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机械麦客”的迁徙人生:每年至少有半年如同候鸟与收割赛跑
2013-07-22   来源:南方日报   

  微风拂过,茂名市高州东岸镇回盘村数十亩金黄的稻田荡起了层层稻浪,远处几台收割机正在稻田中穿梭。机器的轰鸣惊起无数躲藏在稻田深处的飞虫,引来了附近大群的燕子。十几名村民正散落在田间,挑回刚收下的谷子,每张朴实脸上都写满了丰收的喜悦。

  每年7月初,广东水稻成熟时,驾驶着收割机的农机手们都云集于此,进行“收割大业”。他们大多来自外省,被人们称为“机械麦客”、“铁麦客”或“现代麦客”。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稻也已经成为“机械麦客”的主业之一。

  “机械麦客”(下称“麦客”)一年中至少有半年时间都风餐露宿,如同候鸟一样追随着农作物成熟的脚步,与收获的时令赛跑,从黑龙江到海南岛,从山东到新疆……他们不远万里踏遍大半个中国,寻求着那一片片丰收的金黄色。

  虽然在途中麦客们会面临许多困境,对未来的忐忑也常萦绕心头,但他们大多热爱这份自由的职业,怀揣着各自不同的梦想,在异乡编织着自己的迁徙人生。

  ●南方日报记者 张婧 实习生 杨洁 发自茂名

  统筹策划:胡念飞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风餐露宿的生活

  每年4月底之后的半年,他们开着卡车,从江苏到山东、河南,再南下安徽,后至广东,又西行到广西,然后北上四川、新疆,最后再匆忙赶回江苏收割完当地的最后一季稻谷。

  记者与李福治带领的麦客车队在高州市郊区G207国道旁一家加油站相遇。加油站能给他们提供免费自来水,可洗衣服、洗澡,灯光也较明亮,因此不少麦客都会选择在加油站过夜。

  正是晚饭时间,车队里的一家人――钱厚林的女儿钱芳正收拾着一把蔫了的空心菜,不远处她的丈夫已经架起了自带的煤气罐和煤气灶,准备煮面条。“出来能省一点是一点。”钱芳说,不少麦客都会跟他们一样,自带厨炊具,有时也会在路边小饭店中解决。

  对于跟着丈夫李福治出来跑了三四年的罗英来说,丰收的场面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李福治开了11年收割机,这个新疆汉子早年带着妻子离开家乡石河子,现在一家三口生活在江苏省姜堰市大伦镇,“我原来是帮我姐夫开收割机,前年找亲戚借钱,加上银行贷款,终于买下了属于自己的收割机和卡车。”李福治说。

  每年4月底,江苏小麦逐渐成熟,这意味着李福治和罗英又要离开儿子,开始长达半年的“迁徙”。在这半年中,7岁的儿子会被寄养在老师家中,这对夫妻则会带着一名雇用的工人,开着卡车载着收割机,从江苏到山东、河南,再南下安徽,后至广东,又西行到广西,然后北上四川,收割完四川的水稻北上至新疆,最后再匆忙赶回江苏收割完当地的最后一季稻谷,此时大概是10月底。在家的半年时间里,夫妻俩会找些临时工作,等待着下一个成熟的季节。

  与此同时,河南驻马店的黄得力和安徽阜阳的任登才也正整装待发。在他们老家,许多人以开收割机为生,其中多是亲朋好友。为防各种突发情况,麦客们不会独自出发,基本以家庭为单位,一户人家一辆车,亲友相靠。在麦客的迁徙队伍中最少的有两辆车,多的有几十辆,每台车上都有三四人。

  同样来自大伦镇的钱厚林与女儿、女婿一起,终于在今年买下收割机和卡车;去年为李福治“打工”的四川小伙杨勇,今年也下血本买下了一套设备。加上李福治家的收割机,这3户人家今年组成了一支车队――3辆车、3辆收割机、10个人,5月初从江苏出发,收割完江苏、山东、河南的小麦后,7月初赶到广东,前来收割第一季的水稻。

  此时,广东各地正待收获的农田里,已经布满了从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前来跨区作业的收割机。

  出门在外,麦客们最害怕的就是小偷。“没被偷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出来跑的,我印象中最夸张的一次,在2个小时内小偷来了6趟,那晚我们干脆没睡觉。”李福治说,为了保护车辆,麦客们的衣食住行几乎都不会离开卡车。他们在卡车上架起一个“铁皮箱”,能住一两个人,加上驾驶室也能睡2人,即使遇上下雨天,麦客们也不用担心。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27812-1.html

标签:农机 如同 收割 半年 麦客 人生 每年 机械

上一篇:江苏出台秸秆还田作业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下一篇:湖南冷水滩“双抢”农机唱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