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2016/2017年度小麦秋冬种技术指导意见
2016-09-26   来源: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   

  (三)药剂拌种

  做好种子包衣、药剂拌种,可以推迟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等病害发病时间,减轻秋苗发病,压低越冬菌源,同时控制苗期地下害虫危害。根据各地小麦品种抗病性、发病程度以及气候条件、栽培方式,合理选择药剂,做好药剂拌种。严格拌种用药量,禁止超量用药;拌种后立即播种,现拌现用,当日播完;适当增加药剂拌种后用种量。

  (四)适墒播种

  小麦播种时耕层的适宜墒情为土壤相对含水量70%-75%。在适宜墒情的条件下播种,能保证一次全苗,使种子根和次生根及时长出,并下扎到深层土壤中,提高抗旱能力,因此播种前墒情不足时要提前浇水造墒。

  (五)适期播种

  实践证明,冬小麦播种适期与气温关系密切,一般冬性品种播种适期为日平均气温16-18℃,半冬性品种为14-16℃,春性品种为12-14℃。培育冬前壮苗,冬性和半冬性品种一般要保证冬前有效积温达550-650℃。一般北部冬麦区9月底至10月上旬,黄淮冬麦区北部10月上旬,黄淮冬麦区南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10月中旬至10月25日,西南冬麦区10月下旬至11月初播种。具体确定冬小麦播种适期时,还要考虑麦田的肥力水平、病虫害和安全越冬情况等。

  (六)适量播种

  确定合理的播量可以获得适宜的基本苗数,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处理好群体与个体的矛盾,是协调小麦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关系的重要环节。掌握的原则:一是品种特性,主要指分蘖力、分蘖成穗率和适宜亩穗数;二是播种早晚,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的品种,播期较早;三是地力水平,土壤肥力较高的条件下,基本苗宜稀,播种量宜少些。一般北部冬麦区适时播种的麦田亩基本苗控制在20万-25万,黄淮冬麦区北片15万-20万,黄淮南片15万-18万。播期晚于本地区适宜播期之后,小麦单株分蘖会减少,要适当增加播种量,一般每推迟1天播种,基本苗增加1万左右,但最多不宜超过35万。

  二、高产主推技术

  (一)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

  旱茬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包括耕作整地,深松、耕翻,深松或深翻后旋耕,耕后耙地镇压,要求土壤上松下实,耕层和地表没有坷垃;前茬秸秆还田要粉碎2遍,撒匀后耕翻入土或旋耕2-3遍,重视浇水造墒,如果墒情适宜要镇压塌实土壤;种衣剂包衣或药剂拌种;做到适期、适墒、适量播种,播量准确,深浅一致,保证播种质量,强化播后镇压。适用于黄淮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及湖北襄樊市等地旱茬麦田。

  南方稻茬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包括水稻收获前7-10天排放田中积水;收获后适墒播种,防止烂耕、烂种;挖好三沟,排水降渍;种衣剂包衣或药剂拌种,适期适量播种,推广稻茬小麦免耕机条播技术,提高播种质量。适用于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西南冬麦区,包括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重庆等稻茬麦田。

  (二)半精播高产栽培

  半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是在土壤地力、肥水较好的麦田,选用适当基本苗(一般每亩13万-20万),从而构建合理群体,改善群体内的光照条件,提高光合能力,促进个体发育,使穗足、穗大、粒重,秆壮抗倒,实现高产、稳产、低耗的技术体系。各地可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土壤条件和栽培技术基础,确定适宜于本地半精播的基本苗数量,避免大播量。该技术适用于黄淮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包括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湖北等省的大部及山西、陕西、新疆有水浇条件的高产麦田。

  (三)测土配方施肥和氮肥后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以麦田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的一项肥料运筹技术。主要是对于不同土壤肥力水平的麦田,根据实现小麦目标产量的总需肥量、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肥料(主要是氮、磷、钾肥)的施用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适用于全国各麦区。根据生产经验,不同地力水平的适宜施肥量参考值为:产量水平在每亩200-300公斤的低产田,每亩施用纯氮(N)6-10公斤,磷(P2O5)3-5公斤,钾(K2O)2-4公斤;产量水平在每亩300-400公斤的中产田,亩施用纯氮(N)10-12公斤,磷(P2O5)4-6公斤,钾(K2O)4-6公斤;产量水平在每亩400-500公斤的高产田,亩施用纯氮(N)12-14公斤,磷(P2O5)6-7公斤,钾(K2O)5-6公斤;产量水平在每亩500-600公斤的超高产田,亩施用纯氮(N)14-16公斤,磷(P2O5)7-8公斤,钾(K2O)6-8公斤。

  氮肥后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适宜于中产麦田和高产麦田,是促进小麦生长中期小花发育、提高每穗粒数,延缓小麦生长后期衰老、增加粒重,改善强筋和中筋小麦籽粒品质的栽培技术。技术要点:将中产麦田和高产麦田一次性底施氮肥改为底肥与追肥相结合,中产田底氮肥占总施肥量的60%,起身期追施40%;高产田底氮肥占总施肥量的50%,拔节期追施50%。主要适用于北纬35-38°黄淮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包括河南、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新疆等地有水浇条件和肥力较好的强筋小麦、中筋小麦田。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3-195055-1.html

标签:农机 技术 指导意见 秋冬种 年度

上一篇:2016/2017年度冬油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下一篇:2016年甜菜秋季生产技术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