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理事长丁拖宝的四个烦恼
2014-05-04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作者:吴晋斌)   

  编者按:山西省日前果业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丁拖宝,2000年开始创业,从做工业到开荒种葡萄,今天,葡萄种植面积已达6000亩,年销售额超过了4000万,合作社也成了“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拥有了这些辉煌的成绩,为啥老丁却还忧心忡忡?是政策和执行力的失调?是理念和习俗的碰撞?还是对二元结构的无奈?我们试图从专家的剖析中,给老丁们探寻破解之策。


  “报社的吧?丁董在楼上等你们。”4月21日,汽车刚刚驶进坐落在山西省清徐县马峪乡西马峪村日前果业专业合作社的办公区,开大门的帅气小伙子送来一句问候,让记者摸不着头脑:明明说好是采访农民专业合作社,怎么会是企业家的头衔?


  后来对合作社理事长丁拖宝的采访中,才知道一个合作社理事长再注册一个股份公司有自己的苦衷。


  日前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是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合作社主要经营葡萄苗木引进、果品销售、农技培训等;成员种植果树面积6000亩,日前牌葡萄年销售愈4000万。


  现在越来越少了农业劳力


  2000年,主要做工业项目的丁拖宝开始转型发展,回村承包了西马峪村的荒地种植葡萄。


  “农业的劳力,现在是越来越少了。”回忆起2000年前后刚刚开始创业时,老丁不由感叹。那时候雇人开荒不是问题,女劳力8块一天、男劳力一天13块,劳力用不完,为了照顾乡亲们情面,他分片轮流使用。到了2010年后,一天100元,雇的都是五六十岁的老汉、老太太,必须给现钱,干的不好的,说也不能说,一说第二天就不来了,还得低下头上门去说好话。


  丁拖宝说起合作社种植基地用工荒来,连珠炮似地开始发射。“这个导向有问题,公司要招一个行政、财务人员,一天能来一大把,都是本科生,都学的是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一个月1000块工资也干。国家咋就培养了那么多本科生?国家应该多培养些学农的技校生,都不来种地,农业后继无人、农村后继无人。”


  老丁说,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力成本越来越高,合作社葡萄基地除草都开始用上了机械作业。种葡萄比种蔬菜的劳动强度低,山西这几年大力发展蔬菜大棚,有的农户不赚钱和劳动力投入少有很大关系。


  合作社作为法人的社会尴尬


  比起侍弄葡萄来,合作社的社会身份问题老丁就拿捏不住了。按老丁的说法,2006年以后,国家重视合作社,在农业部门合作社的地位提高不少,以前为了给超市开发票跑好多部门的困难不再有。


  “但是,非农部门就难了。报个发改、水利、科技部门的涉农项目,公司身份可以,合作社人家就不认可。银行也是,我个人去贷款,行!合作社名义贷款,不行。”丁拖宝说,“我们呼唤发改、水利、科技部门涉农项目向合作社倾斜。”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中最年轻的法人,受到社会歧视,不能享受市场同等待遇,不只是老丁一个合作社。今年,山西省发改委周转金项目在审核阶段就将所有申报这一项目的合作社拿掉了。


  山西省农业厅一位从事多年农业经管工作的处长说,发改部门也有苦衷,合作社条例规定农户入社自由、退社自由,发改委项目资金是要还的,下发时不可能精确到户使用,到时碰上退社的农户赖账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这个责任经不起审计。


  老丁说,春天买农资,秋天租冷库储藏葡萄,都有融资需要。但是合作社贷款难,主要难在担保抵押。合作社明明是法人却不能担保。南方等地已经推行了着名商标可抵押、土地可抵押、承包合同可抵押,但是在内陆,合作社在银行眼里几乎无可抵押的东西。


  让老丁久久不能忘怀的是,去年太原市农委牵线给日前合作社建立一个博士流动站,老丁去山西农大联系了几次,一听是合作社,“人家劲儿不大”。后来老丁后悔,如果以龙头企业的身份去对接就好了。


  老丁为了摆脱这些烦恼,自己出资注册了一个清徐县绿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丁理事长成了丁董事长。随着公司的发展,去年该公司跻身为山西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引不来“不走的科技人才”


  丁拖宝的日前合作社受益于他对新科技新品种的应用。股东构成有三种农户:庄园式的股东及有规模土地的大户;有土专家的农户;有销售能力的农户。从中可看出合作社对现代农业元素整合的趋势。


  合作社还和其他四个合作社成立了联合社,其中之一是农资农药销售的合作社,联合社使用农资享受批发价。其他三个合作社是种植搞得很不错的合作社,他们对外联合,销售品牌统一;内部肥料、套袋、技术、品牌统一,但是各合作社独立核算。


  老丁话里话外抑制不住对自己土专家身份的自豪,可还是能听出他内心里对喝过洋墨水的科技人才的渴求。当天老丁带着记者走到无核奥迪亚品种种植温室时,他说:“这是玫瑰味的早熟品种,可以二次挂果,我还没攻克这个技术,天津有个葡萄基地已经可以完成。如果我们合作社有个念过农业本科的大学生技术人才去那里跟着学习,我们就能掌握这个技术。”对“洋”专家的渴望溢于言表。


  老丁说,科技无研发,靠引进,培育适应清徐气候品种,既是合作社的路径,又是一个短板,可是合作社养不了、留不住年轻的科技人员扎根。


  丁拖宝为此动过很多脑筋,最后在科技人员上不了社会保险的问题上就走不下去了。劳动部门不认可合作社这个法人机构,合作社想给科技人员上保险,开不了户。把关系挂在民营企业,人才供合作社使用,也解决不通。


  “年轻人没有几个对农业技术有兴趣的,碰上一个也给解决不了后顾之忧,我们的土技术员都六七十岁了,也是越来越少了。”


  合作社接班人的烦恼


  老丁今年60岁,十几年的奋斗,日前果业合作社成绩斐然:“日前”牌葡萄已经先后通过了无公害产地和农产品认证、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山西省着名商标和名牌产品认证、国家级无公害葡萄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验收,这在山西葡萄种植基地中是独一份儿。


  近年来,该合作社的农产品成功销售到国内各大城市,并在省城“美特好”、“沃尔玛”、“太原王府井百货”设有水果专柜。


  去年农历三月三丁拖宝的儿子丁龙结婚了,娶了一个太原的媳妇儿,老丁对接班人的心病终于去除。


  丁龙,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硕士毕业,现为清徐县日前果业专业合作社常务副理事长,清徐县绿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丁龙在国内大学毕业后出国学的是国际贸易专业,出去后就不想回来。丁拖宝使了些手段,在他的压力下,儿子回来了。回来后老丁和儿子有个分工,销售以前环节老丁负责;销售环节由儿子负责。


  老丁觉得儿子对土地没感情,大棚里的葡萄看都不看一眼。但丁龙在父亲眼里成绩也是很大的:他说儿子搞销售和管理还可以,和超市的不平等地位决定了合作社没有话语权。烂了、损耗都是你的,挣的是微利,以前只有3到5个点。儿子回来后,就不一样了。


  以前超市促销员的工资只有600多元。丁龙接管后实行了薪酬改革,将促销员工资和损耗、利润挂钩后,促销员工资可以达到三四千元,而公司在超市销售的利润则翻了一倍多。


  老丁说年轻人和老人有差距,有代沟。最近儿子要搞网络销售,解决最后一公里销售。老丁说,我不看好,生鲜产品做网购有产品自身的弊端,它不像工业品,杯子就是杯子,残次率可控,万一遇上客户对某一串葡萄不认可,怎么处理。


  丁拖宝说:“我也知道网购是趋势,年轻人想去试,就去试试吧,毕竟未来是他们的。”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134771-1.html

标签:农机 烦恼

上一篇:土地流转中普通农户享两大好处
下一篇:安徽:土地流转有序加速 “农场主”“大户”渐成经营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