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有分类,施肥各不同
土壤是园林植物生长的基础,不同类型的土壤在肥力、结构和适宜肥料种类上存在显著差异。科学施肥是保障植物健康生长、提升景观效果的关键措施。本文基于土壤分类,结合园林植物的养分需求,系统梳理施肥要点,以提供实用、科学的施肥参考。
01
黏土
黏土通常有机质含量较高,保肥能力强,养分不易流失,但透气性较差,肥效释放缓慢,不利于植物幼苗根系生长,因此有“发老苗不发小苗”的说法。该类土壤温度较低,有机质分解慢,建议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尤其是马粪、羊粪等热性肥料作为基肥。
施肥时可适当增加单次用量,但应提早施用,并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注意控制氮肥用量,防止植物贪青晚熟。由于黏土对养分的吸附能力强、扩散慢,磷、钾肥应靠近根系深施,并结合中耕松土,追施腐殖酸类肥料,以增强土壤通透性。同时应注意肥水协调,做到以水促肥。
02
沙土
沙土结构松散,保水保肥能力弱,养分易流失,应优先施用农家肥、商品有机肥,或通过秸秆还田、种植绿肥等方式逐步改良土壤结构。
施肥应严格遵循“少量多次”原则,避免一次性施肥过多造成养分损失。建议采用沟施、穴施等集中施肥方式,优先选择淋溶损失小的肥料种类。可结合掺入黏土进行施肥,既保肥又改良沙质结构。有机肥应深施,以减少分解速率。基肥推荐使用牛粪、猪粪等冷性肥料,逐步改善土壤质地。
03
壤土
壤土的通透性和保水保肥能力介于沙土与黏土之间,肥力适中,适宜大多数园林植物生长。可根据植物种类和生长阶段,合理配置肥料种类与用量。
推荐采用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长效肥与速效肥相结合、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相结合的平衡施肥策略,以促进植物健康生长。
04
盐碱土
盐碱土包括盐土和碱土,有机质含量低,肥力差,理化性质不良,土壤中含有较多对植物有害的离子。盐土以氯化物或硫酸盐为主,碱土则以碳酸盐或重碳酸盐为主,pH值通常偏高。
施肥应以有机肥和有机活化营养肥料为主,严格控制化肥用量。有机质可缓解有害离子的影响,促进根系发育和苗木成活。
05
水景与旱地园林土壤
水景土壤(如湿地、水边种植区):
水分流动易导致养分流失,肥料难以积累。可酌情施用含氯肥料(如氯化铵、氯化钾),因氯离子不易在土壤中积累。但需注意缺氧环境可能产生有害还原物质,因此应选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避免还原性物质积累。氮肥宜选用铵态氮肥,不宜使用硝态氮肥,以防止淋失和反硝化作用造成的氮素损失。
旱地土壤(如花坛、树池、草坪):
养分不易淋失,但易发生盐分积累,应避免在植物根部附近集中施肥。推荐使用硫酸钾等不易增加土壤盐度的肥料,慎用氯化钾。旱地适宜种植喜硝态氮的植物,可选用硝酸铵等硝态氮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