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探访现代农机“生根”中国的轨迹
2015-10-22   来源:南通日报   

  千百里追随农机手皖西南、苏北垄上行,探访现代农机“生根”中国的轨迹—— 南通“稻客”汗洒全国 换回五亿现金。

  他们是中国大地上翩跹起舞的“候鸟”,自带收割机沿着稻麦成熟的轨迹不断迁徙,从最南的海南岛到最北的黑龙江,从新疆、四川到东南沿海,几乎每个出产稻麦的省份,都络绎不绝地响彻着他们驾驶农机的轰鸣。南通每年外出的近万名机收从业人员,不仅用辛勤的汗水换回5亿多元现金,更在中国传统农业的土地上播撒了现代农机的“种子”,被业内尊为“农机铁军”,而越来越多的百姓乡亲则亲昵地称之为“稻客”。

稻客.jpg
资料图

  中国江苏网10月20日讯 金秋的苏皖大地,千里平畴,稻浪滚滚,一片金黄。记者追随着“稻客”创业创新足迹,随南通农机跨区作业慰问组,行走乡间。

  敢越“雷池”闯望江

  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距南通540多公里,位于皖鄂赣三省交界点,古称“雷池”。“不敢越雷池一步”,典出于此。然而,南通“稻客”却敢闯敢干,驰骋雷池。

  10月13日上午,赛口镇金堤村,通州区石港镇金马农机合作社理事长金华,正在秋日艳阳下驾驶收割机抢收。看到家乡来人,他立刻下机热情招呼,厚厚的防尘外套上,汗水成霜。

  “我48岁,年年来望江,今年是第13年。”他黝黑的脸庞闪着喜悦,“我原先在通州四建开卡车,后来转岗回家开农机。外出作业13年,换了4台收割机,1年1台机子纯收入20多万元,我2台‘久保田’,40多万不成问题。”

  见到前来慰问的通州区农机排灌管理所所长杨秀珍,石港镇北渡村15组的毛志兵夫妇格外亲热。“开始我们也不敢出来,是她帮我们与金华联系,组成农机社,7名机手及家属抱团。”他们说,这里稻田成片,9月14日以来已经收割了800多亩。

  机手李卫东说,在望江县每台收割机至少可以作业500亩,多的1500亩,每天早晨等露水干了就下地,一直干到晚上七点多钟。从河南转战至安徽已经近一个月了,与当地农民协议每亩收费80元左右,由于今年油价回调,利润不错。预计本月下旬结束收割,回家秋收。

  一个跟随南通“稻客”、身着海魂衫的敦实汉子,引人注意。他是望江县跨区作业经纪人何成干。他今年从南通引进了13台收割机,机手吃住都在他家,中午他负责将饭菜送到田头。“送油料、送机器配件、联系维修人员,走前跟农户结账收钱,都靠他。”金华说,“望江就是我们第二个家,农闲时我们互相走动,就像亲戚一样。”望江县农机局局长李长庚介绍,目前全县已经发展类似经纪人25个。望江外来作业农机200台左右,其中一半以上来自南通。

  10多年来,南通“稻客”闯荡的岂止是望江?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闪现近万南通“稻客”的身影。市农委统计,按照目前3000台农机每台年平均收入近20万元计算,年收入5亿多元。“稻客”们精心编织开镰时间、田块肥瘠等“信息网”,科学制定迁徙线路,靠高质量服务拓展全国市场。拥有580多万亩水稻的农业大市安庆,将近半田块流转到种田大户手中,也仅仅是南通“稻客”自河南、江西转场后一个驿站。安庆市农机局副局长马骏笑言:“南通‘稻客’是农机化发展的‘播种机’,不仅稳定机收市场、加快‘三秋’进度、增加农民收入,还大大提升安庆引进现代农机的效率、土地流转的速度。”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182678-1.html

标签:农机 中国的 轨迹 生根 现代

上一篇:浙江省2017年实现“谁种粮谁拿补贴”
下一篇:江都现“拖拉机大盗” 短短一个多月狂偷8辆拖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