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亿亩耕地,需要进行土壤改良(土壤改良及修复)
近年来,土壤问题越来越多,土壤酸化、土壤盐渍化、土壤板结等等,土壤问题成了我们种植户的一个心头病。
种植的作物不长、死棵、烂苗、烂根……
这些问题都说明了土壤已经出大毛病了,那出毛病的土壤有啥具体的表现呢?我们的作物到底适合在什么样的土壤上生存呢?
据发布的土壤污染状况统计,全国耕地面积19.4%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也就是说,大约3.7亿亩耕地,需要进行土壤改良和处理。
土壤酸化
土壤酸化是近年来土壤问题中的一个方面,我们都知道,当土壤的酸碱值低于7的时候,就说明土壤是酸性的了,下图中的土壤就是酸性的,因为它的酸碱值是4.5,可以说土壤酸化已经很严重了。
严重的土壤酸化,不仅对土壤,还是我们种植户来说,都是极具杀伤力的。
酸性土壤,直接就会导致土壤板结,对于作物的根系发育,以及养分的吸收来说,也是非常不利的。
土壤酸化问题会抑制作物根系地发育,还能够加重土壤板结,让根系伸展困难,发根弱,缓苗困难,容易形成老苗、僵苗,根系发育不良导致吸收功能降低,长势弱,产量降低。
酸化土壤中的根系是黑色的根、烂根、没有白根,也有可能是死根。
在酸性土壤上生长的作物,植株容易生长不良,长的比较矮弱。
土壤酸化也会造成土壤碱性钙离子的淋失,容易引发苹果苦痘病、痘斑病、果面黑点,大樱桃裂口,葡萄裂口及糖度降低,西红柿脐腐病等现象的严重发生。在PH值小于4.5的情况下,苦痘病、痘斑病、果面黑点的发病率高达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