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区域发展规划近日实施
2006-05-25   来源:中国农业网   

    一、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渔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水产品总产量连续十二年居世界首位,水产品市场已由长期短缺转变为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2001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382万吨,其中养殖产量占62%。渔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水产品出口贸易得到长足发展,出口额连续三年居我国出口农产品之首。
  
  (一)水产养殖业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

  我国是世界上从事水产养殖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养殖经验丰富,养殖技术普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调整了发展重点,确立了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水产养殖业获得了迅猛发展,产业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已从沿海地区和长江、珠江流域等传统养殖区扩展到全国各地。养殖品种呈现多样化、优质化的趋势,海水养殖由传统的贝藻类为主向虾类、贝类、鱼类、藻类和海珍品全面发展;淡水养殖打破以“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为主的传统格局,鳗鲡、罗非鱼、河蟹等一批名特优水产品已形成规模。我国进行规模化养殖的水产品种类已达50多种,工厂化养殖、深水网箱养殖、生态养殖等发展迅速。水产养殖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当前农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之一。2001年,全国水产养殖面积达到665万公顷,产量2726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1.4倍和4.9倍;淡水养殖单产达2829公斤/公顷,是1978年的10倍;海水养殖单产水平也有较大幅度提高,达到8796公斤/公顷。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在世界水产养殖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产量约占世界水产养殖总产量的70%。

  (二)出口水产品养殖已形成规模

  1.出口品种多,分布范围广。目前,我国进入国际市场的养殖产品已达20余种, 鳗鲡、对虾、海水贝类、河蟹、大黄鱼、罗非鱼等品种的养殖已显现出区域化发展的特点,分布于东部的广阔地区。
  
  2.规模化养殖条件基本具备。大部分出口水产品的苗种培育已实现商业化生产,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流水养殖等集约化方式已基本普及,现代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在养殖生产中的应用日渐广泛。

  3.产品具有较大的数量优势。我国适于出口的养殖水产品生产能力强,仅对虾年产就达30多万吨,鳗鲡15万吨以上,与其它国家同类养殖产品相比,在产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扩大出口具有现实生产能力。

  4.主要出口市场已基本形成。目前,我国优势养殖水产品的出口除日本、韩国、香港等传统市场外,对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也有较大的增长, 与中东、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也开始增多。

  (三)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水产品养殖具有一定的规模和优势,产品出口贸易有了较大发展,但出口量与我国渔业大国的地位还不相称,尤其是养殖水产品出口比例偏低。2001年,养殖水产品出口约45万吨,折鲜品160万吨,出口量不足养殖总产的6%。当前,制约我国养殖水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是:

  1.质量安全问题突出,成为扩大出口的重要障碍。主要是药物和有害物残留超标问题比较严重。近年我国水产品出口多次因质量问题受到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限制;罗非鱼、大黄鱼等由于养殖环境差,产品品质不高,也影响了扩大出口。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养殖生产者的质量意识不高,对养殖过程中滥用渔药和饲料中添加违禁成份的现象监控不力。

  2.优良苗种覆盖率偏低,种质退化问题较为突出。大黄鱼、罗非鱼和河蟹等品种退化比较明显,造成成活率低,生长速度慢。南美白对虾的育苗技术虽已突破,但由于缺少科学的育苗规范和标准,苗种总体质量不高。中国对虾、贝类等的良种选育,特别是抗特定疫病品种以及速生长品种的培育、选育滞后,基本上还是以野生种为主。此外,我国的水产原、良种场数量不足,优质苗种的生产能力不够,满足不了出口品种养殖的需要。

  3.养殖生产基础条件较差,配套程度不高。与渔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厂化养殖场、原良种场和苗种场等的生产条件普遍存在标准低、设备落后的问题,影响了对病害、水质环境和产品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北方地区大面积的虾池年久失修,进排水系统设置不合理,增氧机等必要的生产设备配套不足,生产条件退化。小型网箱养殖大黄鱼因生长空间小,局限于近岸,水质不佳,品质受到很大影响。

  4.养殖病害严重,损失不断增大。目前,对虾、鳗鱼、扇贝、河蟹等品种养殖病害较为严重,病害种类多、危害大、突发性强、流行时间长。据估算,全国因病害造成的养殖产品损失每年近百亿元。由于病害风险,生产者普遍提早收获,造成产品规格偏小,影响了出口率,出口价格也偏低。

  5.加工流通发展滞后,渔业产业化水平偏低。大部分加工企业加工技术、设备条件不高,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培育、开发名牌产品意识不强,龙头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带动作用尚未有效发挥。除鳗鱼、对虾加工已形成一定规模外,其它产品的总体加工程度低。罗非鱼出口产品大部分为条冻品,高价值的鲜、冻鱼片数量很少;大黄鱼加工刚刚起步,花色品种单一。水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和协调机制不完善,千家万户的养殖生产者难以把握国际市场的变化,产销衔接不够、一哄而起、盲目随从成为出口水产品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

  6.养殖业管理水平不高,监管工作有待加强。许多地方养殖生产发展缺少规划,一些主要的养殖区域整体布局不尽合理。贝类、大黄鱼等产品在局部地区的养殖密度过大,对环境和养殖生产自身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水产苗种引进、销售缺乏有效监管,市场上以假充真、以劣充优的现象时有发生。渔药、饲料等养殖投入品管理体制不顺,监管滞后。

  (四)出口水产品养殖面临的发展机遇

  1.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水产养殖尤其是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我国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新形势下,在国内市场需求低迷的情况下,各地普遍对出口水产品养殖给予了高度重视,将其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来抓,加大了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入力度,为出口水产品养殖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2.国际市场对水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为出口水产品养殖带来了较好的发展前景。据FAO预测,今后一段时期,世界水产品的需求量仍将维持上升的趋势。当前,世界水产品供给量基本维持在1.2亿吨左右,由于海洋捕捞产量受资源制约而增长乏力,未来水产品的市场供应将越来越依赖于水产养殖的发展,2000年世界水产养殖产量已达到3620万吨,比1995年增长了16%,占世界渔业产量的27.8%。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水产品养殖生产国,在今后的国际贸易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3.加入WTO对我国水产品生产贸易冲击相对较小,扩大出口的有利因素较多。根据综合分析,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水产品生产面临国外产品强力冲击的可能性较小,在国际上仍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实施“扩大出口”战略具有客观的有利条件,我国养殖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和养殖技术普及程度较高等优势有继续发挥的空间。

  二、市场前景与竞争力分析

  根据多年的趋势分析,世界水产品贸易一直保持着平稳增长的趋势。据FAO公布的数据,1999年世界水产品国际贸易量为4759.47万吨,贸易额1114.38亿美元,分别比1993年增长24.71%和29.33%,贸易总量约占水产品总量的37%。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是水产品主要进口国;中国、泰国和挪威是主要出口国,我国的出口量居世界第三位,出口额居世界第四位。2001年,我国水产品出口量195.3万吨、出口额41.9亿美元,其中出口到日本、美国、韩国、欧盟和港澳等国家和地区174.71万吨,出口额38.94亿美元,分别占出口总量与总额的89.5%和93%。在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我国水产品出口市场仍将以日本、美国、欧盟、韩国、港澳等国家和地区为主。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水产养殖在资源、技术、劳动力成本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鳗鲡、对虾、贝类、罗非鱼、大黄鱼、河蟹六大类名优水产品在国际市场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2001年,这六大类水产养殖产品的出口量达38.61万吨,出口额14.3亿美元,分别占全国养殖水产品出口总量、总额的85.8%和92.3%,在养殖水产品出口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鳗鲡

  世界鳗鲡养殖产量近几年稳定在23万吨左右,我国大陆鳗鲡养殖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0%。鳗鲡养殖过去一度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省,我国大陆的鳗鲡养殖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步,到九十年代中期产量超过日本和台湾,居世界首位。我国大陆的鳗鲡养殖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等沿海地区,江西、贵州等内陆地区也开始养殖,形成了集鳗苗培育、成鳗养殖、饲料生产、烤鳗及鳗鲡副产品加工、出口一条龙的外向型产业,从业人员12万人,年产值约260亿元。2001年,全国鳗鲡养殖面积超过1万公顷,年投苗量148.7吨;养殖产量15.58万吨,产值50.1亿元;出口量7.97万吨,出口额6.47亿美元,分别占养殖水产品出口总量与总额的17.7%和41.74%。

  鳗鲡消费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我国港澳、东南亚、欧洲、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产品主要是烤鳗、活鳗和冻鳗,其中烤鳗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 98%以上。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鳗鲡消费国,年消费量在13-14万吨,年进口量在11-12万吨,其中从我国进口约10万吨,主要是烤鳗。韩国年消费活鳗1-1.3万吨, 消费呈上升趋势, 主要从中国大陆和台湾省进口。我国港澳、东南亚年消费烤鳗1000多吨,活鳗约3000吨。欧洲年消费量约2万吨。美国、加拿大年消费烤鳗2000-4000吨。目前,日本市场已基本处于饱和状态,韩国、港澳、东南亚、欧洲、美国及加拿大市场还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与日本、韩国及我国台湾省等主要养鳗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鳗鲡养殖业具有以下优势:一是鳗苗和养殖水面资源丰富。我国大陆的日本鳗苗资源占世界的40-50%,适宜养殖的水面大大超过日本和台湾省;二是养殖成本低。由于养殖技术成熟,成活率高,劳动力成本低,目前我国养殖的活鳗每公斤成本为30-35元人民币,而台湾为35-47元、日本达70元左右,因此具有较大的价格优势;三是鳗鲡生产的产业化程度高。具有年生产20万吨活鳗、40万吨饲料和加工10万吨烤鳗的能力;四是国际市场的占有率高。世界鳗鲡出口量(折鲜品)约13-14万吨,其中中国大陆约10-11万吨,台湾省1.5-2万吨,欧洲1-1.5万吨,中国大陆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达80%,在日本烤鳗市场的占有率达85%以上。

  当前影响我国鳗鲡产品出口的主要问题是药物和有害物质的残留未能有效控制,为一些进口国设置技术壁垒提供了口实。2002年1月欧盟禁止中国鳗鲡进口,2月日本也规定对每批进口的中国活鳗和白烧鳗强制检查11种药物残留,对我国出口影响很大。鳗鲡属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产品。这些年来我国鳗鲡养殖、加工过度发展,导致生产能力过剩,国内出口商之间过度竞争,使鳗鲡成为生产经营波动最大的出口品种,增产不增收的问题非常突出。2001年我国出口到日本市场的鳗鲡产量比1995年增加了3.5万吨,出口额反而减少了7亿日元,效益大幅下降。

  (二)对虾

  随着中国对虾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取得成功,20世纪80年代初对虾养殖在山东、江苏等一些地区开始兴起,并很快在北方地区大面积推广。1987年至1992年,我国对虾养殖产量连续六年居世界第一,年产量一度占全球养殖对虾的30%。1990年对虾出口高达7.1亿美元,占当年我国水产品出口总额的54.57%。在对虾养殖生产的带动下,饲料、加工、运输及销售等相关行业也得到了发展,一大批渔民、农民通过养虾及其相关产业致富。1993年我国对虾养殖暴发病害,产量大幅度下降,到1994年产量降至6.3万吨,比1992年下降70%。与此同时,对虾出口锐减,1996年最低降至1.7亿美元。此后,通过开展以病害防治技术为核心的健康养殖,调整品种结构,改进养殖模式,使对虾养殖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2001年,对虾养殖面积达23.64万公顷,产量30.4万吨,产值约100亿元;出口量恢复到5.24万吨,出口额2.76亿美元。

  目前,对虾进口国主要是美国、欧盟和日本,年进口量在100万吨左右。2000年美国进口34.5万吨,日本进口24.6万吨,欧盟进口30万吨。据专家分析,当前世界对虾市场的总体情况是供不应求,每年有近10万吨的缺口。

  在国际市场上,泰国、印尼、越南、厄瓜多尔等是我国对虾出口的竞争对手。从历史来看,我国的对虾产品在国际市场一直具有较高的声誉。中国对虾是我国黄渤海地区的特有种类,具有品质优良、味道鲜美等优点,同等规格的产品在国际市场比斑节对虾高0.5-1美元/公斤。南方地区近几年引进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在美国市场上也很受欢迎。目前,我国对虾生产成本平均每公斤约30元,与东南亚国家的水平接近,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但是,自1993年泰国取代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对虾养殖大国以来,国际对虾市场的主要份额一直被泰国占有,1999年泰国对虾出口12.7万吨、12.4亿美元,同年我国出口仅4.96万吨、2.1亿美元,差距很大。

  影响我国养殖对虾出口的主要原因:一是规格偏小,价格较低,效益不高;二是养殖过程中滥用药物,加工环节把关不严,导致药物残留超标,特别是受氯霉素残留问题的影响,我国对虾产品的国际信誉严重受损。
 
  我国贝类养殖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科学研究和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贝类养殖工艺不断革新,养殖品种和区域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形成规模养殖的经济贝类有近20种,贝类增养殖已经成为沿海海水养殖业的支柱之一。2001年,全国贝类养殖面积79.66万公顷,占海水养殖面积61.92%,产量911万吨,占海水养殖产量80.53%,养殖产品产值约600亿元;出口量21.4万吨,出口额4.63亿美元,分别占养殖水产品出口总量、总额的47.6%和29.9%。

  欧盟和东南亚等国是贝类产品的主要进口国,贝类出口的种类主要是鲜活贝类、加工冷冻品,以及小包装的调制品。我国是世界贝类养殖大国,年产量占世界产量的60%以上,出口量占40%左右,其中扇贝的养殖产量约占世界的80%。我国贝类养殖产量、产品价格等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较强的优势,加工保鲜也具有一定的水平。当前影响我国贝类出口主要原因是有害物质的残留超标,使我国近年出口一再受到欧盟等进口国家和地区的限制。如果我国贝类养殖环境问题得到改善,净化技术得到普及,贝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还会提高。

  (四)罗非鱼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具有生长快、产量高、肉质好、食性杂、适应性强等特点,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世界各国推荐养殖的鱼类之一。我国自1978年引进罗非鱼养殖后,迅速在全国各地推广,被认为是最适宜进行加工出口的淡水鱼之一,加工增值和出口创汇的潜力很大。2001年,全国罗非鱼的养殖面积18万公顷,产量67.2万吨,产值约40亿元;出口2万吨、3000万美元,分别占养殖水产品出口总量、总额的4.4%和2%。

  20世纪80年代以来,罗非鱼的国际贸易量逐年增多,欧美每年进口的罗非鱼片超过10万吨,条冻30多万吨,折合成品鱼约70万吨;中东、东亚、大洋洲等地也有一定的销量。我国罗非鱼养殖产量居世界首位,约占世界产量的64%,不仅养殖技术成熟、养殖成本较低,而且加工保鲜技术也已接近和达到国际水平,加工产品符合进口国的标准。但由于我国养殖罗非鱼个体偏小、泥腥味较重,品质不高,难以加工成鲜鱼片,大部分以条冻出口,价格较低,竞争力较弱。今后应以精深加工品为重点,扩大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鲜鱼片生产能力。

  (五)大黄鱼

  大黄鱼是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鱼类,主要分布于黄海南部至雷州半岛以东海域,曾是舟山渔场著名四大经济鱼类之一,最高年捕捞产量达19.43万吨。由于长期酷渔滥捕,导致大黄鱼资源急剧衰退,已近枯竭。1986年我国研究成功了大黄鱼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九十年代后期大黄鱼养殖形成规模,养殖产量已居我国养殖海水鱼类的首位。目前,我国大黄鱼养殖主要以网箱养殖为主,也有少部分土池养殖。2001年,全国大黄鱼养殖面积近6000公顷,产量5万吨,产值约20亿元;出口量约1万吨、5000万美元,分别占养殖水产品出口总量、总额的2.2%和3.2%。

  我国大黄鱼体色金黄,肉质细嫩鲜美,以经济价值高而闻名于海内外,但由于资源枯竭,现已成为珍稀品种。韩国及我国台湾、港澳地区的消费者对大黄鱼十分喜爱,日本、新加坡和美国的消费也开始增多,出口的潜在市场空间较大。2001年以来,针对养殖大黄鱼脂肪含量高的特点,大黄鱼脱脂加工产品得到开发,市场反应良好,产品附加值提高,出口潜力很大。

  我国大黄鱼繁育及养殖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苗种数量、养殖规模和成鱼产量都位居世界之首。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也从事大黄鱼养殖,但韩国在繁育及养殖技术方面还不成熟,目前难以规模生产;台湾地区养殖成本偏高,在价格上没有竞争优势。短期内大黄鱼养殖尚无竞争对手。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病害、种质退化和养殖方式单一,致使养殖产品的品质不高。

  (六)河蟹

  我国河蟹养殖起步于八十年代初,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形成较大的养殖规模,生产遍布20多个省(市、区),但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和辽河流域,其中长江水系的中华绒螯蟹的品质最佳。2001年,全国河蟹养殖79万公顷,产量28.6万吨,产值143亿元;出口1万吨、约1亿美元,分别占养殖水产品出口总量、总额的2.2%和6.5%。

  河蟹是我国特有的大型淡水蟹类,其营养丰富,口味独特,品质在所有淡水蟹类中优势十分明显。我国河蟹进入国际市场的时间不长,目前主要集中在日本和港澳地区。台湾和东南亚市场对河蟹的需求也呈增长的趋势,河蟹出口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我国河蟹养殖技术比较普及,养殖成本较低,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要扩大产品出口,主要应加强养殖管理,控制药物残留,提高产品规格,积极开拓市场。

  三、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

  从国际水产品贸易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来看,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仍将以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主,主要是日本、韩国、美国、欧盟和港澳地区。针对这种贸易格局,我国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区发展的总体思路应当为:瞄准国际市场,兼顾国内市场,以依照国际标准全面提升养殖产品质量、规格为重点,选择若干重要的优势品种和重点发展区域,从种苗繁育、养殖、加工全过程实行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开发、产业化发展,全面实施健康养殖和质量安全控制,提高出口率,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二)布局原则

  我国出口水产品的分布面广,产品种类多,为了重点扶持优势地区和优势品种,确定布局原则为:

  突出优势的原则。确定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区域,既要考虑品种优势,选择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品种作为发展对象,同时要考虑区位优势,选择优势地区作为发展重点。

  配套提高的原则。确定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区域需充分考虑现有条件,选择苗种繁育、养殖、加工、出口和科研、技术推广等现有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通过配套提高,把优势做大做强。

  集中连片的原则。确定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区域要集中连片,以便发挥建设项目的辐射带动、典型示范作用和区域生产的规模效应。

  (三)发展目标

  通过重点项目建设与示范带动,到2007年,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区内水产良种覆盖率力争由目前的70%提高到80%,水产品加工率由现在的40%提高到50%,六大养殖产品的出口量达38万吨,出口额18亿美元以上;区域内重大养殖病害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水产品质量控制和保障体系比较健全。通过优势区域的辐射带动,全国水产养殖良种覆盖率提高5个百分点,达55%;全国水产品加工率提高5个百分点,达35%;养殖水产品出口55万吨、21亿美元,年均递增5%和7%。

  四、优势区域布局

  根据总体发展思路和区域布局原则,结合我国水产养殖区域优势的现状,本规划选定鳗鲡、对虾、贝类、罗非鱼、大黄鱼、河蟹6个优势品种,确定在今后5年内重点建设、完善“两带一区”,即东南沿海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带、黄渤海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带和长江中下游出口河蟹优势养殖区。

  (一)东南沿海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带

  东南沿海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带是由出口鳗鲡、对虾、大黄鱼、罗非鱼四个优势养殖区组成,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五省(区)沿海一带,重点地市包括:浙江省温州、台州、舟山、宁波市;福建省福州、宁德、莆田、南平市;广东省广州、顺德、中山、湛江、茂名、江门、潮州、阳江市;广西区北海、钦州、南宁、柳州、防城港、玉林市;海南省海口、儋州、文昌、东方、琼海、万宁市,共计28个地(市)43个县(市)。

  1.鳗鲡优势区域-福建、广东

  福建、广东是我国鳗鲡养殖、加工、出口的主要基地,有着显著的区域优势。福建省主要集中在福清、莆田,广东省主要集中在顺德、中山。一是气候适宜,冬季不用加温,有利于降低养殖成本;二是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养殖、加工、出口体系及相关配套设施;三是拥有一批素质较高的渔业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2001年两省养殖面积9616公顷,产量13.86万吨,分别占全国的89.5%和89%,产值41.58亿元;出口6.68万吨、5.23亿美元,分别占全国鳗鲡产品出口的83.9%和80.8%。其中福建省养殖面积2642公顷,产量7.29万吨,出口4.83万吨、3.74亿美元;广东省养殖面积6974公顷,产量6.57万吨,出口1.85万吨、1.50亿美元。

  鳗鲡优势区域建设重点是无公害养殖示范基地和加工园区。通过无公害养殖基地建设,全面推广健康养殖,完善生产设施,严格控制养殖病害与药物残留。通过建设加工园区,将现有重点区域内的鳗鲡加工企业进行设施配套,完善布局,提高新产品的开发能力,改进加工工艺和调味配方,以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通过基地和加工园区的示范与辐射作用,使优势区域及全国的鳗鲡产品质量得到提高,实现巩固现有市场、开拓新市场的目标。到2007年,优势区域内鳗鲡养殖生产全程监控体系基本完善,健康养殖技术全面普及,养殖和加工产品质量明显提高。预计两省鳗鲡产品实现出口8.5万吨、7亿美元,出口量、出口额占全国的比重提高到90%、85%。

  2.对虾优势区域-广东、广西、海南

  近几年广东、广西、海南对虾养殖发展很快,已成为南美白对虾和斑节对虾的主产区。2001年,三省(区)养殖面积6.97万公顷,产量19.57万吨,分别占全国对虾养殖总面积和总产量的29.5%和64.4%,养殖对虾产值64.38亿元;出口2.28万吨、1.41亿美元,分别占全国对虾出口的43.5%和72%。其中广东省养殖面积4.34万公顷,产量9.84万吨,出口2.04万吨、1.28亿美元;海南省养殖面积0.92万公顷,产量4.83万吨,出口2073吨、1132万美元;广西区养殖面积1.72万公顷,产量4.9万吨。

  南海对虾优势区域建设重点是原良种繁育体系和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通过良种体系的建设和标准化育苗生产的规范,为区域内及区域外提供优质、健壮的苗种,从而提高养殖产品规格和产品质量;通过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改善基地排水系统,提高虾池标准,实施适宜先进的养殖模式,提高对虾养殖的规格和产量。到2007年,区域内养殖病害的发生率控制在10%以内,大规格对虾(12公分以上)所占的比例达到50%以上,对虾育苗和养成均实现标准化生产,产品质量显著提高。预计区域内对虾产品实现出口5万吨、2.5亿美元,区域内出口量与出口额占全国对虾出口的比重提高到50%、74%。

  3.大黄鱼优势区域-福建、浙江

  福建、浙江海域是大黄鱼重点产区,是捕捞大黄鱼的主要渔场。目前两省大黄鱼苗种人工繁育、养殖技术比较成熟,养殖替代捕捞初现成效。2001年,两省大黄鱼养殖面积5651公顷,产量4.82万吨,养殖面积与产量均超过全国总量的90%,产值19.28亿元;出口1万吨、5000万美元,分别占全国大黄鱼出口的99%以上。其中福建省养殖面积4903公顷,产量4.12万吨,出口约1万吨、5000万美元;浙江省养殖面积748公顷,产量7000吨。

  大黄鱼优势区域建设重点是原良种场和深水网箱养殖示范基地,扶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重点项目建设,提高大黄鱼种质质量和良种覆盖率,开展深水网箱养殖,营造适宜大黄鱼生长的仿真环境,改善大黄鱼的肉质和口感,扩大加工,拓展出口市场。到2007年,大黄鱼优势养殖区域内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优良苗种培育、健康养成、专用饲料和药物生产、产品加工相配套,实现产业化发展。预计两省养殖大黄鱼实现出口1.5万吨、1亿美元。

  4.罗非鱼优势区域-广东、广西、海南

  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属亚热带地区,气候条件适合罗非鱼的生长,生长期长,养殖成本相对较低。区域内已有获得国际质量认证,从事罗非鱼加工出口的企业近20家,产品加工增值和出口已有较好的基础。2001年,三省(区)养殖面积13.7万公顷,产量45.14万吨,分别占全国的76.2%与67.3%,产值27亿元;出口1.68万吨、2200万美元,分别占全国罗非鱼出口的84%和73%。其中广东省养殖面积7万公顷,产量27.19万吨,出口1.3万吨、1500万美元;海南省养殖面积1.05万公顷,产量7.29万吨,出口3800吨、721万美元;广西自治区养殖面积5.67万公顷,产量10.65万吨。

  罗非鱼优势区域建设重点是良种繁育基地、养殖示范基地、加工龙头企业。通过重点项目的建设,提高区域内良种的覆盖率,在适度扩大养殖规模的情况下,重点是扩大优质、大规格鱼种的生产能力,以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增加出口产品比重。到2007年,区域内良种覆盖率达到90%,出口产品中鲜鱼片和冻鱼片等高附加值加工产品的比重达到40%。预计区域内罗非鱼养殖产品实现出口5万吨、8000万美元,区域内罗非鱼出口量与出口额占全国的比重提高到85%、80%。

  (二)黄渤海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带

  黄渤海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带由对虾、贝类两个养殖区组成,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辽宁三省沿海一带,包括:山东省青岛、烟台、威海市;河北省唐山、秦皇岛市;辽宁省大连、丹东、营口、盘锦市,共计9个地(市)23个县(市)。

  1.对虾优势区域-山东、辽宁、河北

  山东、辽宁、河北三省是我国特有的中国对虾主产区,区域内的水产科研院所多,科技力量较强。2001年,三省养殖面积11.44万公顷,产量5.53万吨,分别占全国对虾养殖总面积和总产量的48.4%和18.1%,产值18.2亿元;出口1.3万吨、6900万美元,分别占全国对虾出口的24%和25%。其中山东省养殖面积5.96万公顷,产量2.73万吨,出口6712吨、4632万美元;辽宁省养殖面积3.5万公顷,产量1.39万吨,出口3891吨、2073万美元;河北省养殖面积1.98万公顷,产量1.41万吨,出口2771吨、242万美元。

  中国对虾优势区域建设重点是改进原良种繁育体系和建立健康养殖示范基地。通过提高优良苗种繁育水平,增强良种选育和培育能力,为区域内和区域外提供优质的中国对虾苗种;通过建立健康养殖示范基地,改造旧虾池,推广健康养殖模式,减少养殖病害的发生,使养殖单产和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到2007年,区域内对虾养殖生产条件有明显改善,进排水系统得到合理改造,病害得到有效控制,符合出口规格的产品比例明显增加,平均单产200公斤/亩以上。预计区域内对虾产品实现出口2万吨、1.5亿美元,占全国对虾出口的比重有较大提高。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6960-1.html

标签:农机 发展规划 近日 实施 区域 养殖 优势 出口

上一篇:我国农药行业结构未来调整方向
下一篇:加洲鲈塘头价只有7.2元/斤 欧洲鲈价格升 粤鲈两极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