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让农机合作社扬帆远航
2013-09-10   来源:农业部种植业司(作者:潘文博)   

  山东省临邑县,地处鲁西北平原,面积1016平方公里,辖8镇1乡3街道、184个农村社区,人口54.5万,耕地86万亩,是全国产粮大县,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连续六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100元,增长19.8%。谈起这些成绩的由来,农机合作社功不可没。今年“三夏”期间,全县82万亩小麦仅用八天就实现颗粒归仓,从小麦收割到玉米播种仅用十天,全县小麦机收率99.6%、机播率99.8%。整个“三夏”比往年缩短10天,节省开支1500余万元。同时,还组织426台小麦收割机跨区作业,毛收入2000余万元。

  理性的思考

  临邑农机合作社的发展起步于2005年,它的前身是农机协会。临邑是个农业县,农业人口42万,占全县总人口的77%。实现全面小康,首要的是解决农民的小康、解决农民致富问题,而解决农民致富首要的是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减少农民的首选当属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临邑县委、县政府敏锐地把握大势,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农民最需要的是有组织地推行机械化耕作,解决种地难、农忙时劳力不足等问题。通过思考论证,最后得出两条结论:

  其一,临邑推行合作社经营的条件成熟。尽管近年来国家惠农力度逐步加大,但种地“不上算”的现实依然存在。临邑传统种植一般是一季小麦、一季玉米,两季大约亩产粮2000多斤,目前小麦、玉米市场价每斤1.1元左右,除去种子、化肥等成本,亩收益1500元左右。如果算上人工费,外出打工人员往返误工费等,收入还要大打折扣。而一名青壮年外出打工,年收入少说也有4万元。为此,在农村出现了这种尴尬局面,凡是地里庄稼长得好的,家庭经济状况往往越差;凡是地里庄稼长得差的,家庭存款多、房子建的好,有的在县城、甚至一些大中城市购置了房产。因此,推行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种植,既符合农村实际,也符合农民愿望。

  其二,临邑推行农机合作社经营具有优势。鲁西北平原地势平坦,适宜大型机械化作业。上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分散经营”,这在当时对解决农民温饱起了巨大作用。而目前情况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不单纯靠种地,一个家庭一般有六七亩耕地,一个青壮年如常年在家,土地“不够种”,所以多数青年外出打工,许多家庭对土地是一种“种之利薄,弃之可惜”的心态。临邑20至60岁的农村劳动力约有19万人,其中15万人常年在外打工或在本地经商搞企业,60岁以上的老年人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土地分散经营的现状已不合时宜,实行规模化种植是现实需求,推行合作社经营势在必行、越快越好。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50300-1.html

标签:农机

上一篇:渔塘稻创新中国水稻种植新方式 收割或成难题
下一篇:种植业不能再看天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