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首页 > 土壤改良 > 正文

土壤改良难度有多大?她告诉了记者一组数据……
2022-04-26   来源:人民政协网   

土壤改良难度有多大?她告诉了记者一组数据……

王秋菊在实验室里做白浆土检测。(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目前,黑龙江省建成的高产稳产标准农田占耕地总面积的33.9%。此外的大量中低产田,要向着“高标准”冲刺,就需要进行土壤改良。

土壤改良难度有多大?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王秋菊告诉记者:每增长一厘米的土壤就需要几百年的时间,而厚厚的土层形成需要几万年。

面对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人类要改造起来,真的不容易。

好在,改良难度大,改良后粮食增产潜力更大。

“按照改良1亿亩中低产田、亩增产粮食150斤保守估算,每年可增加150亿斤粮食产能,相当于当前粮食产量的1/10。”王秋菊说。

这一串数字令人振奋,尤其是与土地最亲近的农民与农技工作者。

都说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天赐的禀赋无与伦比。对于内行和外行来说,黑土地的概念似乎又不完全一样。

“黑土地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从土壤类型学上说,包括典型黑土、白浆土、草甸土、黑钙土、暗棕壤等多种类型土壤,所以说保护黑土就是保护这类具有暗色表层的土壤。”王秋菊告诉记者。

在广袤的三江平原上,生长着一种黑土,名字叫做白浆土,是三江平原地区的主要耕地土壤,也是黑龙江省面积最大的障碍土壤,耕地面积近3000万亩,占全省面积的12%。白浆土耕层浅薄、养分含量低,作物产量低于正常土壤30%以上,不耐旱,又不耐涝,产量低而不稳。

国家非常重视白浆土改良技术研究工作,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开始布局。迄今,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用了40多年的时间来攻克这个难题,历经三代人,技术不断突破改进。

20多年前,王秋菊从农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至黑龙江虎林市854农场工作。在854农场,她第一次认识了白浆土。攻读硕士后来到省农科院,从事土壤改良方面的研究工作,白浆土、盐碱土等低产土壤成为她打交道最多的朋友。她本人也成为所在单位第三代白浆土改良技术的研究者。

从剖面图看,白浆土最上面是一层黑土层,下面就是障碍土层——白浆层,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土壤只要一开垦就会退化。如果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低产,可以通过合理轮作、培肥、保育、合理施肥等措施改善。而白浆土是有障碍土层的,20厘米厚的白浆层不透气、不透水。“这类土壤的改良单靠保育培肥达不到改良效果,必须打破障碍层,消除障碍因子,需要工程、机械改土等综合措施改良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标。”王秋菊说。

每一种土壤都有自己的特点。只有打破障碍层,才能提高白浆土的粮食产能。这也成为黑龙江省农科院三代人薪火相传的信念。

从“七五”到“十四五”,历经三代人近40年的刻苦攻关,明确了白浆土障碍及改土机理,成功研发了白浆土心土改良培肥综合技术模式及配套机械,实现改土后效5~7年,作物平均增产15%~21%。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6项。“十三五”成果——白浆土水田秸秆还田循环调氮技术模式,秸秆还田4年后土壤有机碳增加4%,有效孔隙增加15%,10年平均水稻产量增加14%。该项技术2021年被列为“农业农村部”十大固碳减排技术模式。

王秋菊和团队并没有沉浸在喜悦中,而是看到单一技术创新的局限性。“技术虽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单一技术创新的基础上配套的改土装备,并有配套的改土产品,然后在田间配合着栽培技术。”改土理念也在提升,从过去的“打破白浆层、培肥白浆层”到“改造白浆层、培肥耕作层”的新理念,要全方位提升白浆土的生产潜力,强化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这也是他们为之继续努力奋斗的目标。

尽管中低产田改良对土壤产能提升效果显著,但在实际生产中却推而不广。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投资问题。中低产田改良属于农田基本建设范畴,工程量大、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加之农业自身风险的不可预期性,没有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农户或新型农业主体难以承担。二是作为技术载体的专用机械缺乏。因地施策的改土方法要有与之配套的专用机械才能发挥效果,而改土机械与常用耕种、收获机械不同,属于农业生产中非必要机械,增加了额外的生产成本。三是认识问题。中低产田改良虽然效果突出,但是由于政策导向、农户认识方面问题,实际上这项工作仍然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局面,缺乏强有力的宣传引导和典型带动。

面对这种情况,王秋菊认为,首先要强化政策支撑。政策设计上,要把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和资金向中低产田倾斜。尽管中低产田单位面积改良成本高,但是其改良后产生的效益更加突出。其次,强化科技支撑。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加大省级中低产田立项支持,同时结合龙江实际需求推动部省联动项目向中低产田改造方向倾斜。第三,强化队伍建设。吸取国外土壤改良经验,组织专业化改土队伍,促进改土工作有序实施,促进新成果应用。第四,强化财税支撑。中低产田投入巨大,需要多元化投入。因此,迫切需要通过财税政策创新引导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向中低产田改良领域集聚态势。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55-211077-1.html

标签:土壤 改良 数据

上一篇:种田小技巧 土壤恶化的“四大元凶”您一定要了解!
下一篇:土壤病了!用再多肥料也白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