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种植业不能再看天吃饭
2013-09-10   来源:经济日报(作者:刘慧)   

  开展种植业农业保险是应对种植业自然灾害的有效手段,我国自从2007年试点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以来,取得了显着成效,为种植业上了一道安全阀,让农民在遭遇自然灾害后,不至于因灾返贫,有能力迅速恢复生产,有利于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今年吉林洪涝灾害较多,德惠市朱城子镇哈拉哈村家庭农场主周延武家种植的4000多亩玉米,有30多亩玉米地绝收,损失高达30多万元。让他稍感安慰的是,今年他在中航安盟保险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投保了农业险,缴纳保费1.2万元,能够获得保险理赔,减少损失。据了解,中航安盟吉林分公司已经组织专家勘查定损,希望尽快把理赔款送达受灾农户手中。

  我国是一个种植业大国,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种植业在生产过程中易受到旱、涝、风、雹等气象灾害影响,造成一定损失,平均每年约有3亿亩农作物受灾,2亿多农村人口受到灾害影响。种植户的抗风险能力很差,常常要面对因灾返贫的困境。种植业保险是有效补偿农民财产损失,帮助农民恢复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

  种植业保险是农业保险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农作物为保险标的,为因暴雨、洪水、内涝、风灾、雹灾、旱灾、冰冻造成的保险标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我国自从2007年中央财政首次在内蒙古、吉林、江苏、湖南、新疆、四川等6省区开展保费补贴试点以来,经过6年多发展,逐步构建起市场化的种植业生产风险保障体系,保险标的范围不断扩大。截至2012年底,中央财政补贴的省份已扩大到全国所有省市,补贴农作物品种包括玉米、水稻、小麦、油料作物、棉花、马铃薯、糖料作物、青稞、天然橡胶等。根据保监会的统计,2012年我国农业保险承保农作物9.7亿亩,占全国播种面积的40.2%,较2007年提高了近5倍。

  种植业保险灾害补偿功能和作用推动了农业生产自然风险的社会化转移和分散,有力支持了农业灾后恢复再生产。

  农户投保两种思维

  经过几年的推广,农民的保险意识逐渐提高,投保积极性逐渐增强,由“要我投保”逐渐向“我要投保”转变。但是,在种植业保险推广过程中仍然存在两种现象:小农户还存在“靠天吃饭”的思想,投保意识淡漠;种粮大户或农场主投保的积极性很高。小农户与种粮大户或家庭农场主长期并存,并在很长时间内还将占据相当大的比重,这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也是保险公司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记者在各地调查发现,小农户投保意识淡漠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农村土地经营规模普遍很小,分布零散,农户通过多样化种植、间作套种、借贷、出租等形式,能够实现农业风险的自我调节和分担,降低灾害损失的经济影响。二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农民工资性收入和资产性收入相对较高,农业经营性收入在家庭收入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即使遭受灾害损失,也不会对生产经营和家庭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农险补偿收入的预期对他们没有什么吸引力。三是部分小农户耕作经验丰富,对自己耕种的土地会不会发生灾害掌握的很清楚,会出险的要求保险,不会出险的不愿保险。四是有的农民对理赔要求过高,在被保险公司合理拒赔或没有达到自己认为应赔的数量后对保险产生了不信任感,影响投保积极性。

  与小农户不同,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主对农业保险的需求非常强烈,投保积极性很高。这是因为他们种植规模大,有的达到上千亩甚至上万亩,面临的生产经营风险自然很大,农业生产经营性收入又是他们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一旦遭遇极端自然灾害损失,可能会倾家荡产。投保农业险不仅能够给他们带来物质上的保障,更带给他们心理上的保障。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0301-1.html

标签:农机 吃饭 不能

上一篇:让农机合作社扬帆远航
下一篇:江西省推动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农业强省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