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种田“三问”的江苏实践
2013-05-29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张烁)   

  咋种好?

  “200亩的东西卖不掉,2000亩的东西就不够卖了。”将农民组织起来,合理配置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

  站在常熟市田娘农场的地头,四周绿油油的,庄稼连成片,整齐划一、长势喜人,这是适度规模经营的成果。可在原来,家家户户只顾自己的地头,每户三五亩,种与不种、种好种坏区别不大,土地产出率低不说,还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现在,田娘农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从附近古里镇坞村562户农户手中流转土地2050亩,由田娘农场直接经营,同时吸收周边区域的37户家庭农场进行产业化合作经营。流出土地的农户,每年每亩可得800元左右的土地流转费,绝大多数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农民进入企业,获得了比种田更高的收入。

  “公司+家庭农场”的合作经营模式,有效解决了苏南地区人多地少、农户多规模小的问题。如今,坞万亩优质稻米种植基地初步形成“田成方、渠成网、路成框、树成行”的标准化农田,建成国家级优质水稻标准化示范区。

  “200亩的东西卖不掉,2000亩的东西就不够卖了。”农民脸上乐开了花,因为小规模经营要提篮挑担地卖,而适度规模经营再加上品牌化销售,收购车开到田间地头,不但不愁卖,还能卖高价!

  “新一轮农村改革的突破口仍在于土地制度改革,要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建议农村承包土地实现‘两权’分离,土地所有权是集体的,土地使用权包括生产经营权和支配权是农民的,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江苏省副省长徐鸣说。

  蒋作君说:“农业现代化一要进行理念的创新,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发展生态农业等;二要进行体制机制的改革,如促进土地流转、实行股份合作制等。”

  目前,苏州88%的承包耕地实现规模经营,48%的农户迁入集中居住点。“建议从国家层面深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把东一块、西一块的细碎化土地相对集中,并通过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制、农民劳务公司等组织形式将农民组织起来,合理配置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致公党江苏省委副主委、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杨德才说。

  “值得注意的是,发展现代农业是有条件的,推进农业现代化应因地制宜。”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军强调,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市场能做的一定交给市场去做,政府不能取代市场”。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0584-1.html

标签:农机 实践 江苏

上一篇:工业反哺农业 挖掘牧农业发展潜力
下一篇:农民合作社:现代农业经营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