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种田“三问”的江苏实践
2013-05-29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张烁)   

  谁来种?

  培养职业农民,吸引有知识的年轻一代进入农业

  “细看垄上尽白头,种田难有年轻人”。如今,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逃离”农村。以江苏为例,全省务农农民平均年龄已高达58.6岁,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不到5%,小学文化程度及未上学的占56%。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劳动效率,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依靠科技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培养一批职业化与兼业化并存的现代农业劳动大军。“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着力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被写入今年中共中央的一号文件。

  万钢说:“要不断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通过正规院校和社会力量建立职业农民培养平台,努力培养具备专业化生产技术、管理和经营水平的新型农民。”

  在扬州,农民渐渐变成一种职业,也能像技术工人一样“持证上岗”。扬州市以种养专业户、种养大户、农村专业合作组负责人及大学生村官为培训对象,定期培训与长期挂钩服务相结合,截至目前,已有3.4万名农村实用人才取得“职业农民资格证书”。“我们还大力培养植物保护、农机服务人员和农产品经纪人,近3.5万名从业人员成了农业职业工人。”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介绍。

  没有文化,不懂科技,哪会种田?站在扬州市仪征新集镇方桥村地头,只要往指定号码发一条短信,很快,脚下土地的施肥方案就会发送到手机上:“每亩基肥:配方肥45公斤、尿素6公斤……”施肥方案中,不但包括该田块需要施什么肥、什么配方、什么时候施,还包括施多少、怎样施。

  “这些施肥方案不仅针对性强、科学合理、节本增效,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肥料浪费,保护了环境。”扬州市土壤肥料站工作人员介绍。

  “现在的大中专毕业生不愿务农,农业后继乏人,‘80后’、‘90后’从事农业生产的可谓凤毛麟角,而且特别缺乏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南通市农委主任朱瑞琴不无忧虑。

  “怎样培养职业农民,吸引有知识的年轻一代进入农业?这就需要探索制度建设。”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副司长王乐君指出,现在的关键是形成一套比较可行的制度,通过鼓励性政策,让院校毕业生和青年农民留在农村。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0584-1.html

标签:农机 实践 江苏

上一篇:工业反哺农业 挖掘牧农业发展潜力
下一篇:农民合作社:现代农业经营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