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制造业是“互联网+”的主战场
2016-06-07   来源:中国工业报   

  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主体是企业

  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主体是企业,包括制造业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目前尤为重要的是前者。要以激发现有制造企业创新活力和转型动力为重点,尤其是对传统企业的决策者,要提升对互联网+的认知度,落实《意见》的各项政策。同时,要鼓励制造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融合发展,培育产业发展新生态,培育智能工厂、网络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分享经济等新型网络化生产和消费新模式。

  《意见》从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打造产业发展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强调要提升支撑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三个能力,即提升基础技术、系统解决方案、安全保障等支撑能力,夯实融合发展基础,激发制造业发展新动能。尤其强调要加快自动控制与感知关键技术,核心工业软硬件、工业互联网、工业云和智能服务平台等四类新型基础能力和平台设施建设。这是基于互联网工业体系的“新四基”。对于我国制造业来说,原有的工业“四基”还要补课,基础原器件、基础原材料、基础新工艺和基础性核心技术,仍有不少短板,这不是仅靠互联网就能解决的问题。在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过程中,要同时发力两个“四基”,才会有好的效果,这也是融合的重要内涵。

  制造业是互联网+的主战场

  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综合信息物理基础设施,也是互联网与制造业全方位深度融合集成所形成的新产业生态。工业互联网支持制造业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实现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化延伸。目前主要工业国都加紧研究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新的标准体系正在形成中,这是一件具有制高点意义的工作。

  《意见》把制造业、“互联网+”和“双创”紧密结合起来,体现了创新是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灵魂,制造业也是“双创”的主战场。构建基于互联网的面向中小企业的“双创”服务平台尤为重要,中小企业是“双创”新生态中最有潜力、又最需要帮助的群体。“双创”服务平台可以依托行业龙头企业,也可利用互联网企业开放平台,建设第三方平台需要有清晰的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模式。

  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但相对于其他领域的互联网+,有难度。由于对国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更需要政府的重点关注、扶持,需要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政策手段,既不可无所作为,也切忌拔苗助长,特别在运用公共资金上,需要多研究、善选择、讲实效,有问责。

  相关报道

  以“双创”平台促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进一步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协同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加快制造强国建设。

  当前,我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步伐不断加快,在激发“双创”活力、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已初显成效。与此同时,我国制造业与互联网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也还存在着平台支撑不足、核心技术薄弱、应用水平不高、安全保障有待加强、体制机制亟待完善等五大问题。

  为应对五大问题,《意见》提出了七项主要任务,包括打造制造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推动互联网企业构建制造业“双创”服务体系、支持制造企业与互联网企业跨界融合、提升融合发展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提高工业信息系统安全水平等。

  从其定位来看,是把制造业、“互联网+”和“双创”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创新发展思路、模式、业态,培育产业发展新生态,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而让制造业和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以“双创”为着力点,将能使制造业通过众创、众筹等新型创新方式达到体系的重塑与创新,同时亦能使“转化难”的创新成果找到合适的市场,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步伐。

  制造业是互联网+的主战场  业内人士表示,创新已不再是一个企业的行为,将消费和研发真正结合起来,针对大企业和小企业的不同特点构建“双创”平台,是促进制造业和互联网深化融合的必要条件。

  事实上,《意见》已从多处将“制造业+互联网”与“双创”联合,并提出了组织实施制造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建设工程、支持制造企业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双创”平台、鼓励地方培育一批支持制造业发展的“双创”示范基地等具体举措,以期能至2018年底,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普及率达到80%,成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来源。 (胡 畔)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制造业+互联网”日益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新常态。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2-190222-1.html

标签:农机 主战场 互联网 制造业

上一篇:“机器换人”亟待技术提升
下一篇: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农资监管如何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