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如何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
2014-02-27   来源:中国农机监理杂志   

  自2008年来,岐山县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农机服务方式不断创新,农机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农机经营效益得到明显提高,农机服务逐步向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推进。目前,全县依法注册成立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达13个,从业人员264人、机具445台、固定资产1246万元。2012年农机服务总收入480万元,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较好的服务引导作用。

  目前,岐山县的农机合作社大致有四种类型:

  一是政府牵头型。以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现有固定资产折价牵头入股,吸收本站职工、农机大户、农机使用者的机械,组建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社,如众创农机专业合作社。

  二是企业牵头型。以企业现有机械资产牵头入股,吸收农机大户、农机使用者等参加组建起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如运丰农机专业合作社。

  三是村级牵头型。为进一步提高机械利用率,鼓励有条件的村以村集体机械为主,吸收部分个体机械建立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如五里铺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

  四是大户牵头型。积极引导农机大户将个人的机械设备投资入股,利用自己懂经营、会管理、威信较高的优势,吸收其他农机大户、农机使用者带机或带资入股,组建农机合作社。

  各农机合作社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因地制宜,拓展领域,完善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广泛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提高了对农机户的组织化程度,实现了农机规模服务和土地分散经营的有效对接,推进了农机作业服务的社会化和市场化进程,提高了农机户的经营效益。

  1.参与土地流转,拓展发展空间。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根据农村大批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留守的农业劳动力大多是50岁以上的老人、40多岁的妇女的实际,依靠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土地流转,承租、托管土地,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拓展了农机合作社的发展空间。如岐山县联盟农机专业合作社吸收了20个农机大户入社,把分散的农机户联合起来,有效利用农机资源。合作社成立后,承包土地300亩,对土地进行整合,实现规模经营和标准化生产,促进了农机和农艺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农机化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主导作用。仅承包土地,每年就可实现盈利6万余元。

  2.开展多种经营,增强发展后劲。部分农机合作社顺应市场需求,开展多种经营,增加合作社收入,增强合作社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如岐山县绿野饲草专业合作社、晨辉饲草专业合作社、格虎草料购销专业合作社。

  3.实行订单作业,提高经济效益。各合作社充分发挥机具多、配套全、规模大等优势,积极开展订单作业和连片作业,提高机具利用效率。全县90%以上的农机合作社实行了“统一组织领导,统一联系业务,统一调配使用,统一供应油料,统一收费标准,统一维修保养,单机核算”“六统一、一核算”的订单作业模式。如岐山县永丰农机合作社在青化乡以统供、统种、统管土地流转承包模式承包1000亩土地,对流转的全部土地实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机械作业、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施肥、统一施药、统一收获。为了保证农机作业质量,农机技术推广站在夏种和秋收前,对参与作业的农机手,统一进行培训,派专业技术人员对投入作业的机具进行检修和调试,从而保证了作业质量。流转的1000亩青贮玉米的耕种收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2012年,永丰农机合作社流转的1000亩土地由于从种到收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先进的农机技术和集约化经营减少了大量的劳力投入,增加了产量,从而大大地降低了投入产出比。每亩可节省间苗、浇水、喷药、收获人工4个,每亩增产粮食50公斤,从而实现增收节支300元。同时,种植青贮玉米的农户也取得了更加可观的收入。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机服务的特点制约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一是农机服务效益难以直接体现。作为农业生产的中间环节,农机服务不同于粮食等产品直接进入终端消费市场,只在为农户提供农机作业时实现其经济价值,其价值依附于农业生产的最终产品上,通过粮食等产品的销售和使用实现,而不是直接得以体现。

  二是农机作业服务往往集中于“三夏”“三秋”期间,发挥作用、产生效益的时间短,受关注的时间短,不易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农机服务的价值难以得到全面、客观、直接的体现,社会和群众对农机服务缺乏应有的正确认识,影响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

  2.基础设施制约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一方面,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装备数量多、种类全,对机具库房的需要多,对维修设施的需求多,对信息服务的要求高。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4-130509-1.html

标签:农机 专业 发展 如何

上一篇:江西省关于召开农机化统计工作会的通知
下一篇:发展家庭农场四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