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许多地区冬闲田种植马铃薯的面积越来越大,尤其是南方冬作区和西南混作区,秋季水稻收获后利用冬闲田种植马铃薯,如广西、广东、福建、重庆等地均因此实现较高的粮食增产。现将马铃薯种植的几个关健技术介绍如下:
不耐连作种植。马铃薯是不耐连作的作物。种植马铃薯的地块要选择三年内没有种过马铃薯和其它茄科作物的地块。马铃薯对连作反应很敏感,生产上一定要避免连作。如果一块地上连续种植马铃薯,不但引起病害严重,如青枯病等,而且引起土壤养分失调,特别是某些微量元素,使马铃薯生长不良,植株矮小,产量低,品质差。
土壤疏松肥沃。马铃薯块茎膨大需要疏松肥沃的土壤。因此,种植马铃薯的地块最好选择地势平坦,有灌溉条件,且排水良好、耕层深厚、疏松的砂壤土。前作收获后,要进行深耕细耙,然后作畦。畦的宽窄和高低要视地势、土壤水分而定。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可作宽畦,地势低,排水不良的则要作窄畦或高畦。
品种选择。应选择高产而抗病品种。
适时播种。确定马铃薯播种适期的重要条件是生育期的温度。原则上要使马铃薯结薯盛期处在日平均温度15-25℃条件下。而适于块茎持续生长的这段时期愈长,总重量也愈高。多数是收了晚稻或中稻以后种植。秋薯以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播种为好,冬薯以12月下旬至1月中旬播种为宜。
合理施肥。据统计,一般亩生产1000千克马铃薯块茎需要从土壤吸取氮素5千克、磷素2千克、钾素 11千克左右。马铃薯需肥量在肥料三要素中,以钾的最多,氮次之,磷最少。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施足基肥对马铃薯增产起着重要的作用。马铃薯的基肥要占总用肥量的3/5或2/3。基肥以腐熟的有肥机为主,并配合施用氮、磷、钾肥。
↓↓每日精彩?点阅读原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