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我国玉米产业扶持政策
2015-05-13   来源:新农资360网   

玉米是世界上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品种,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4。由于我国的各项粮食政策几乎都涉及到玉米,也影响着玉米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因此,了解我国玉米产业的政策变化,有利于农民朋友更快致富。


政策是国家或者政党为了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制定的国家机关或者政党组织的行动准则。所以,谈到我国玉米产业扶持政策,在这里我只能说和农民朋友一起来学习一些实用性的内容。


我国玉米产业政策的演变过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粮食流通实行在国营商业领导下的自由购销政策,供求双方都通过市场调剂余缺。1953年10月,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和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对玉米进行高度统一的计划管理,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


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普遍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放开了粮食集贸市场,国有粮食企业开展议价购销业务,对农民完成征购任务后的玉米,允许多渠道经营。


1985年,国家将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定购的品种为玉米、小麦、稻谷、大豆,定购外的粮食实行市场价。在销售上也逐步缩小粮食统销范围,将工业、饲料用粮退出统销范围,改为由市场调节。从而形成了计划购销与市场购销并存的粮食流通双轨制。

1993年2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提出了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放开粮食价格和经营,保留粮食定购数量,价格随行就市;为了防止“谷贱伤农”或粮价暴涨,实行收购最低保护价和销售最高限价,由各省分散决策,两三年内完成,从而彻底结束了自1953年开始的长达40年之久的粮食统购统销的历史使命。


长达40年之久的粮食统购统销的历史使命结束后,1998年5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重点是“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即“敞开收购,顺价销售,封闭运行,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并对粮食实行垄断收购,禁止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直接到农村收购。


《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进一步完善了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对中央储备粮收购、销售、年度轮换的计划、储存和动用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规范了国家调节粮食市场供求和平抑粮食价格波动的宏观调控措施,有利于有效发挥中央储备粮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打下了基础。



2003年8月15日国务院下发了《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进一步完善了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对中央储备粮收购、销售、年度轮换的计划、储存和动用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规范了国家调节粮食市场供求和平抑粮食价格波动的宏观调控措施,有利于有效发挥中央储备粮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打下了基础。


2004年5月23日下发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它提出了“放开收购市场,直接补贴粮农,转换企业机制,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的改革思路,明确了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原则、主要任务和步骤。与2004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相配合,初步构成了我国现行的粮食(玉米)政策框架体系。


近两年党中央国务院围绕“三农”问题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大致内容是什么?这些政策对玉米市场有什么影响?


近两年党中央国务院围绕“三农”问题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具体为:减免农业税;建立直接补贴制度;坚决保护耕地,加大农业投入;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适用技术推广,依靠科技提高粮食的单产和质量;严控农资价格,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粮食购销市场化;稳定发展粮食期货市场;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建立粮食流通法规;以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为主旨,发展玉米深加工业,支持燃料酒精生产,支持玉米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以中央1号文件为基础的新的农业政策。通过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免农业税两项政策措施,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玉米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初步统计,今年玉米产量将创近5年来的最好水平。

第一、国内玉米市场变化情况

玉米生产实现两个扭转和一个提高。一是连续几年减少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得到扭转,二是玉米单产进一步提高。

玉米出口受政策影响变动频繁。1984年,我国开始增加玉米出口,1992年达到1034万吨。1995、1996年玉米出口大幅缩减。此后,由于我国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玉米市场出现了严重供过于求的情况。为此,国家出台了扶持玉米出口的政策,玉米出口又呈现了大幅增长的局面。2003年玉米出口达到创记录的1638.9万吨。但玉米大批量出口导致库存大幅度减少,加上国内玉米连年产不足需。2004年国家将玉米出口配额调减到300万吨。

国内玉米库存连续多年大幅度下降的局面将得到扭转。2004/2005市场年度我国玉米总供给量为1.57亿吨,比上年度增0.3%,扭转连续5年下降的局面。玉米需求继续保持刚性增长,预计玉米国内总消费为1.19亿吨,比上年度增长0.5%。玉米库存增加336万吨。库存消费比28.6%,比上年度上升2.7个百分点。

玉米市场价格在较高水平上稳步攀升,没有出现大起大落。今年玉米价格是在近几年的较高价位上运行。前8个月国内玉米价格没有受相关农产品价格下滑的影响基本保持稳步攀升的态势。

第二、国际玉米市场情况

由于美国玉米大幅度增产并创历史最高纪录,加上中国、欧盟等地玉米也明显增产,导致国际市场玉米供求形势发生变化,中国玉米大国效应初现。

2004/2005年度全球玉米产量增长明显高于消费增长,扭转了库存连续下降的局面,但库存消费比仍低于安全水平。

国际市场玉米价格连续6个月下降,目前国际市场现货和期货价格分别跌破800元/吨、700元/吨,为两年来的最低点。


我国现行的玉米产业政策的具体内容?

在玉米生产方面主要的政策有:(1)继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减免农业税。(3)建立直接补贴制度。(4)实行良种和购置农机具补贴。(5)推广先进实用技术。(6)加强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7)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8)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加强对化肥出厂价和流通环节进销差率、批零差率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流通环节的加价幅度,降低化肥零售价格;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行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玉米流通过程中相关的政策

在玉米流通方面主要的政策有:(1)粮食购销市场化。从2004年起,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和价格,国有粮食企业和其他粮食经营者都进入市场购销粮食,自主经营,公平竞争。(2)以市场为主形成粮食价格。(3)建立粮食市场体系。继续办好农村集贸市场,建设粮食批发市场,提升市场服务功能,取消粮食运输凭证制度和粮食准运证制度,严禁各种形式的粮食区域性封锁,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引导企业入市成交。(4)稳定发展粮食期货市场。我国粮食期货交易已逐步走向规范、成熟,具备了发展的基础。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加入WTO,更为粮食期货市场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使粮食期货交易成为农民安排生产,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抵御市场风险和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5)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6)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鼓励各种所有制的企业、经销商和个人从事粮食经营活动;培育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以多种形式组织起来进入市场购销粮食,充分开展竞争,推动粮食市场发展。(7)搞好粮食市场管理,维护粮食流通秩序。(8)建立粮食流通法规。出台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规范粮食流通秩序奠定了基础。(9)完善粮食宏观调控。由以行政命令为主进行调控转向以经济手段为主进行调控,健全和完善中央和省级粮食储备制度和调控机制。(11)限制库存和稳定市场粮价制度。(12)实行以贷款风险控制为核心的信贷金管理办法。(13)支持粮食经营,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


玉米消费(加工)方面的主要政策有:

(1)促进玉米转化增值。(2)发展粮食加工业。(3)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4)陈化粮定向处理。(5)支持燃料酒精生产。

中粮生化公司获悉,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决定调整生物燃料乙醇财政补贴政策。调整后,2012年度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补助标准为500元/吨,以木薯等非粮作物为原料的燃料乙醇补助标准为750元/吨。

据了解,按照财政部的新政策,中粮生化公司2012年度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补助标准较2011年的平均补助标准1276元/吨下调了776元/吨。

“大幅下调变性燃料乙醇的财政补助,反映了高层对粮食安全的担心。因此,未来国家对粮食燃料的政策还会继续收紧。”中华粮网信息研发总监张智先说,去年国家曾下发《关于调整变性燃料乙醇定点生产企业税收政策的通知》,自2015年1月1日起,对以粮食为原料生产用于调配车用乙醇汽油的变性燃料乙醇,全部取消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并全部恢复征收5%的消费税。此次大幅度降低对燃料乙醇的财政补助,是国家对玉米深加工调控政策的延续,继续体现了国家限制玉米深加工消费的意图,可以预期未来一段时间国内深加工玉米消费增幅将会出现下降。


国家有这么多的优惠政策,玉米产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推动玉米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在这里,我重点参考一些专家的观点,谈几点建议:

首先,要提高玉米的综合生产能力

要加强和推进玉米生产力布局,确定玉米重点产区、基本种植面积以及粮食生产结构;其次,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建设工程等方面,并加大对玉米的科技投入,提高单位产量和防灾能力;最后,要切实推进农业科研和推广体系的改革,使农民科学种田、养地,使农业科技进步成为玉米生产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其次要研究并试点玉米的目标价格政策。


怎样研究并试点玉米的目标价格政策呢?

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和立足我国实际,建立市场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借鉴我国大豆和棉花经验,探讨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改革,尽快研究实施玉米差价补贴试点,从而引导价格回归市场均衡水平。其中,目标价格的设立应考虑到与大豆、春小麦、高粱等品种的比价关系,在稳定玉米生产的前提下,稳定适当的粮食生产结构,促进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完善储备及贸易调控体系也是措施之一吧,要怎样来完善和调控呢?

一是针对当前玉米的巨大库存,研究适当的消化和抛储计划并提出解决预案;二是运用关税、关税配额、技术性措施等手段,对玉米等大宗农产品贸易进行因时因势的有效调控,确保国内生产和市场的稳定。今后应研究并实施适当放开玉米进口,以减轻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三是要继续发挥“储备粮”稳定市场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中央、地方与企业相结合的储备调控体系,增强整体储备调控能力,用以应对未来有可能出现的供需紧张状况。

面对目前玉米深加工企业频临倒闭的现状,该怎样应对呢

目前国内玉米深加工企业普遍开工率较低,整体利润较差。持续的亏损局面使众多淀粉企业承压巨大,尤其资金实力不强的中小淀粉企业更是受困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要给予饲料和深加工企业以政策优惠。

应考虑向重点饲料企业定向销售玉米,并给予一定运费或成本补贴。应考虑到玉米深加工企业当前的困境,在鼓励优胜劣汰、加快产业聚集和提升的同时,在税收方面对于重点企业采取减免措施,对玉米深加工企业加强扶持力度,盘活企业,保证我国玉米工业快速、良性发展。



重视期货市场蕴藏的宏观信号,促进粮价市场化运行,也是一项有效的措施

充裕的市场流动性和公开交易机制,使期货市场能够直观、迅速地反映产业和宏观形势的变化。当前应跟踪和研究期货市场,挖掘期货价格、持仓、交割等信息中蕴藏的宏观信号,提高对期货市场的认识和利用水平,将宏观调控和政策调整通过期货市场的灵敏反应充分体现出来,通过市场的手段扩大政策和调控的效果,促进粮价的市场化运行。


目前,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的现状是怎么样的

据我了解,目前我国玉米的收获正在向机械化方向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手工收获模式

由于受常年劳作习惯和对机械化认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手工收获在玉米收获模式中还占有一定比例,整个玉米收获过程皆是人工使用镢头,镰刀等手工工具将玉米割倒,放铺,经几天晾晒后,人工摘穗,然后运至场上经剥皮,晾晒后脱粒。将玉米秸秆整秸打捆运至场院进行处理或贮存备用,根茬手工清除或破碎后耕翻整地播种下茬作物。

(二)半机械化收获模式

这是由于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玉米生产机械化,把提倡秸秆还田,玉米联合收获作为工作重点常抓不懈,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技术宣传,技术服务的力度,使秸秆还田机械、玉米秸秆青贮收获机械等一大批新机具、新技术得到应用。即在玉米成熟期,采用人工将玉米穗摘下,然后利用秸秆还田机直接将秸秆粉碎还田,。还有的采用人工玉米摘穗后,趁秸秆青绿,人工将秸秆收割后拉到养殖场,利用铡草机进行秸秆青贮氨化,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这种收获模式的面积正在逐步扩大。

(三)机械化收获模式
玉米机械化收获,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必然选择。近年来,随着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的较快发展,收获模式也有了较大变化,有分段收获机械化模式和联合收获机械化模式。

分段收获机械化模式就是在玉米成熟期,应用有自动摘穗功能的机械将玉米果穗摘下,然后利用秸秆还田机直接将秸秆粉碎还田,由于机械收获果穗后,再单独处理秸秆,虽然能提高机械的专业化作业效率,但不利于玉米联合收获中的秸秆处理功能。

联合收获机械化模式:这种模式是果穗收获与秸秆粉碎还田联合作业,一次完成摘穗、果穗升运、集中装箱、秸秆粉碎还田等工序。有的还将粉碎的秸秆青贮做饲料,这是目前比较先进的玉米收获模式,但目前尚未得到全面推广。

来源:中央农广校致富直通车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208-167975-1.html

标签:种植技术

上一篇:㊙强大的新骗局,微信已多人被骗
下一篇:㊙及时对症防治玉米异常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