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民合作社“仁发模式”剖析
2013-08-29   来源:新华网黑龙江频道   

  ――取消保底金、提高土地收益,促使社员风险共担

  在合作社运行的过程中,社员们逐渐意识到,保底金的做法实质上仍然是土地租赁的关系,而没有合作关系,如果要保底金就没资格享受分红。因此,合作社采取了“春要保底,则秋不分红”的做法,积极引导社员逐步实现风险共担。

  2013年初,社员代表大会通过决议,进一步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取消了保底金,而是把入社成员土地作为交易量,按比例返还,返还总额不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合作社渐渐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轨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管理的创新进一步激发了合作社活力。仁发合作社理事长李凤玉告诉记者,仁发下一步准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目前正在运作的一个项目是玉米烘干厂,总投资300多万元,未来还要建玉米速冻冷藏等,朝绿色、有机食品方向发展。预计合作社今年实现盈余5200万元以上,土地分配约为盈余的75%,每亩土地将分得900元以上,投资、公积金和国家补贴部分的分配约为盈余的25%,每1元可分红0.31元。

  ――专家称仁发是规范合作社的典范,需重视后续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孔祥智认为,仁发合作社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机合作社,还具有土地股份合作社和粮食种植合作社的特点,是一个综合经营的合作社。同时,仁发合作社的机制规范,社员代表大会、成员账户、利益分配制度也很规范。

  黑龙江省农委主任王忠林是看着仁发合作社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他这样总结“仁发模式”:越是强调退社自由,农民越愿意参加合作社;越是考虑到合作社成员的共同广泛的利益,每名成员的收益越高;越是坚持公积金量化到个人账户,社员越愿意提取公积金;越是尊重社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合作社发展就越规范。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与农村法制研究中心主任任大鹏认为,仁发合作社相对有效地解决了出资与土地入股的关系,形成了相对妥当的利益分配关系,解决了农民与大市场对接问题,提高了农产品进入市场的能力,为合作社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关于仁发合作社未来的发展,孔祥智建议,合作社成功的关键在于坚持公平原则,更多地让利于农民。仁发下一步可以发展初步加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申报绿色标识,形成品牌,进而开拓市场。浙江大学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徐旭初表示,仁发合作社还可以加强文化建设,拓展合作社的经济和社会功能,比如开个晚会、办个运动会,提高社员的整体素质和集体荣誉感。

  王忠林认为,如果“仁发模式”能推广,将会吸引更多农民把土地交给农机合作社,既能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加快应用农业技术和大型农机,又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解决农民因收益低不愿意种地等问题。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0322-1.html

标签:农机 剖析 模式 农民

上一篇:发展新型农业:“1+4”模式阐述崇州样本
下一篇:关于家庭农场信贷服务的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