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首页 > 土壤改良 > 正文

要注重耕地质量建设与土壤地力保育
2021-02-03   来源:   

盐碱地最好的土壤改良办法是什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强调发展种业的同时,还重点提出要着力推进耕地保育工作。显然,要实现福建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超越,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实施藏粮于技与藏粮于地策略,强化高标准农田工程的建设,保障耕地质量;提高土壤地力。

众所周知,耕地是最宝贵的农业资源,也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人多地少的国情与满足产品供应的压力,致使我国耕地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利用,导致耕地质量堪忧。在新的发展时期,加强耕地质量保育与土壤地力建设,无疑是支撑农业高优生产及其绿色振兴的关键措施与重要的命题。

强化耕地质量提升与土壤地力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

当前我国耕地土壤问题突出表现为“三大三低”现象,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何谓“三大”?一是中低产田比例大。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70%。其中低产田超过30%。二是耕地退化面积大。长期以来我国农业耕作方式甚为粗放,耕地退化面积占耕地面积的40%以上。长期以来化肥过量施用,导致耕地质量退化的加剧。三是污染耕地面积大。全国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19.4%,南方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北方地下水硝酸盐污染,西北等地农膜残留污染较为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土壤质量与地力建设。何谓“三低”?一是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全国目前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08%,比上世纪90年代初低0.07个百分点。二是补充耕地等级较低。每年占补平衡耕地500万亩,但补充耕地与被占耕地地力等级相差2至3个等级。三是耕地基础地力较低。目前我国的基础地力贡献率为50%左右,比发达国家低20至30个百分点。

推动耕地质量提升与土壤肥力保育系统工程建设的意义重大,必须把耕地质量保护好、把土壤地力建设好,以求更为牢固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与生态安全的基础。推动耕地质量提升与土壤肥力保育系统工程建设,总体要求是:秉承绿色理念,制定规划;实施分工负责,统筹协同;科技创新创业,保障投入;严格依法治理,持续推进。与此同时,在管理机制方面,应注重把握两个重点:一是保护耕地与质量提升则需要多元投入,以政府投入为主,带动社会和农民的投入。二是保护耕地与质量提升则需要持续坚持,以科学规划引领,要做到持之以恒地推进。与此同时,耕地质量保护与土壤地力建设还需要健全管控机制:一要完善管控机制。抓住划定耕地“耕地质量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这一契机,建立和完善永久基本农田管理、补充耕地质量验收、耕地质量调查监测等各项严格管理制度,同时要有效推动立法,逐步实现耕地质量管理常态化、法制化和规范化。二要完善补偿机制。探索并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政策,为耕地质量的建设提供资金保障。要按照“取之于土、用之于土”的原则,争取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拿出一定比例,支持农业管理部门开展耕地质量建设。

要以持续发展理念统筹耕地质量与土壤地力建设。耕地作为一种资源,既有数量的概念,更有质量的要求。农业持续发展离不开充足的耕地数量与良好的耕地质量。近几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具体部署,包括对乡村耕地保护与强化地力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就此,一要牢固树立耕地资源“数量与质量并重”的理念。必须严格保护耕地、做到数量不减少,还必须要加强耕地质量保护、做到质量有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真正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上。二要牢固树立耕地保护“土壤质量红线”的理念。坚持把耕地质量保护与土壤地力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公益性、长期性的工作,贯穿于农业持续发展的全过程,明确“土壤质量红线”的具体内容和评价指标,并纳入各级政府考核目标,划定耕地质量保护与土壤地力建设的目标,强化耕地质量保护与土壤地力建设的要求。

有效推进耕地质量提升与土壤地力建设工程,需要把握四个重要环节:一要提高田间基础设施水平。有效整合多元资金,加大农田基础投入,着力按照农业农村部的农田建设与耕地质量提升要求,确保到2020年建成8亿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二要提高耕地土壤基础地力。既要满足发展生产,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的需求,又要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开展耕地轮作休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三是改善耕地及其生态环境。既要注重农田路、水、电等配套工程与先进设施建设,又要注重土壤培肥、栽培等农艺技术应用,还要加强农田土壤地力培育与管理,引导农民自觉保护耕地质量,推动开展耕地土壤修复和污染综合治理。四是坚持有效统筹协调原则。既要统筹当前和长远,协调生产和生态关系,又要统筹工程与农艺,协调农机与农艺结合。要着力围绕农业生产目标,结合区域生态环境,注重抓住生产过程的关键问题,把土壤肥料与栽培技术耦合化,融入种植产业与农机作业中,集成推广绿色生产与循环利用模式,集成推广优良品种与高效技术。

此外,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土壤地力建设。

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一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粮田。要以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耕地退化或污染重点区域和占补平衡补充耕地为重点,开展退化耕地综合治理、土壤肥力保护提升、污染耕地阻控修复。在改良农田土壤技术方面要把握四个环节:其一要以改当先,即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改良酸化、盐渍化等障碍土壤,改进栽培方式。其二要以培为要,即持续培肥农田地力,重点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贫瘠土壤肥力,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其三要以保为重,即因地制宜保水保肥,重点是推广深松耕、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保水节肥。其四要以控为主,即控污修复,重点是控施化肥农药,阻控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控制农膜残留。

开展农业污染治理与修复行动。目前,福建正在开展耕地培育与地力提升工程建设,耕地质量培育与土壤地力提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深入开展,其重要措施包括农田普查与科学规划、技术创新与集成推广、污染防控与综合治理、严格管控与持续推动,取得了良好成效。

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试点工作。这是国家的一项重大改革部署,力求在粮食生产重点区域开展合理轮作,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区开展轮作休耕制试点。中央财政已经安排专项资金,以求对承担轮作休耕任务农户的粮油种植作物收益和土地管护投入给予必要补贴。各地乡村要力争通过3至5年的时间,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组织方式、政策体系和技术模式。此外,要全面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建设,深入与广泛开展以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五化”综合利用,通过科技创新,重点推广秸秆粉碎还田、覆盖还田、腐熟还田技术,在有效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并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大气污染。

开展化肥农药用量零增长行动。通过实施精准施肥减量、调优结构减量、改进施肥方式减量、有机肥替代化肥减量,力争在3年内实现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化肥利用率从35.2%提高到40%以上。因地制宜选择粮果菜茶重点生产区域,深入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建设,加快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带动更大范围推广应用。开展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通过推进绿色防控减量、推广新药新器械替代减量、推行精准施药减量、推进统防统治减量,力争在3年内实现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农药利用率从36.6%提高到40%以上。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55-209930-1.html

标签:耕地 质量 土壤

上一篇:土壤逐步恶化会带来哪些危害?
下一篇:耕地面临污染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