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2015年第二批农机补贴资金侧重点转移的启示
2015-09-13   来源:农机360网原创首发   

  导读农机补贴被公认为是农机行业发展的“加速剂”,补贴资金流向哪类机具,哪类机具的市场销量就会红红火火。近几年中央财政第二批农机补贴资金的侧重点都是玉米收获机,所以,最近几年玉米收获机市场持续火爆。但据了解,各地2015年第二批中央财政补贴资金主要补给深松作业领域。

深松作业.jpg
资料图

  “几家欢乐几家愁”

  谁“欢乐”?不用问,肯定是生产与深松作业相关农机的厂家。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深松亩数指标,为了完成指标,肯定会大力推广深松机具。大地块的农田,大马力拖拉机和较大宽幅的深松机一定会热销。为了节约燃油、人力成本和时间,大马力拖拉机后面挂载的农具可能就不只是深松机,有可能还会有翻转犁、耙、平地机和免耕播种机。生产与深松作业相关系列农业机械产品都将会是此次补贴侧重点转移的受益者。

  谁“愁”?应该是那些原本会在第二批补贴中收益的玉米收获机厂家。由于当前的玉米收储供大于求和国外进口玉米的价格冲击,玉米“价格倒挂”是我国玉米收获机生产企业急需警惕的信号。这次补贴资金侧重点转移,可能也会是玉米收获机生产企业的又一次“行业洗牌”的起点,市场占有率不高的小型企业,如果没有极为优质并适应当地区域性农艺要求的机型,恐怕将会被“洗”出玉米收获机生产企业行列。

  认清、读懂政策才能预见市场机遇

  由此可见,国家的宏观政策形势对农机生产企业的影响程度是不容忽视的。逆向思维来考虑,如果农机生产企业想存活、长久发展下去,或者希望争取更多的时间实现更长远的目标,就必须认清国家在农业方面的相关政策。具体到农机生产企业来说,除了要了解农机购置补贴一系列的政策,还要了解未来国家会提倡哪些领域的的农业机械,自己生产的农机产品是否在国家近一段时间或是长远的未来推广、扶持的范围。农机360网会及时报道此类政策信息,还请广大农机生产企业随时关注。

  近日,农业部发布了《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意见》,其中提到了九大作物种类:以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棉花、油菜、花生、大豆、甘蔗等主要农作物为重点。聚焦六个生产环节:以提高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等主要环节机械化水平为重点。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农机生产企业还没有一家敢说在这9大类农作物的6个生产环节所需的农业机械全部都有主打产品。从企业经营角度来看,如果自己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在此行列,或是主推产品偏离这个“轨道”,从长远来看,是不会受到国家的鼎力支持的。现在日子过得还不错的企业就需要瞄准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方向做研发,这样才会尽可能多地获得政策的扶持,抓住未来市场的机遇。

  未来一段时间,农机行业有哪些“蓝海”

  在这9大主要农作物中,小麦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最高,水稻、玉米的全程机械化在不同地区都有着一定程度的高水平。近些年来,同属根茎类作物的马铃薯和花生的农用机械,虽然国内只有少数几家在研发,推出的农机产品不多,但至少也在向前推进。唯有甘蔗和棉花的收获机械化水平一直停留在很低的程度。

  在6个生产环节里,耕整地环节的难度最低、范围最广,所以机械化水平最高。种植、植保和秸秆处理环节的机械化也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水平。很多农作物的烘干设备是通用的,而且机械化难度不大,只要向环保和节能方向靠拢,是可以很快提高机械化程度的。唯有各种农作物的收获环节因为农作物的生长特性多种多样,机械化程度才复杂多样。

  综合以上两个纬度考虑,马铃薯、花生、甘蔗和棉花的收获机械应该是未来一段时间国家会大力扶持的机具。马铃薯已经上升为我国的第四大主粮作物,重视程度毋庸置疑;花生榨出油是我国膳食结构中食用油口感最佳的选择之一,在美食大国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甘蔗是糖料的主要来源之一,糖料在我国的食材和工业用价值已经很重要;只要有人,就一定要穿衣服,就一定需要棉花,中国是人口大国,所以棉花是国家必不可少的生活原料。

  结语:在农业机械装备制造领域,产品种类多种多样对某一细分领域的行业“洗牌”抗风险能力会大一些,但是政策的偏向会在短时间让某一领域突然间兴起或衰落。农机生产企业如果能在这一轮“洗牌”中存活下来,就更要紧盯国家的政策走势,防备在以后的“洗牌”中被淘汰。早作准备,预见未来的市场机遇,研发并制造出质量过硬的适应未来需求的农机产品。

  版权声明:农机360网原创首发所有作品(文字及音视频)为本栏目特约评论员独家特供农机360网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2-183830-1.html

标签:农机 转移 启示 补贴资金 第二批

上一篇:收获机生产企业,谁敢“任性”而为?
下一篇:列入农机补贴“准”黑名单企业的“危机公关”怎么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