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首页 > 土壤改良 > 正文

危急,我国耕地资源已接近极限!
2021-04-17   来源:   

目前,我国耕地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按粮食进口数量折算,我国耕地缺口约7亿亩,也就是说我国严守牢耕地红线,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举措,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解决好耕地问题列为今年的重要工作。

2016年我国耕地面积达到近二十年的顶峰,全年播种17.88亿亩。此后,粮食播种面积逐年递减,2019年粮食种植面积仅有17.4亿亩,相比2016年减少了4800万亩。2020年,在各地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下,粮食播种面积止跌回升,实现恢复性增长,达到17.52亿亩。

2010-2020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单位:亿亩)

危急,我国耕地资源已接近极限!

据海关数据统计,2020年我国进口粮食总量达14262.1万吨,其中大豆为10032.7万吨,如果按2019年我国大豆平均亩产129.3千克计算,相当于向国外延伸了7.76亿亩耕地的产能。相关预测显示,2030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自给率为90%,大豆仅为39%,油料为60%。

近日,日媒《日经亚洲评论》一篇文章称,中国耕地退化影响粮食自给自足。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计算,中国54种主要食品2000年的粮食自给率是94%,相比之下,2020年逐步下降到了76%左右,背后的原因为“农业土壤恶化”和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人数减少。

我国耕地资源接近极限

据统计,全球各国国土总面积约133.9亿公顷,但耕地面积只有14.8亿公顷,占世界国土总面积的11%。

中国虽是全球耕地第三大国,但相较于美国和印度,耕地资源相对不足。美国可耕面积全球第一,印度国土面积虽比我们小,但耕地面积却比我们多。而且我国耕地资源已经接近极限,很难再进行开发,几乎就是20多亿亩。

而且我国耕地质量退化严重,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农区耕地已出现从点到面的系统性退化。

受长期的集约化经营、机械化耕作的影响,我国黑土地有机质结构变差,黑土地变薄、变硬、变瘦了。与60年前相比,黑土地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下降了30%,部分地区甚至下降了50%。

南方南方红黄壤同样令人担忧,由于钾钙镁等碱性盐基离子的大量流失,我国14.5%的耕地已严重酸化。近三十多年来,湖南、江西、广西等省区的土壤pH值小于5.5的酸化耕地面积增加了35%,作物减产20%以上。

由于干旱条件下土壤含盐量增加,我国盐碱耕地已达1.14亿亩,较20世纪80年代增加近30%,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内陆和沿海地区,有的地方甚至因此弃耕撂荒。

根据农业农村部《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我国高产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31.24%;中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46.81%,是今后粮食增产的重点区域和重要突破口;低产田占比21.95%,这部分耕地基础地力相对较差,是耕地内在质量提升的瓶颈和难点。据专业人士测算:我国耕地地力提高一个等级,则可以新增粮食1200亿公斤,因此耕地保护利用与地力提升亟待推动。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扛稳粮食安全的重任,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坚决遏制各类违法乱占耕地行为。”“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石,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倘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从农业农村部部署的2021年粮食生产路线来看,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是重点举措,相关文件已明确指出将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另外,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关于完善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工作机制的意见》指出,将多措并举,压实耕地保护属地监管责任。推动建立“田长制”,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全覆盖的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同时,推动建立耕地保护责任落实与基层干部绩效评价挂钩的奖惩机制。

持续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提出要坚决防止耕地“非粮化”倾向。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特别是保障稻谷、小麦、玉米三大谷物的种植面积。一般耕地应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

2021年农业农村部下达粮食面积和产量指标,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落实保面积、保产量的责任。明确“增玉米、稳大豆、稳口粮,重点扩大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玉米面积,务必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17.5亿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3000亿斤以上。

边际土地: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后备耕地资源

边际土地是指由于土壤障碍限制突出、水热资源约束强、地形条件局限大,导致农业产能和经济效益低下、生态脆弱的土地。我国现有边际土地总面积约11.7亿亩,包括尚未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8.5亿亩)和现有低等耕地(3.2亿亩)。藏粮于边际土地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

边际土地中的3.2亿亩低产耕地,目前标准粮产量低于200千克/亩,经改造培育提升后产量达到300千克/亩,可增加粮食产能0.32亿吨;边际土地中易开发的3.4亿亩后备耕地资源加以合理使用,可提供粮食生产潜能0.68亿吨(按低等地产能计算)。两者合计约1亿吨,能够弥补我国粮食缺口,在国家粮食充裕时可藏粮于地,而在国家粮食短缺时恢复产能。

我们来看,从去年的农村工作会议,到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工作,包括最近我国首次向全社会公开补充耕地地块信息,这一系列重要会议、文件和举措,均可以看到国家对提高耕地数量和质量的重大部署,以及国家对耕地安全和粮食供应保障的高度重视。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55-210140-1.html

标签:耕地 资源 极限

上一篇:耕地能在碳中和中发挥更大作用
下一篇:盐碱地保护性开发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