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今年棉花何以增产?
2006-12-27   来源:中国农业网   

  今年全国棉花丰收,单产和总产都创历史新高,单产达到80千克/亩,增6.3%,总产达到650万吨,增80万吨,增幅14%,在增产贡献份额中,面积扩大占一半,单产提高又占一半。棉花品质是历史上最好的一年,高等级比例很大,色泽洁白,纤维成熟度好,适纺中高支纱。棉花丰收资源短缺有所缓和,品质完全能够满足纺织工业的需要,品质结构性矛盾也有所缓解。

  “三增两超一优”是今年棉花丰产的真实写照
  分析今年棉花增产的主要特点:一是“三增”,二是“两超”,三是“一优”。“三增”是面积增、单产增和均衡增产;“两超”是单产创历史新高,总产创历史新高;“一优”是品质优。据监测,播种面积净增505万亩,增幅6.7%,达到8095万亩,面积增加对总产的贡献份额达到50%。单产增幅6.3%,创历史新高,达到80千克/亩,对总产的贡献率占50%。均衡增产是今年棉花丰产的又一“增”,长江、黄河和西北三大产区都增产,特别是黄淮平原和南阳盆地结束了连续3年的低产局面;各地涌现出一批高产超高产典型。由“三增”带来“两超”,单产超历史,总产超历史,达到650万吨,增幅14.1%,增80万吨,超过1984年(625万吨)和2004年(632万吨)的最高水平。品质优,“高等级”棉比例大。吐絮早,收获早;僵瓣花少,长江和黄淮常年僵瓣花率为20%,今年为5%,降低15个百分点,且烂铃程度轻,由于秋季气候
  特别好,黄熟铃无霉烂。霜降迟吐絮期延长,霜前花率高,西北和华北平原常年霜前花率70%,今年为95%,提高15个百分点;“高等级棉”的比例大,全国3级及3级以上商品棉比例达到70%,高于常年20个百分点,且纤维成熟度好,色泽洁白。

  棉花增产原因浅析
  (一)从气候看,今年是中等偏上年景,前中期不利,中期好转,后期越来越好,天气帮忙主要在后期。
  秋爽连霜晚,是天气帮忙的最主要特征,也是棉花越收越多,产量越来越高,品质越来越好的原因。“秋老虎”持续到9月底,接着10月又是艳阳天,干旱少雨日少雨量,9~10月主产区气温高于常年2~3℃,霜期推后10~20天,至10月底仍未降霜,并保持高温。十分有利的气候帮忙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出现大面积早衰,秋桃增加,迟发棉花吐絮提早,进程加快。二是迟发棉花实现了晚中求早,纤维成熟好,有利吐絮和收获。黄熟铃得到及时收摘,中下部没有发生霉烂的棉桃,僵瓣花率少于常年15个百分点;全国霜前花率达到90%,并且纤维色泽洁白,三级及三级以上的“高等级棉”比例提高20个百分点。
  (二)从灾害看,今年前期自然灾害面积大,危害大,中后期灾害轻,但成灾面积仅占1/3;早衰面积少和衰败程度轻是今年普遍增产的原因。
  自然灾害面广量大,但灾害轻,成灾面积小。据监测,全国棉田受害面积9222万亩(次),占播种面积的113.9%,高于去年和常年30个百分点。然而,成灾面积770万亩(次),其中涝渍和冰雹绝收70万亩,都只为去年的1/3。2006年登陆台风虽有多个,但仅6月底“艾云妮”对江、浙有大的影响,后期高温干旱补偿的作用大。其它台风棉区幸免遇难。
  “两萎病”是我国棉花的重大生物灾害,“两萎病”致衰面积少和程度轻是今年棉花稳产增产的保障。今年发生面积2911万亩(次),占播种面积的36%,少于去年15个百分点,发生次数为1次或2次,也少于去年1~2次,特别是8―9月的高温抑制了病害的发生,且发病时间后移,没有出现大面积因病致衰现象。此外,西北和华北播种苗期受灾面积达到2439万亩。
  虫害中重度发生。由于防治及时,危害程度明显轻于去年和常年。虫害发生3872万亩(次),西北与华北棉铃虫偏重发生,受干旱的影响,红蜘蛛发生严重,防治次数增加,局部损失较大。
  (三)从科技看,今年棉花新品种面积扩大,常规高产栽培技术应用更广泛,新技术展示较高的增产潜力,科技兴棉显威力一
  是杂交棉和抗虫棉新品种种植面积扩大。据监测,杂交棉种植面积占33.2%,增137万亩,增5.4%;抗虫棉种植面积占64.5%,增637万亩,增13.9%;优质专用棉种植面积占4.0%,增58万亩,增21.9%。
  二是常规高产栽培技术得到普遍应用。全国棉花生产继续保持“不栽就盖”和“不盖就栽”的格局,增产作用极为显著。据监测,育苗移栽面积占40.2%,增180万亩,增5.9%;地膜覆盖面积占56.8%,增826万亩,增幅21.9%;其中宽膜覆盖面积907万亩,增512万亩,增幅129.7%;双膜棉面
  积704万亩,减753万亩,减51.7%。大田直播面积减500万亩,减幅66.6%。
  三是新技术增产幅度大,提高产量的潜力大。其中精确灌溉和“两无两化”已成为推动我国棉花增产的新技术。
  “两无两化”(无土育苗和无载体裸苗移栽,工厂化育苗和机械化移栽)已成为棉花增产的一项新技术。2006年示范面积50多万亩,经100户问卷调查,平均子棉产量361千克/亩,增幅14.6%,最高增幅35%~40%,增产子棉60~75千克/亩,创一批高产超高产典型,最高子棉产量达到350~400千克/亩。增产的主要原因:一是创新塑造高产株型的新思路,改由地上调节为地下调节;二是具有防早衰和增强抗逆性的功能。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毛树春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5808-1.html

标签:农机 何以 棉花 今年

上一篇:化肥市场中的“矛”,“盾”
下一篇:农机服务市场几多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