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首页 > 土壤改良 > 正文

种好庄稼的秘密:从为土壤重塑生命力开始
2017-12-02   来源:北方农资传媒    

土壤是在特定成土条件下,经过漫长的成土过程逐渐发育和形成的历史自然体。土壤改良周期长,见效慢,其效果持续的时间也长,但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提高农作物产量,人们过度地使用田地,高强度种植导致土壤长期疲劳,缺少地力恢复与培育过程,造成土壤养分失衡,生态功能严重退化。庄稼长势不好,人们开始大量施用化肥(提供养分)和农药(除掉有害生物),我们一心一意想养好庄稼,却在不经意间破坏了庄稼生长的根本——土壤。因此,“可持续农业”不止是在种庄稼,更重要的,是养土地。

种好庄稼的秘密:从为土壤重塑生命力开始

农业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李荣指出,我国耕地资源有限,18亿亩耕地红线必须坚守,现有耕地面积必须保持基本稳定,耕地红线不仅是数量上的,而且是质量上的。但随着施肥结构不合理、区域肥料投入不平衡;耕作方式变化、农田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我国耕地基础地力支撑能力下降;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差、抗逆性能力强;农作物对养分供给更敏感;“吃肥、吃工”现象严重;氮磷钾养分供给不平衡;肥料农学利用率降低等问题。

据2014年农业部对全国耕地质量等级的调研情况来看,高等级耕地占27.3%;中等级耕地占44.8%;低等级耕地占27.9%,我国耕地基础地力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为50%左右,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10-20个百分点。保障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也是保障粮食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基础,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央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巩固提升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前提是保护好耕地。

种好庄稼的秘密:从为土壤重塑生命力开始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也曾明确提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农民可以“非农化”,但耕地绝对不能“非农化”,如果耕地都不种粮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吃饭的家底就没有了。所以说,提高耕地质量,保护土壤健康人人有责。

农民:积极参与耕地防污治污,合理施肥、科学喷药,避免过度投入农资;在地膜和农药选用方面,尽量选择可降解型地膜和生物农药,发展绿色种植,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加收入,守住耕地质量红线。

农资从业者:有责任,更有义务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推进农业绿色管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信息化服务、行业化经营。2017年7月18日,我国首家现代农业服务平台金丰公社创立,为农民提供农业全产业链服务,引导农民科学种田,综合性农业服务在全球各地广泛开展并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有土斯有人,万物土中生”,以“富朗土壤改良技术”为代表的越来越多的关注土壤的产品问世,着力守护土壤健康,唤醒土壤生命力。随着人们对耕地质量关注的加深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相信会有更多人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大展宏图,作出贡献!

科学生产、合理施用肥料是耕地质量保护的根本所在,也是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另外,国家方面除了要做好耕地污染的监测普查、建立系统科学的总体治理思路、提高防污控污技术水平外,还可以加大对使用生物农药、可降解地膜等环保农资的补贴力度;国家还应加大对绿色农业的扶持力度,规范和完善绿色农产品的检测认证体系,帮助农民拓宽绿色农产品销售渠道。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55-206897-1.html

标签:庄稼 土壤 生命力

上一篇:生活的土壤学 “阴影难散”的镉大米
下一篇:有机肥料、土壤和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