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首页 > 土壤改良 > 正文

央视曝出惊人数据,估计以后没人用化肥了!
2021-05-08   来源:农田行者   

我国农业由于长期、大量并依赖性地使用化学肥料,已经将我们本来健康、肥沃的土地“喂”得板结、酸化、盐渍化、地力衰竭,其恶化程度触目惊心!

大家感受颇深的就是“化肥用量增加而产量不增加”甚至“化肥用得越多产量越低”、农产品重金属严重超标、品质恶化、难卖、效益低等等“乱象”已成了普遍现象!

央视曝出惊人数据,估计以后没人用化肥了!

对于造成土地瘦弱、贫瘠、地力衰竭的原因,譬如用肥不平衡、缺乏有机质等等,但是从植物营养学、土壤健康学的角度来看,这个论断尚不全面,甚至没有找到根源!

要找到土壤不健康的“病因”,我们必须首先了解土壤健康的标准——美国土壤健康学会理事张朝晖先生指出:“健康的土壤中除了45%左右的矿物质即土壤本身之外,必要的还要有25%左右的空气、25%左右的水、5%左右的有机质和1%左右的微生物。”

央视曝出惊人数据,估计以后没人用化肥了!

照此,我们可以按照土、肥、水、气,或者按照化肥、有机质、微生物各自的功效来进行一一比照和深入分析,并可在比照和分析过程中充分了解这土地之“瘦”、土壤之“病”到底“病”在哪里?因为只有找出真正的病因,方可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首先,土地发生板结、酸化、盐渍化、不通透、不保水不保肥、营养匮乏、地力衰竭等问题,毫无疑问是由于化学肥料成分在土壤中长期累积、残存、得不到有效分解和营养转化所致。那么,化学肥料、土壤营养的转化、分解和吸收要靠什么?毫无疑问,那就是微生物!

其次,被化肥“喂瘦”的土地,如何提升保水保肥性能、透气性?显然是靠土壤中的团粒结构、有机质、腐殖酸、腐殖质等,而团粒结构、腐殖酸、腐殖质的生成要靠什么?毋庸置疑,还是要靠微生物!

央视曝出惊人数据,估计以后没人用化肥了!

怎么理解呢?就比如我们长身体要吃东西,但是如果没有唾液、肠胃里面的分解酶、消化酶,吃再多东西都消化不了。

这就是土壤当中微生物的意义和作用,它是土壤的“营养师”、“转化师”以及“清洁师”!

近年来,随着大棚、温室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复种指数越来越高,土壤重茬障碍也越来越明显,作物长势弱、矮小、减产等现象频发。说到底还是因为土壤中一些病原生物越来越多,比如根结线虫、地下害虫、土传病原菌等。

央视曝出惊人数据,估计以后没人用化肥了!

如果仅靠投入大量有机肥来改良,其实效果并不明显。关键还是在于往土壤补菌,来防治土壤根结线虫、病原微生物等。

此外,各地发生了大量果树死亡、作物绝收的案例,其根源还是在于土壤之“病”——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杨杰教授曾对此一针见血地指出:“作物长不好的原因是作物的根不好,作物的根不好是因为土不好,土不好是因为土壤里缺乏大量的有益微生物菌!”

央视曝出惊人数据,估计以后没人用化肥了!

可谓振聋发聩,一语中的!

在大量的农村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原本用100斤的化肥现在已经用到了200斤甚至300斤,不仅不增产而且还减产,如此则证明——我们的土壤缺乏的不是“肥力”,真正缺乏的而是“地力”!而土壤缺乏地力的根本原因则在于土壤缺乏有机质和微生物菌!

针对这一现象,今年4月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要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建好10亿亩以上高标准农田。

使用生物菌肥替代大量化肥,生物菌肥中含有的大量有益菌类,施用后不仅能起到增产的效果,而且还可以起到增强作物抗性、提高土壤及肥料养分利用率、改善作物品质,甚至防治病虫害的效果。

河南省济源市农业科学院曾在西瓜上做过对比,施用生物菌肥后,西瓜藤蔓明显增加,生长物候期提前,说明生物菌肥能促进植株的生长,加快发育过程,提高植株的抗寒能力,对植株的早熟性状提升较为明显。除此之外,西瓜的含糖量、口感均得到了提升,更利于上市卖个好价钱。

央视曝出惊人数据,估计以后没人用化肥了!

此外,已有大量实践证明,有机种植的蔬菜比常规种植的蔬菜,维生素C的含量高出27%,锰高出29%,铁高出21%,蛋白质、类黄酮含量也更高。

在实践中,各地采用优质微生物菌肥、微生物菌剂改良板结、酸化、盐渍化、病害严重、污染超标、地力衰竭的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修复土壤健康、恢复地力、促进作物增产、改善品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投入少,见效快,生态效果持久。

所以,要想彻底解决土壤问题,走出农业生产困境,让土地真正‘健康’起来,我们要在用肥方面进行彻底的变革,那就是要尽快、实行无机加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慢慢减少化肥的用量!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55-210188-1.html

标签:央视 化肥 土壤

上一篇:恢复土健康壤才是当下农业头等大事!
下一篇:小诀窍!提高土壤通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