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土壤的要求
1、高产水田
(1)土体构型良好,水、肥、气、热协调。一般具有深软肥沃的耕作层(A),紧实适度犁底层(P),通气爽水的斑纹层(W)和保水性好的底土层(C)。各层次深度参考指标为:A层20~23厘米;P层5~12厘米,W层50厘米以上,C层50~60厘米。此外,土体60厘米以内无青泥层、白地层、砂砾层、铁锰结核层等不良土层。地下水的深度多在100厘米左右。
(2)养分含量丰富,供肥保肥性好。能及时供应水稻各生育期的要求。耕作层土壤养分含量参考指标为:有机质含量2.5~3.8%,全氮0.18~0.24%,全磷0.12~0.15%,全钾1.5~3.6%;速效氮100~179ppm,速效磷20ppm以上,速效钾100ppm以上。土壤pH值6.0~7.0,无矿毒和还原性物质。冬干土壤在50厘米内无亚铁反应。
(3)泥沙比例适中,土壤结构性好。耕作层土壤质地为中壤土,重壤土和轻粘土。泥、沙比例为7:3或6:4。土壤结构好,有弹性,一般0.25~0.01毫米的土壤微团聚体含量应在25%以上。容量应地1.05~1.26之间,孔隙度应在50~60%之间,水旱作物都适宜。
(4)土壤环境适宜,旱涝保收。地势开阔平坦,光热充足,水源丰富,抗旱能力在100天以上。水质清洁,无毒物,无锈水冷泉。沟渠配套,排灌分家。大雨不漫田,肥水不出田。地下水位较低。土壤微生物数量多、活性强,20天之内纤维分解达70~80%。此外,还要田块整齐,大小适当,田块面积在平原区以2~3亩一丘为宜;在山丘区要因地制宜,修筑水平梯田,搞好“三沟一渠”(拦洪沟、撇泉沟、排水渠、灌水渠),面积以1~2亩一丘为宜。
2、高产旱土
(1)耕层深厚,土壤熟化程度高。高产旱土的土体一般厚达100厘米以上,其耕作层厚20~30厘米。
(2)土质疏松,土体构型良好。一般要求土质疏松,上虚下实,上松下紧,上部是疏松多孔的耕作层,耕层之下为深厚而稍紧实的心土层和底土层。耕作层应具有良好团粒结构,土质疏松,湿来粘,干不板,耕性较好。土壤质地以壤土为好。
(3)养分充足,土壤肥力高。高产旱土的主要养分含量指标是:有机质含量1.5~3.5%,全氮0.19~0.20%,全磷0.10~0.20%,全钾1.0~3.5%;速效氮70~110ppm,速效磷5~18ppm,速效钾80~180ppm。
4)土环境好,酸碱度适宜。高产旱土应排灌方便,地面平整。在山丘区一般为梯土,地面平,埂坝牢固,泥沙不下坡,保水、保土、保肥,土壤肥力较高;在平原区一般应实现园田化,旱涝保收。土壤pH6.0~7.5。
现将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和湖南省部分水稻土和旱土养分含量情况分别列于下图:
二、对营养的要求
植物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元素,这些营养元素主要是由土壤供应的。所以说,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在评价土壤肥力时,十分重视土壤养分的种类、贮存和供应状况。
按照植物对营养元素的需要量,可以把它们分为两大类:
1、大量元素
包括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等九种,其中氮、磷、钾称为植物养料三要素。
2、微量元素
包括铁、锰、铜、锌、钼、硼等。
此外,禾谷类植物还需要较多的硅,甜菜类需要较多的钠。
上述元素中,碳主要来源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氢和氧主要由水供给,其余主要来自土壤,不足的部分由肥料补充。
植物所需要的这些营养元素是同等重要的,而且不能互相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