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要在提高农民认可度上狠下功夫
2011-05-12   来源:山东农机化信息网   

  摘要: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省力、省时、省钱、环保增产的新技术,但由于目前农民还没有真正直观地体验到其优势,导致积极性不高,有的进行了一年,第二年就不干了,即便是有些补贴,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也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因而严重影响了这一新技术的推广。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先进的农业机械化耕作技术,是对传统耕作技术的一大变革,是一种达到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双利”的耕作方式,它代表了现代农业耕作技术的发展方向,经过国内外多年的实践,该项技术已日臻完善成熟。从目前情况看,各级政府和农机部门都在积极推广利用这一技术,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今年滨州市政府还首次将保护性耕作列入政府工作报告,计划完成100万亩任务,决心之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然而,任何一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免不了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新生事物,在其发展进程中也同样受到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其推广利用速度和质量大打折扣。

  问题的提出

  我们知道,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至少要有以下几项做保证:一是政府主导,从政策、资金上给予支持。二是各级农机部门发挥职能作用,从技术给予保证。三是机械机具方面给予基础性保障。四是操作人员的培训。五是农机农艺的结合。六是农民的认可度。前五项是基础,后一项是关键。从调查的情况看,前五项基本没有大的问题,目前推广保护性耕作遇到的最大难点是农民的认可度普遍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该项技术的推广利用,已经成为严重制约这一技术推广的瓶颈。所以我认为,目前我们各级政府及农机系统迫切要做的工作就是想尽千方百计,采取有力措施大幅提升农民对保护性耕作的认可度。这个核心问题不解决,保护性耕作技术不会得到真正推广,任务也不能圆满完成,农民更不会得到真正的实惠。

  解决的方式

  在继续做好资金补贴、机械机具研发更新完善、机手培训、农机农艺结合等工作的基础上,应着力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设高标准试验示范田,强化示范效应。眼见为实。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我们有些示范田是有名无实,农民从中看不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优势,几乎失去了示范的作用,这也是我们在进行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中的最大软肋。各级农机部门应下大力把示范田搞好,充分利用上级资金、政策和技术的支撑,最大限度发挥好主观能动性,让农民在示范田亲眼目睹到保护性耕作技术带来的种种好处。示范区的典型示范带动效果十分明显,眼见为实,只有让农民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他们才能真信,带来想干、真干、干成。

  (二)建立有效的宣传机制,强化导向效应。“攻心为上”,改变传统观念。要全方位、全员额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优势和方式方法,真正让农民入耳、入心、入脑,从思想上改变传统观念的束缚,在行动上改变对传统耕作方式的依赖,从利益利好上接受新的技术带来的实惠。

  (三)组织各阶段现场会,强化直观效应。循序渐进。要在作物的各个阶段组织好现场会,改变以往仅仅重视耕种时期的现场观摩,从实行保护性耕作作物的各个生长阶段,适时组织农民参观交流,特别是在生长中期、后期及时组织,让农民体验到不同方式带来的不一样,对比说明一切,对比带来效果,对比带来转变,对比让农民明白保护性耕作的先进性,让大家从口服心服。

  (四)加大对专业户的培养支持力度,强化带动效应。以点带面。要进一步重视对农机专业户的培养扶持,强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理论和作业水平的提高,真正把他们的优势发挥出来。一个专业户就是一个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示范户,民间的推广技术员,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就能达到以点带面、全面开花结果的效果,带动更多农民加入到施行保护性耕作的行列中来。

  大力提升农民对保护性耕作的认可度,促成他们想干,加上我们其他的各种措施,促成他们能干、会干、干成,这样才能达到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推广、大普及,才能彰显这一技术的生命力、发展力,才能让农民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刘广利)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1931-1.html

标签:农机 农民 认可 提高 推广 技术

上一篇:浅析农机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下一篇:山东:创新观念强化措施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