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中国现代农业的信息化之路
2013-06-17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作者:李永生 何定明 房宁)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就有目共睹,但与其他国民经济产业信息化相比,农业信息化存在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和地区间、行业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亟待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工作重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信息化日益显示出改造、提升传统农业的独特优势。但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城镇化的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全社会需求的迫切,对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推进农业信息化,仍有许多问题亟待破解。

  整体发展水平低。一些地方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尤其是基层农业信息基础条件严重不足,农村电脑普及率低,信息传输在乡、村、户环节出现“梗阻”,信息化“最后一公里”成为制约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问题;同时,符合区域产业发展特点、针对性、及时性、有效强的信息严重不足,信息服务的“最初一公里”成为农业农村信息化的瓶颈。

  发展不平衡。一方面,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较快的地区相对较高,偏远、贫穷的欠发达地区信息化水平普遍偏低;另一方面,领域发展不平衡,生产和经营环节信息技术应用落后于电子政务和信息服务发展。

  投入严重不足。由于农业生产过程长、生产类型及农产品多样、农村经济社会管理复杂等特性,决定了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内容极其复杂,农业信息系统和产品的普适性较低,需要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

  此外,对农业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不足,部门间的统筹有待加强,农业信息技术产品集成示范应用力度不够等,都制约着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对此,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2012年11月在调研北京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时强调,尽管农业农村信息化有了长足进展,但与中央的要求相比、与社会发展进步需要相比、与广大群众的期待相比,农业农村信息化还有很大差距,真正使信息化融入农业现代化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任重道远。

  《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提出了未来建设的“五大任务”:夯实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加快信息技术武装现代农业步伐、助力农业产业化经营跨越式发展、推进农业政务管理迈上新台阶、开创农业信息服务新局面。为完成上述任务,重点实施“三大工程”,即“金农工程”二期、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农业信息服务工程,全面夯实信息化基础,加快信息化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提高信息服务效率和水平。

  今年4月,农业部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意见,提出了围绕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强化市场信息服务能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信息化水平、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手段、提升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能力等十项重点任务,着力解决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农业现代化为农业信息化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和领域,农业信息化为农业现代化架起了通往未来的金桥。我们有理由相信,按照中央的战略部署,各级农业部门积极推动,社会力量热情参与,新时期的农业信息化工作将在“四化同步”的征程中取得新突破,中国现代农业的信息化之路一定会实现新跨越。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0531-1.html

标签:农机 信息化 中国

上一篇:创新农业经营体制 积极发展综合性农民社区合作社
下一篇:城镇化发展利好农业机械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