  藏酷牛产业化也继承了与野血牦牛的种内杂交成果,经我国牦牛科学家的多年努力,野血牦牛改良复壮家牦牛已获得成功。导入野血后牦牛的各期活重,产肉产奶生产性能明显提高,生活力与抗逆性也明显提高,有效地阻止了家牦牛的退化。
  由于种间杂交生产犏牛到第二代之后,生产性能与生活力都急剧下降,藏酷牛杂交改良方案,采取双父本轮交,将种内杂交与种间杂交二者组合在一起。在引入西门塔尔提高肉乳生产性能的同时,也安排野血牦牛交叉轮交,及时提升牦牛血液比例,使之不降低到30%以下,能保持其后代在高寒草原的适应能力。
  单一的种间杂交生产犏牛,优点是肉乳生产性能提高显著,经济效益高。缺点是在第二代之后,生产性能与生活力下降,还有雄性不育的制约。单一利用野血牦牛进行种内杂交,优点是提升了家牦牛的生活力抗逆性,有效地阻止了家牦牛的退化。肉奶生产性能也有提高,但与种间杂交的犏牛相比,增产幅度却小的多。
  种间杂交生产犏牛,是获得高效益的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仅靠单一的种间杂交手段,没有野血牦牛种内杂交的参与,杂交后代在青藏高原的适应能力与抗逆性也无法保证,仍不能解决家牦牛的退化问题。因此,把种间杂交与种内杂交组合在一起,使二者互相取长补短,并且缺一不可,实行集成创新,是牦牛杂交改良唯一正确的技术路线。
  第二,将牦牛由七八年育成出栏,转变为二年内育成出栏,重要的措施是让犊牛吃上母乳。由于西门塔尔是乳肉兼用牛种,有较好产乳性能,其杂交后代产乳量显著提高,除满足牧民食用外,还能剩余大量乳汁供犊牛食用,吃到母乳的犊牛营养得到保证,可以在二年内育成出栏。
  藏酷牛产业化是系统工程,对各项相关技术进行了集成组合,包括建设越冬暖棚,补饲精料,至少补充微量元素维生素,特别是在母牛妊娠期哺乳期进行补饲,尽量让犊牛吃上全奶,青草期实行昼夜放牧,延长采食青草的时间等技术措施等。
  第三,利用种间杂交生产犏牛,其后代出现雄性不育,由于冷冻精液和人工授精都已成为成熟技术,西门塔尔和野血牦牛都有商品冻精,都能满足生产需要。在生产实践中,牧民利用冻精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生产繁育,完全可以放弃取消本交公牛。放弃了本交自然交配这一传统繁殖方式,公牛雄性不育的制约自然解除。
  为牧民提供野血牦牛和西门塔尔冻精,是完全能够做到的,由牧民实施人工授精,这是一项成熟技术,在技术层面上也不存在障碍。
  现在牧民的种公牛多在本群中选留,近亲繁殖严重,导致了家牦牛体格变小、生长增重缓慢等退化现象。如果继续采取本交自然交配,则上述弊端难以有效扭转。若放弃本交自然交配,采用现代成熟的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则良种公牛来源问题,通过外部配套顺利解决了,近亲繁殖问题也有效避免了,从而根本上解决了家牦牛退化问题。
  第四,藏酷牛模式,由于各代次杂种牛,都具有较好的杂种优势,对母系的性能也进行了提升,积累储备了较好的改良效果。西门塔尔不仅是良好的父系品种,也具有良好的保姆性和哺乳能力,它的杂交后代也是非常好的母系。杂种牛继续留作基础母牛,供繁殖使用(杂种牦牛仅雄性不育,母牛仍有正常的繁殖力),不会造成母牦牛数量的减少,能保持牦牛种群数量的稳定。
  藏酷牛模式,会逐步地把家牦牛种群转型为杂种牛群,也可以说是改良牛群。经过若干代次之后,青藏高原牦牛种群,将成为既适应高寒草地特殊的生态环境,又具有较高生产性能,同时商品率也较高的改良牛群。届时,犏牛的性成熟早、繁殖力高等优点,也会显现出来,受胎率、成活率会提高,而难产率会自然下降,逐渐成为一个优良又成熟的种群。
     将藏酷牛培育成中国高档牛肉品牌
    

  问:这些技术说起来很专业,牧民能掌握吗?
  张振武:藏酷牛产业化的技术关键是人工授精,由于杂种公牛雄性不育,牧民放弃饲养本交公牛,必须采取人工授精技术,不论西门塔尔,还是野血牦牛,都需要使用商品冻精进行冷配。因此,在牧民中推广普及人工授精技术是关键点,我认为建人工授精站是普及这一技术的突破口。
  冷冻精液人工授精,在肉牛行业已是成熟技术。内蒙古草原牧区对土种牛的杂交改良,普遍实行冻精冷配,放弃了本交自然交配。这项技术在蒙族牧民中能推广普及,在藏族牧民中也一定能够推广成功开花结果。
  藏酷牛产业体系建设,离不开杂交改良方式,利用商品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放弃本交自然交配,各地就不必建设数量众多的种牛场,用来繁育父本公牛。因为,即使繁育出数量众多的父本公牛,牧民缺钱买不起,也会制约推广普及。所以应果断地淘汰本交自然交配,克服各种困难,将人工授精推广成功。
  使用冷冻精液,推广普及人工授精技术,充分地利用了国内外先进种公牛资源。西门塔尔冻精国内外供应充足,青藏高原二万头野牦牛,是家牦牛复壮的遗传资源,野血牦牛冻精有青海大通种牛场来保证,基础母牛则直接利用杂交牛的后代,无论处于哪个代次,双父本的西门塔尔与野血牦牛,都能与之对应衔接。
  通过这样的组合配套,就形成了藏酷牛的杂交繁育体系。
    

  问:那么,您认为将藏酷牛培育成中国高档牛肉品牌的路有多远?
  张振武:中国肉牛企业同世界肉牛列强竞争,需要培育品牌,从高端市场入手,培育能主导国内牛肉市场的领导品牌,抢占制高点。现在国内市场已是国际市场的一部分,守住国门就等于提升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现在世界上可以向中国出口牛肉的企业已达到94家,其中美国13家、加拿大8家、巴西3家、阿根廷5家、乌拉圭13家、澳大利亚35家、新西兰37家。它们会给我国肉牛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强烈的冲击。
  因此,正确的做法就是自主创新,进行差异化竞争,走出自己的路子来。
  青藏高原是个特殊的生态区域,是世界屋脊和三江源头,气候严酷高寒缺氧,地域特色显著,藏牦牛是唯一能适应青藏高原环境的牛种,与企鹅、北极熊并列为全球三大绿色动物,也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这些都是生产高档牛肉的独特资源。
  藏牦牛是生产性能低的原始畜种,又生活在青藏高原这样的严酷环境中,无论怎样改良,也无论采取什么饲养措施,它也无法达到发达国家育肥牛的生产性能。所以不能以量取胜,也无法以量取胜,只能走以质取胜,以特色取胜,以品牌取胜的路子。
  “藏酷牛”具备培育成中国高档牛肉领导品牌的资质。从消费潮流看,国际市场瘦肉多脂肪少的牛肉档次价格高。藏酷牛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产品特色,蛋白质含量为22%,高于黄牛和水牛,脂肪含量极低仅为3.6―5%,远低于其他牛肉。是有利于心脑血管健康的低脂肪高蛋白牛肉。由于高寒缺氧的生存环境,藏酷牛体内富含运氧能力极强的肌红蛋白,血红素铁含量高,是妇女儿童补铁的肉食佳品。
  藏酷牛生活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这里是无工业污染的天然净土。取食青藏高原上的天然牧草,青藏高原紫外线照射极强,就是说藏酷牛取食的牧草,都经过紫外线严格消毒。所以藏酷牛肉是天然食品、绿色食品、生态食品、有机食品,并且是绿色天然生态有机食品中的金牌冠军。
  世界屋脊是青藏高原的同义语,地球上仅有一个;全世界藏牦牛仅有1300余万头,90%又在中国的青藏高原,具有稀缺性;世界屋脊“藏酷牛”是最具民族特色的品牌。
  还可以告诉你的是,草原兴发的世界屋脊事业部正在建设示范场,在示范场成功的基础上,也在发展样板户,由样板户来带动广大牧户以及有志于此的人们共同走这条“藏酷牛”产业化之路。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6645-1.html

标签:农机 道路 如何 产业化 出栏 育成

上一篇:大豆走势振荡,延续内弱外强特征
下一篇:今夏乳品市场“涨”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