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农机行业能在2017年“触底反弹”吗?
2017-05-08   来源:   

  农机“供给侧”产能过剩。在我国农机行业发展“黄金十年”期间,很多农机生产企业都尝到了甜头儿,为了追逐更多的利益,把赚到的钱用于投资建厂、扩大产能。正值“风口”、正值“大潮”时期,一个企业扩大产能或许还不会影响大局,但是多个企业、整个行业都扩大产能,势必会影响大局。市场大潮退去之后,那些多余的产能、尚在建设中的厂房、尚未投产的设备,一下子成了企业的累赘,挤占了大量资金,导致企业经营困难。2017年一些经营不善的农机生产企业、经销商将加速被“洗牌”出局。

  农机“需求侧”剑指高端。当今的农机用户,对农机的需求不仅停留在“能用”标准,在此基础上更要求“好用”,甚至有的用户还要满足“面子”的需求。特别是现在的农机专业用户,不再像以前的散户那样把自家和邻居的地打理完就完事了,而是要用农机赚钱,自然要讲究农机回报率和回报周期。一般来说国产农机在3年保修期内故障不会很多,而3年后的维修成本很可能就会高于作业收入。为了尽早收回成本,产生利润,当今的农机用户更青睐高端农机的性能和无故障时长。

  农机用户购买能力下降。2016年“镰刀弯”等玉米主产区农民收入急剧下降,不仅降低了用户购买农机的能力,而且也影响到农民种地愿望。再加上今年农机购置补贴总额减少30亿元,农机购置补贴比例在去年基础上再次下调,比如河南省2016年1504拖拉机补贴额为94500元,2017年就降低到68000元,差距26500元,无形中增加了产品的销售价格,打击用户购机的积极性。

  农机排放标准升级“后遗症”犹存。2016下半年,因为“国二”农机大限将至,“国二”农机疯狂甩货,从一定意义上提前透支了今年的市场需求。再加上一些用户对“国三”农机的操作使用还不是很熟悉,对“国三”农机稳定性还有一定的顾虑,虽然2016年投放到市场的“国三”农机试用者口碑还可以,但是综合因素导致了今年“国三”农机的销量不是很乐观。

  农机产业进入“谷底”了吗?

  社会各行业大背景不容乐观。放眼整个社会大背景,自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尚未走出低迷状态,中国的很多行业也逐渐进入低速发展的“新常态”。农机工业也进入“洗牌期”,尽管这个“洗牌期”比别的行业来的晚了一些,但惨烈程度不会比其他行业差。所以,大家对这一轮的行业调整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要有充分思想准备。

  农机行业格局尚未明显改观。前面已经提到了农机产业下滑的原因,这些摆在眼前的农机行业格局、困境,到目前为止不但没有明显改观,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因此,笔者认为,2017年剩下来的多半年里,生产企业、经销商乃至整个行业的日子或将不会比第一季度好过,“哀鸿遍野”的状况很可能会持续到年底,甚至是明年开春。但是,据了解,业内有关人士预测,8月份之后农机市场可能会有小幅反弹,有两个理由:一是玉米价格今年可能会小幅攀升,去年已经触底,今年玉米库存将进一步削减,农民种玉米盈利虽不如前些年,但已不再亏损;二是今年农民退种比较普遍,土地流转价格下跌了很多,这块儿也省出了不少的成本;三是下半年的深松补助和秸秆回收补贴会拉动相关农机产品的销售。但这些利好消息对于严冬中的农机行业来说,还不足以全面回暖。

  “洗牌”才刚刚开始。从去年开始,一些生产企业因为缺乏“国二”升级“国三”的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实力,开始淡出农机行业。一些产能过剩,厂房、设备、人才等方面资金投入过多,流动资金匮乏的企业也正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境地,在今年第一季度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被“洗牌”出局的可能性很大。那些没有预留充足准备金的企业,裁员、停工、转产的可能性也很大,如果“熬不到”年底或明年开春,也会面临“被出局”的危险。伴随着生产企业的惨烈“洗牌”,农机经销商面临着同样的境地。

  各方群体需要怎样渡过“低谷期”?

  农机用户:种粮食不要随大流,尽可能多争取一些补贴。比如大家现在都在说种玉米不挣钱了,纷纷退出,对于那些还在坚守的农民来说,反而可能挣钱,起码不会赔钱了,因为今年玉米价格不可能比去年更低。国家在农业上的补贴较多,有秸秆综合利用补贴、土地轮作补助、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机作业补助、种植作物品种等方面的补贴,这些补贴通过正常渠道积极争取是可能拿到的。

  农机生产企业:苦练内功,多条腿走路。产品质量+热门产品+细缝领域。提高产品质量是每一个生产企业永恒不变的主题,农机生产企业也不例外。在主要农机产品饱和的情况下,市场上依然有着很多的热门农机产品,扩大产品生产类别,可以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掌握农机行业大数据的大田农社总裁吴克铭先生曾在大田农社农事服务中心活动中说过,目前我国农机行业“全程有短板,全面有空缺”。农机企业应该瞄准市场的“短板”和“空缺”去努力,这些产品不仅用户会需要,国家政策也会扶持,企业的日子还会像现在这么紧张吗?

  农机经销商:农机到大农业的转型升级。近些年各地农机经销商的数量一直在增长,原本那些“老”经销商的销量被分流,再加上用户减少、生产厂家也在减少,但是物价、人员成本、店租等都在不同程度增长。只靠农机销售为主营业务的经销商日子越来越困难,怎样才能存活的长久?怎样赚更多的钱?转型升级的路在哪里?从农机领域跳出来,跃身到大农业,除了农机销售外,农机维修、配件、金融、保险之外,再接上农资、农事服务等方面的业务收入,尝试大田农社农事服务中心的业务体系,或许会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结语:今年农机行业第一季度的日子不是很好过,有人期盼后三个季度会好些,希望天随人愿。但是,也要做足最坏的打算,常言道:未料胜,先料败。企业要有足够的战略定力,有充足的思想准备和应对措施,熬过最艰难的时期,就会迎来属于自己的“好日子”。


版权声明:农机新观察所有作品(文字及音视频)为本栏目特约评论员独家特供农机360网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2-205405-1.html

标签:农机 触底反弹 行业

上一篇:农业品牌:既要出山 更要出海
下一篇:农机经销企业不挣钱?因为有五大“利润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