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作物叶面施肥技术及应用连载(十九)
2014-04-12   来源:新农资360网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农资之友”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转发或分享本页面内容。


叶面施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实践意义与应用效果

早期的叶面肥料由于品种比较单一,且大多以大量元素为主,作物对大量元素的需求较大,而叶面肥料用量较少,因此增产效果不十分明显。近来,随着多元叶面肥的生产,肥料类型的更新,叶面肥料的应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增产效果也越来越明显。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叶面施肥效果可很好地突显其优势:作物表现缺素症状需要及时快速的改善或矫正;种肥或基肥不足,作物苗期长势弱、生长后期出现脱肥现象;作物根系损伤、生长弱;高密度种植的作物,不便于开沟追肥;根系深且高大的作物,如果树,用土壤施肥不易见效以及为促进越冬作物提早返青和分蘖,使三类苗追二类苗,二类苗追三类苗等。

(一)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迅速有效地矫正或改善作物的缺素症状

在土壤养分有效性低、土壤施肥效果差的情况下,可迅速有效地矫正作物缺素症。这种情况多为有效性易受土壤限制的微量元素缺乏所致的作物缺素症,例如,在石灰性土壤上,铁的有效性通常很低,植物缺铁症状很广泛,通常称为“石灰失绿症”,叶面喷施FeSO4要比土壤施用昂贵的铁螯合剂的效果好得多;大豆在中性或碱性土壤上容易发生缺锰症状,叶面喷施MnSO4也比土壤施用更能有效地矫正大豆的缺锰症状(如下表),由于锰在植物体内不易再移动,因此,在生长季中需喷施两次或两次以上;果树秋季喷硼能有效地提高花芽的硼含量和明年座果;褐心病是大头菜典型的缺硼症状,于其生长期内进行两次叶面喷施硼肥可有效防治褐心病的发生。

矫正大豆缺Mn的不同施肥方式比较

锰肥(MnSO4)施用方式

最佳产量需Mn量(kg Mn/hm2 )

撒施

14

条施

3

叶面喷施(2次)

0.1

半干旱地区,在作物生长季常常由于降水少而导致耕层土壤较干,缺乏有效水,土壤养分有效性相应降低,虽然底土的水分可能仍有效,但矿质养分将成为作物生长发育的限制因子,于此条件下,土壤施肥的效果比叶面喷施要低得多。

(二)于作物需肥关键期及时补充作物对养分的需求,有效保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

在作物生长养分需求关键期叶面施肥效果最为显著。在植物整个生长期有两个需肥关键时期,即营养临界期和营养最大效率期。在植物营养临界期,植物对养分要求很迫切,该养分的过多过少都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于后期难以纠正或弥补;在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植物生长迅速,吸收养分能力特别强,在这两个时期,及时满足植物养分需要,对产量提高有明显的效果。在形成作物产量的干物质中,有90~95%干物质来自光合作用的产物,作物进行叶面施肥后,叶片吸收了大量的养分,促进了作物各种生理过程,可有效提高作物的光合效能,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促进光合产物的运送和积累,提高作物的座果率和结实率,增加产量,改善品质。在中、下等肥力土壤上通过叶面施肥,可使大田作物平均增产5~10%,果树增产5~15%,蔬菜增产20~30%。

(三)提高作物抗旱性

干旱对作物的影响是非常广泛而深刻的,它的影响可以表现在作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如种子萌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期,直到开花结实。同时影响各种生理代谢过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吸收运转、各种酶的活性和有机物的转化、运转、积累等。我国是一个旱灾发生严重的国家,每年都有大面积的作物受旱,造成严重减产甚至失收。由于干旱对作物生产极具破坏性、因此,人们想尽千方百计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采取各种各样措施预防干旱,如选育防御干旱或耐忍干旱的作物品种;利用耕作栽培方法与水肥管理技术,增强保墒蓄水能力;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蒸腾损失,保持植物体内水分收支平衡。

在提高作物抗旱能力方面,喷施抗旱型叶面肥是最简单和最有效的,也是最经济实用的。抗旱型叶面肥主要是由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和硼、锌、钼等微量元素,配以适量的氨基酸、黄腐酸、糖类、维生素、脱落酸等物质,通过特殊化学生产工艺螫合而成。在干旱发生之前或发生过程中,给作物喷施此类叶面肥,可以提高植物根系活力,加强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促使根系长深、长长、长密,提高根冠比,进而提高作物耐旱能力。同时,喷施抗旱型叶面肥,还可以调节植株体内代谢平衡,提高细胞原生质粘度和细胞液浓度,提高植物体内脯氨酸含量,消除因为干旱缺水而使植物体内积累氨过多造成中毒,同时调节叶片气孔开张度,在维持一定CO2浓度进入,保持必要光合作用的同时,减少蒸腾作用,提高作物抵御干旱的能力,保持植物体内水分代谢平衡,使作物在干旱条件下保持旺盛生长,减少因为干旱而使植物矮小,开花结实减少,果实品质变差,产量降低的现象发生。

(四)增加禾谷类作物籽粒的蛋白质含量

禾谷类作物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是食品加工(如面包烘烤质量)和食品营养所必需的,在禾谷类作物(如小麦)生长后期,增加氮素供应可提高籽粒中的含氮量,从而增加籽粒中蛋白质的含量,但通过土壤施肥增加生长后期根部氮素供应可能会造成植株的贪青晚熟或植株生长旺盛而相互遮阴和倒伏,而通过叶面喷施氮(如尿素),叶片对氮的吸收快、效果好,叶面吸收的氮从叶片可迅速地被直接运输转移到正在发育的籽粒中,可明显地增加其籽粒的含氮量,提高蛋白质含量,作物对氮的回收率通常很高,如小麦可达70%。

(五)提高果实中的含钙量

由于Ca在植物体内是难移动元素,所以,在某些植物种类中广泛发生与缺Ca有关的营养失调症,叶面喷施也不会非常有效,必须在生长季节内反复喷施几次。对处于生长中的果实表面进行反复的直接喷施钙剂可提高果实中的Ca含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某些病害,如苹果苦痘病的发生。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200-155444-1.html

标签:连载 十九 应用 技术 叶面施肥

上一篇:蔬菜苗期常见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连载(二十四)
下一篇:农用地膜的应用与污染防治连载(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