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一个农民的合作社智慧
2017-06-29   来源:中国科学报   

  学科技 讲政治

  “这就是2015年4月汪洋副总理调研天亮合作社时视察过的紫小麦。”赵军海说。300亩示范田里,手拿一把麦穗,搓一搓,吹一下,一把饱满的紫红色麦粒出现眼前。

  这正是中科院遗传发育与生物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正斌培育的“紫优5号”。张正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栾城区地处富硒土壤带,这几年一直致力于发展特色高附加值农业。紫小麦富含铁、锌、钙、硒等微量元素,其含量是普通小麦不能比拟的。

  “‘紫优5号’在种植管理上与普通小麦区别不大,还具有抗旱节水优质高产的特性,出苗后不施肥不浇水,产量可达450~500斤,浇上一水产量能到800斤,并且从选育到示范13年未用过任何农药。”张正斌说。

  事实上,农业资源研究中心长期以来为天亮合作社在核桃经济林、“紫优5号”小麦、旱地谷子种植、化肥高效利用等方面提供科技指导,并创建了科技党员示范田。

  “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成了入社农民的‘定心丸’。党建工作的扎实推进,规范了合作社的经营活动,提升了合作社的管理水平。”赵军海说。天亮合作社是栾城区第一家以农村合作社为主体的党总支,实现了党组织向非公经济组织全覆盖。

  合作社推行“党总支+供销社+合作社”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供销社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生力军优势,以及合作社的科技经济优势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服务农民、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在与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开展一系列“两学一做”交流活动时,赵军海希望专家党员与农民党员相互联系、相互合作,实现技术由简单对接到深入渗透,培育出一批有着一技之长的致富能手党员,带动合作社和周边农村农民致富。

  “我还希望借助中科院科技成果,实现合作社由生产型向数字型、科学型转变,合作社党员队伍由‘开会’型向服务型转变。”赵军海说。

  随着精准种植、节水喷灌、高效植保等机械及技术在合作社逐渐落地,“种地不跟耧、浇地不拿锨、配药不进田、晒粮不用场、卖粮不用忙”成为一种可能。赵军海又琢磨起来,“合作社也要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再购置一批智能型机械,再搭上电商销售平台……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206005-1.html

标签:农机 智慧 农民 一个

上一篇:他用“一棵草”带给上百个国家农民脱贫梦
下一篇:金色麦浪之上的酸甜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