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江苏省召开全省农机化科技推广工作会议,来自全省各市农机主管部门负责人、科技处长、推广站长及各县农机主管部门负责人、推广站长约40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省农机局局长徐顺年、副局长王翠章、纪检组长景启坚、副局长范伯仁,省科技厅、财政厅相关领导及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负责人出席了本次会议。范伯仁副局长主持会议,徐顺年局长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
徐顺年局长充分肯定了“十一五”全省农机化科技推广工作取得的成绩,并要求“十二五”期间,全省农机化科技推广工作要按照“突出重点谋发展,提升能力抓创新”的工作思路,大力推广“三大技术,推进四项工程”。2011年,全省将新增插秧机1万台以上,机插秧面积1600万亩,机插率达48%;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2000万亩以上,还田率超过30%;玉米机种、机收水平分别提高8个百分点以上;油菜机种、机收水平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推广应用高效设施农业装备2万台套,高效设施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0%;开展机械化深松整地作业试验示范,推广各类深松机2000台套,完成机械化深松整地面积50万亩以上。
一是加强领导,加大投入。要进一步深化对农机化科技推广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突出工作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十二五”农机化科技发展规划,提出分年度奋斗目标,强化考核。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政策环境优势,积极争取加大科技推广投入,形成良性的投入机制。
二是积极进取,拓宽领域。要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下农机化技术推广的运行机制,发挥推广系统比较健全、技术力量相对较强的优势,依法开展各种农机化技术服务。服务领域要向粮食作物、高效设施农业的各生产环节拓展。
三是加强配合,创新机制。要在坚持试验、示范、推广基本程序的同时,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和推广方式,加强与农艺、渔业、林业等部门的联系与交流,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融合,形成工作合力。
四是规范建设,提升能力。各级农机推广站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能,准确定位,规范工作。要按照即将制定下发的《建设规范》要求,积极争取各级财政的投入,分批分期解决和改善各级推广机构的基础设施、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要完善分配制度改革,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形成积极向上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农机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农机推广体系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会上,江苏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江苏省农机具开发应用中心、无锡市、扬州市、镇江市、灌南县、常熟市、睢宁县、沭阳县等单位分别就高效设施农业、秸秆机械化还田、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入户、玉米生产机械化、水稻生产机械化等方面工作进行了典型交流发言。
会议对2010年度全省农机化科技推广工作43家先进单位和54名先进个人进行了颁奖;对首批30家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进行了授牌;向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秸秆还田及配套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和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4个专家组的专家颁发了聘书。
范伯仁副局长在会议小结时特别强调: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水稻机插秧工作。已经基本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地区,要组织回头看;二是不失时机推动玉米生产机械化。重点推进玉米种植和收获两个关键环节的机械化作业;三是坚持不懈地推动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要科学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机具和方法;四是攻坚克难,推动油菜生产机械化;五是选准目标,推进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并对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徐顺年局长讲话精神提出要求:一是深化认识,不辱时代赋予的农机化科技创新光荣使命。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和推广部门要进一步深化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在推动农机化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中创造非凡的业绩;二是立即行动,及时传达学习会议精神。与会代表要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此次会议精神及贯彻落实的意见,认真组织本单位领导班子、干部职工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全面领会和准确把握精神实质;三是一着不让,全面落实各项科技推广工作。各市县要结合自身实际,把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和制定本地、本单位农机化科技推广“十二五”规划结合起来,筹划、组织好今后一个阶段的农机化科技创新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