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杨仲雄:专注实业兴实体 “智”造中国好农机
2015-10-20   来源:婺城新闻网   

  产品赢得市场在于“智”造

  “莱恩农机,目标就是与一流企业和产品同步。”杨仲雄喊出了心声:中国制造的收割机要媲美国外产品,“莱恩”要担此重任。

  怀着强烈的使命感,杨仲雄踏出了前人没有走过的荆棘路。莱恩联合收割机实现了机电一体化和数字通讯一体化,使整机可以即时远程监控,无论收割机在哪工作,“莱恩”总部都能知道它的行踪,并准确掌握它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生故障,企业就能及时的知道故障原因,可马上派人到现场解决。

  传统的装备制造,是用纸质图纸来指导生产的。“莱恩”则是用三维动画模拟装配、运动方式等三维视校来配合电子文档指导生产,这在装备制造业是一个重大突破。焊接工艺是农机制造最头疼的问题,“莱恩”采用机器人焊接,有效地保证焊点的一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莱恩联合收割机除了技术过硬外,还用轿车的平台来生产农机,其外观更精致。农机的涂装,一般是底漆加面漆,装配完成后再喷漆。“莱恩”则采用抛丸自动线配合电泳涂装自动线,线长420米的操作线只有两名工人,而且涂装完成后再装配,其精度和品质就可想而知了。

  说起莱恩企业研究院研发的四气门中冷增压柴油机顺利点火,杨仲雄至今难以忘怀,这款产品功率可达150马力,它与两气门柴油机相比,具有过气量大、雾化好、燃烧充分、功率大、低噪音、振动小、排放指标好等特点,油耗可降低12.5%左右,功率可增加25%左右,排放可达到非道路用柴油机国III标准。为高速插秧机配套的两缸全铝V型柴油发动机具有超轻便、低震动、优排放特点,替代进口同类发动机,改变了国内高速插秧机普遍使用进口发动机的状况。从完成设计图纸到样机点火成功,两款产品分别用了7年和4年,这样的研发速度在国内也是罕见的。

  目前,莱恩农装已申报受理专利163项,其中发明专利73项(国际发明专利6项)。

  不惜投入让产品精益求精

  在一些人看来,花这么多精力研发收割机专用发动机和插秧机是件不划算的事,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周期长,回报慢,风险大。可杨仲雄坚持了下来,这两款产品也成为他引以为豪的“独门武器”。

  莱恩企业研究院研发的6/8行智能乘坐式高速插秧机拥有37项发明专利、3项国际发明专利。与进口插秧机相比,在返青率、秧根损失率等各项指标上都具有优势。按标准化良田计算,6小时能插秧60亩以上,每台可节省100~150名劳动力,作业效率是国内四行插秧机的3~4倍,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属于首创且处于领先水平。

  在试验阶段,公司研发人员不断育秧、插秧,插坏了就重新来,不论风吹日晒从未间断过。插秧机上的每个零部件,科研人员都仔细研究。收割机专用发动机的研发过程也是如此,以前,中国农机发动机都是采用改造的车用发动机,具有高转速、扭矩不足、油耗大等弊端,而农机专用发动机能避免这些不足,使油耗降低约12.5%,动力提升约25%,性能可靠,工作效率高。

  从半喂入收割机到全喂入收割机,再到高速插秧机,莱恩一步一个脚印,步履稳健豪迈。尽管经济形势低迷,但杨仲雄依旧心无旁骛坚守实业,因为,打造一流的农用装备企业始终是他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接下来,杨仲雄掌舵的莱恩开始着手研发制造新型插秧机,摆脱进口产品在高端市场的垄断地位,为企业迎来新一轮跨越式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1-181427-1.html

标签:农机 中国 实体 实业 专注

上一篇:大学生回乡当村官创办农机合作社
下一篇:焦成山:“粒收,是未来农民唯一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