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圈近日从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大兴分局了解到,大兴西红门镇的绿隔产业用地挂牌出让,将开启北京首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新纪元。
本地块位于西红门镇,总用地和建设用地面积为2.67万平方米,预计该宗地竞买保证金为9000万元,交易起始价为45428万元,将在市土地交易市场大兴分市场开槌。(如果按起始价拍下来,均价只有1.7万没平米,这让7.5万的地王情何以堪)
今年,全国33个拟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试点出炉,大兴区成为北京市唯一获批的试点区。国土资源部部长曾公开表示,允许存量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同等入市、同权同价,试点行政区域将合理提高被征地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比例。试点改革的关键是要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农地圈认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有多方面好处,有利于资本进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并让农户“细水长流”地得到整体经济上的收益。有利于更好保障农民利益,降低开发成本。有利于盘活农村存量土地,发挥好这些土地的市场效能。
但是,获取这类型土地的难度依然很大,甚至不比国有土地的“招拍挂”低,且在用途上有严格限制,目前入市的农地只能开发产业地产,不允许建成住宅销售,同时对承接合作的企业方也有较高要求,企业想要获得土地,还需要通过政府的考察。
不管怎么说,对北京而言,农村集体土地入市姗姗而来,在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的同地同权,具备历史性意义。这种还权于集体土地的改革,深受百姓的期待和拥护。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将会逐渐解除对土地用途的限制,对参与企业的条件也会逐步市场化,那时,必将激发出新的改革活力!
同时对于那些新地王,农地圈表示,真替他们发愁。将来这住宅得豪到什么程度,才能卖出十几万的高价!能否解套存疑!
上一篇:农地圈:为什么农村非改不可?
下一篇:东北到底要不要再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