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大学生“微店助农”:让农户不再为产品滞销发愁
2015-06-26   来源:中国青年报   

  “重建人与食物之间的信任”

  闲不住的张湘生脑子里一直盘旋着一个问题:“为什么农村这么多绿色、健康、纯手工的优质农产品卖不出去,而同时城里人却在担心自己吃的东西不干净、不卫生、不安全?”

  这次火爆的助农活动启发了他。“既然双方都有需求,我为什么不去微店平台上做一些事情,既能帮助农民解决滞销问题,又能让消费者不再为食品安全担忧?”

  张湘生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王珂。王珂听后非常赞同和支持。

  张湘生决定要把“微店助农”当成事业来做。他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保证“微店助农”平台的可持续发展。这位90后给出的答案是,“不能以博得别人同情的方式生存,而要靠优质的农产品本身去吸引大家。”

  为了保障农产品的品质,张湘生在自己的“柿子红了”公司展开了“契约种植”试验。“所谓契约种植,就是跟柿农签订种植合约,让他们按照我们制订的标准,生产有机、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张湘生解释说,“等果实成熟后,我们进行保价收购,并对好产品进行奖励,从源头上保障品质。”

  在电话里,这个声音洪亮的90后兴奋地介绍说,目前“柿子红了”已经和45家富平柿农签订了种植合约。4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提供的40吨优质柿饼总是刚上架就被消费者一抢而空。

  张湘生面对的第二个难题是寻找优质的农产品。“中国地大物博,我相信有很多农村都可能存在农产品滞销问题。”于是,他带领团队自发寻找,在微信、微店等平台招募,关注媒体发布的滞销求助信息,“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找到更多需要帮助的农户,把优质的农产品提供给消费者”。

  如今,在“微店助农”的平台上,广东的荔枝、福建的杨梅正在热销,宁夏的枸杞、山东的茶叶和黄土高原的土豆也即将入驻。

  “每一个品类的农产品进入,我们都会去当地进行考察,只有达到标准才会让产品和消费者见面。”上个月,张湘生到福建浮宫镇的山上考察杨梅,“漫山遍野的杨梅树,纯天然种植,果实摘下来就能吃。周围有山有水,树下还有土鸡在跑,这样的环境下种出的杨梅能不好吗?”

  张湘生认为,“微店助农”平台能够帮助这些散布乡野的优质农产品实现市场价值。“我们希望通过高品质的服务、严格的质量把关向消费者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微店助农’只提供绿色、安全的农产品。”

  这个雷厉风行的年轻人正准备把“契约种植”推广到微店助农平台上的所有农产品。他希望打造出一个个让人放心的品牌,并在消费者那里“重建人与食物之间的信任”。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181480-1.html

标签:农机 产品 不再 农户 大学生

上一篇:韩长赋: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实现稳粮增收
下一篇:一位女大学生农机手的青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