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中国农机零部件工业的现状和发展
2012-11-01   来源: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作者:陈志)   

  2、加大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增强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力。

  没有强大的零部件做支撑,就很难构成一个农机强国。

  工信部在《农机工业发展规划》中将九个关键零部件列为重点发展项目,对零部件给予同样的重视和期望。

  零部件企业要主动参与主机厂的产品开发,主机企业对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制造、技术引进、技术改造、融资以及兼并重组等方面要大力支持和培育,帮助零部件企业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从而也完善和强化自己的配套体系。

  3、加快行业产业升级,提高制造能力和装备水平。

  我国农机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未来十年,农机产品结构优化和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产品向高效、多样、智能发展进程的加快,对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关键零部件面临全面升级的需求。

  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零部件企业有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制造效率低和产品的一致性差。随着国内廉价人力资源的丧失,生产效率不高,就无法获得基本的利润。不能提高和保证零部件制造的一致性,主机的可靠性就无法得到保障。

  提升零部件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必须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改善生产条件。要广泛应用数字化制造技术和装备,提高农机制造工艺及装备水平。要应用柔性制造、敏捷制造、混流装配等先进生产组织模式,低成本精准制造。要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应用,提高关键零部件的制造能力。

  4、提高零部件的配套供应能力和售后服务水平。

  目前,国内农机产品同质化、低价格的竞争非常激烈,随之而来的将是主机企业对配套体系的争夺和垄断竞争。主机企业对供应商的资质门槛要求将越来越高,不断调整自己的核心战略供应商体系。主机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紧密的零整关系模式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为此,零部件企业要尽快提高自己的配套能力和服务意识。

  随着农机保有量的提高和农机服务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售后市场零部件的需求将会有较大的增长,售后服务会逐渐成为重要的产值、利润新增市场,会渐具吸引力。零部件企业在主攻配套市场的同时,要重视农机售后服务市场。

  5、加快进入国际农机零部件采购体系。

  中国农机零部件企业的国际化水平普遍偏低,而且一些有实力的本土企业埋头国内市场,不关注国际市场,就可能会失去跨国农机大企业全球采购带来的大好机会。

  零部件生产企业要顺应跨国采购的发展趋势,增强国际沟通能力,努力扩大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要通过与全球主机厂建立稳定的伙伴关系,成为其配套体系的重要成员,从全球采购市场学习和吸收先进的企业管理和制造技术。

  6、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推动行业的全面进步。

  与主机企业相比,农机零部件企业一直处于比较分散和次要的地位,缺乏相互交流和沟通。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零部件分会要牵头加快组织制订农机零部件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要组织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技术经济交流活动,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要组织企业开展信用建设,培育零部件行业的自主品牌。要通过大力宣传和支持农机零部件龙头企业,提高行业的地位。

  我们相信,农机零部件企业在中国农机工业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高、实力会越来越强,贡献也会越来越大。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0963-1.html

标签:农机 现状 发展 工业 零部件 中国

上一篇:今年全球农机总产值将达860亿欧元
下一篇:推进农机标准化及农机农艺融合 大力促进农垦现代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