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又一种途径
2013-07-17   来源:农民日报   

  打破“越种越穷”怪圈,以技术创新为标志的四次“粉丝革命”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双哑铃”经营模式助力农民持续增收

  红薯曾被视为低贱的东西,南方人常说:“笨得像个红苕。”北方人笑话:“傻得像个白薯。”而在红薯产区,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个“越种越穷”的怪圈。由于运输储存等原因,鲜薯常因腐烂损失严重,长期存在着人吃、畜吃、烂掉各1/3的情况。薯农年年盼丰收,却年年为丰收愁。这在世界上也具有普遍性。

  然而,光友人通过努力,把“小红薯”做成了“大产业”,让“不入流”的红薯“登上了天梯”,这个过程靠的是技术创新。光友薯业成立于1992年,当年,带着对红薯的感情,邹光友从三台县建设区副区长的岗位上辞职下海,开始了打造“红薯王国”的漫漫长路。他指着一幅自己推三轮车沿街叫卖的老照片说:“好不容易张开嘴吆喝,可人家又不认你这精白粉丝,我就在当街煮,先吃后买。”

  他说的“精白粉丝”正是光友靠技术创新进行的第一次“粉丝革命”。通过防止污染、控制氧化、清除杂质,使粉丝变“细、白、柔、润”,把粗黑的传统粉丝打扮成了“俏姑娘”。

  1997年,第二次“粉丝革命”,光友发明出方便粉丝,开水一泡即可食用,改变了粉丝只能煮着吃的习惯,邹光友因此被誉为“中国方便粉丝之父”。

  2000年,第三次“粉丝革命”――无明矾粉丝诞生,利用食用天然原料代替明矾,保持了粉丝劲道好吃的特点,避免了明矾对人体的危害,为光友进军国际市场拿到了“绿色通行证”。

  2005年,光友进行了第四次“粉丝革命”,发明了全薯粉丝,以新鲜红薯、马铃薯为主要原料直接加工成粉丝,省略传统的淀粉生成步骤,保留了鲜薯中的膳食纤维、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光友粉丝也因此被贴上了“健康营养”的标签。

  1公斤价值0.5元的鲜薯,可加工2碗价值15元的全薯营养粉丝――四次技术创新让小红薯实现了价值的大飞跃!光友薯业多年来共获得中国专利60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光友商标在180个门类注册,获“中国驰名商标”,光友粉丝获“中国名牌”荣誉称号。如今,公司已是拥有资产数亿元、员工千余人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红薯增值直接的受益者是广大薯农。目前,大力推广食用型、加工型新品种,推进产业化深加工,已成为促进薯区农民,特别是土壤贫瘠地区薯农增收的重要渠道。例如,种植含高胡萝卜素的红心红薯,或含高花青素的紫薯,每亩收入可在4500元以上;种植高淀粉高产红薯亩产超万斤,每亩收入2500元以上。亩效益比种植传统大田作物高出2~5倍。

  在实践中,光友薯业逐渐摸索总结出打破“越种越穷”怪圈的“双哑铃”模式,即“农户―公司―市场、科研―培训―生产”模式,前者以公司提供的社会化服务为纽带,形成产业链:农户把红薯卖给淀粉加工户,制成淀粉交售给企业,企业经精加工制成薯类食品,规避农户直接进入市场的风险;后者以公司开发的新技术信息为桥梁,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培训农户,由一个企业加工变为万千农户参与。

  “哑铃”两端不断延伸,促进参与合作的多方实现共赢发展。“通过培训,我们的亩产最高可达8000斤至1.2万多斤。”来自梓潼县的红薯种植大户蒋佩轩说,他种植红薯380亩,其中高产红薯120亩。2012年,光友薯业带动薯农种植高产红薯超10万亩,收入达1800多万元,利润900多万元。光友还大力扶持农户成立薯业生产、销售合作社等合作组织。

  光友对打破“越种越穷”怪圈的成功探索,引起了世界红薯种植国,特别是原产地秘鲁的重视。2005年,秘鲁副总统到四川光友考察,随后邹光友应邀回访。在秘鲁总统府,邹光友和他的“总统朋友”跳起了“光友人”自创的“酸得开心、辣得过瘾”的光友粉丝舞。500年前,红薯从秘鲁出发来到中国,500年后中国光友带着淀粉加工设备和粉丝回到出生地,历经了一次时间和空间上的“穿越”。

  如今,光友已把粉丝销到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市场,并远销美国、日本等38个国家,正洽谈建立秘鲁等国外子公司。这条由光友发起和倡导的振兴世界红薯产业、带动薯农脱贫致富的“红薯之路”正越走越宽。在国内,2004年和2009年,光友在秦皇岛、南阳、南充建立起3个控股子公司。

  谈到未来,邹光友一直坚信,红薯的价值将得到进一步开发,必将迎来第五次“粉丝革命”。

  在光友薯业种植园,记者看到,红薯早已颠覆了人们心中的原有印象。在这里,红薯不光种在地里、大棚里,也种在草坪里、盆景中。陈列室中,除了各式各样的红薯粉丝外,还有初步拓展产品煮粉、粉皮,高级加工品紫薯饮品、膳食纤维代餐粉、紫薯酒等,以及具有抗癌、抗衰老、抗疲劳功效的花青素等新产品。过去的20年,光友以生产红薯淀粉粉丝为主;未来的20年,将是对红薯全产业链开发的20年。邹光友预言,红薯的价值可再增值20倍以上,公司正努力实现年产值100亿元、红薯基地100万亩、带农增收100万户的“三个100”战略目标。

  展望未来,光友人的“薯业梦”就是在国家政策扶持下,红薯能成为继玉米、水稻、小麦之后的我国又一大粮仓,发挥它在过去年代里曾发挥的重大作用,为我国粮食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贡献一份力量。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0441-1.html

标签:农机 途径 粮食

上一篇: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就盘点
下一篇:中国亟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提升服务三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