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首页 > 土壤改良 > 正文

从中国大米污染不完全分布图看土壤污染现状
2017-10-27   来源:环保众论   

还记得之前搞得沸沸扬扬的“镉大米”事件么?我们吃的大米里竟然含有这种有毒物质,多么可怕啊!

长期摄入含镉食品,可使肾脏发生慢性中毒,主要是损害肾小管和肾小球,导致蛋白尿、氨基酸尿和糖尿。同时,由于个镉离子取代了骨骼中的钙离子,从而妨碍钙在骨质上的正常沉积,也妨碍骨胶原的正常固化成熟,导致软骨病。

日本著名的“痛痛病”就是因为镉中毒而导致的,患者浑身疼痛难忍

那么大米中的镉哪来的?就是从土壤中吸收来的,“镉大米”的元凶就是土壤污染。

从中国大米污染不完全分布图看土壤污染现状

或许土壤污染并不像烟囱中冒的黑烟、河流里淌的污水那么直观,但它们的的确确就在我们身边。

从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2014年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披露的一系列数字来看,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从中国大米污染不完全分布图看土壤污染现状

作为百姓“米袋子”、“菜篮子”的耕地土壤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污染,我国耕地土壤点位污染物超标率为19.4%,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和多环芳烃成为罪魁祸首。

从中国大米污染不完全分布图看土壤污染现状

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有机物污染也很严重!

从中国大米污染不完全分布图看土壤污染现状

从数据上来看,土壤污染确实比较严重啊!污染源哪来的呢?为什么这么严重呢?

工矿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是造成其周边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尾矿渣、危险废物等各类固体废物堆放等,也会导致其周边土壤污染。汽车尾气排放会导致交通干线两侧土壤铅、锌等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污染。另外,农业生产活动是造成耕地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污水灌溉,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和畜禽养殖等导致耕地土壤被污染。

从中国大米污染不完全分布图看土壤污染现状

(图为一矿山近照)

说到土壤污染原因,就不得不谈谈土壤污染的几个特点了。和其他类型的污染不一样,土壤污染其实是件很复杂的事情。

和大气、水体污染比较起来,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一般都比较直观,通过感官就能察觉。而土壤污染往往要通过土壤样品分析、农作物检测,甚至人畜健康的影响研究才能确定。土壤污染从产生到发现危害通常时间较长。

从中国大米污染不完全分布图看土壤污染现状

(看着很正常的耕地,但是很可能这块地方土壤中的某些指标就严重超标了)

土壤污染还能够得到累积。大气污染严重,风一吹就能够得到缓解,水污染严重,水一流动,污染就能被稀释,但土壤污染不一样,污染物很难得到转移,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土壤污染可能会异常严重。

土壤污染在每块土地上具有不均匀性。这块土地污染较轻,可能十米外的另一块土地就很严重,这就导致相隔很近的两块土地完全可能得采用不同的治理措施。

另外重金属等污染物还是是难以降解的。这就导致土壤污染几乎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土壤污染一旦发生,单单靠切断污染源的措施几乎不能使土壤得到恢复。

现实就是:众多的污染源和以上这些特点共同造成了土壤污染的严重性;而且土壤污染很难治理;成本高,在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治理邻域的那一套理论不完全适用于土壤污染治理。土壤治理路途遥远,还得慢慢摸索。

即使很困难,但是还是要治理的啊!

防治历程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土壤环境安全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国家高度重视土壤环境保护工作,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上议事日程,放在与大气、水污染防治同等重要的位置,全面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部组织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启动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工作。2014年四月,调查过程历时八年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发表。政府首次全面的了解到了我国的土壤污染状况。“十二五”期间,出台了一系列土壤污染防治政策文件,加快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制订实施了重金属综合防治规划,启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全面部署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编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由此可见,近十年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土壤污染防治体系正在逐步构建和形成。

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起步较晚,从总体上看,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研发和工程化应用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

国外土壤修复已有40-50年的历史,已经形成了专业化和实用化的土壤修复技术体系、完备的修复产业链和修复市场,具有成熟的修复工艺、配套的修复材料、成套的修复设备、高素质的咨询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

相对而言,我国土壤修复技术研发和工程化应用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近几年发展较快,一批自主研发的土壤修复技术开始进入工程示范阶段,一批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修复材料也开始引进国内,一批耕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项目和污染地块修复工程项目开始启动,从事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的咨询机构、专业修复和配套服务企业的数量急剧增加,土壤修复产业和市场发展迅速,已逐渐成为新兴环保产业的重要增长点。

从中国大米污染不完全分布图看土壤污染现状

(中美两国土壤修复行业产值占各国环保产业产值的比重)

土壤污染治理虽然发展很快,但由于起步较晚,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

法律法规缺失

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的土壤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同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相比,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建设明显滞后。关于土壤保护仅有一些零星规定,而且条款分散在不同法律中,细则缺乏、难操作。2016年,被视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行动纲领的“土十条”正式印发,给我国岌岌可危的土壤污染治理行业带来了一场及时雨,但对于细节部分,仍然没有多大的改善。

监测水平滞后、调查精度不高

部分地区缺乏监测的仪器和人员配置,基本农田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等重点区域存在监测站点布置过少、监测项目少、监测数据流通信息不畅、专业技术人员和资金投入不足等多方面问题。

标准体系不健全

从实际情况看,不同用途土壤的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的控制要求均不同,相应的修复标准和治理措施也大相径庭。目前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仅有笼统的土壤概念,现行的土壤污染分类、治理标准体系均不完善,尤其是缺乏污染修复以及环境风险评估等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致使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缺乏依据和指导。

修复技术不成熟

现有的污染修复技术大多还处于实验阶段,有些只适用于实验室的小规模实验,与工程的实际推广尚有一定的差距。其中,物理治理方法花费巨大,化学修复方法容易引起土壤质量下降,生物修复方法耗时太长。修复污染物种类单一,修复效率低,缺乏针对性、适用性和整体性,无法满足成因复杂、元素物理化学性质差异大的重金属与有机污染物的复合污染的现状。而且,现有修复技术成本较高,修复设备与药剂大部分仍依赖进口。

防治资金短缺

土壤污染防治资金需求量很大。尤其对于无主的污染场地,由于其大多数位置偏远,开发利用价值不大,地方政府配套资金积极性不高,中央资金的杠杆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土壤治理修复的商业模式尚未形成,社会资金难以进入。加上一些企业由于年代久远,企业改制、产权关系、债权债务、工农关系等历史问题十分复杂,搬迁及治理费用高,就业安置补偿难度很大。

从中国大米污染不完全分布图看土壤污染现状

(上图为美国土壤修复资金占GDP的比重,与此对比,中国是近几年来才开始关注土壤防治)

土壤污染程度严重,治理问题很多,政府要做的就是对症下药。法律法规缺失,就得加快立法进程;监测水平滞后,就得建设一个科学合理的监测体系。标准体系不健全,就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健全标准体系……

中国目前在土壤治理上做得并不是很好,也需要多借鉴借鉴国外的模式与案例。取长补短,将其做出改变以适应中国的土壤污染状况。做到“仿控在先,治理跟进”,形成依法行事的格局,那么扭转当前我国日益恶化的土壤污染形式,也是指日可待。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55-206780-1.html

标签:分布图 土壤污染 中国

上一篇:有机肥对土壤的5大作用?
下一篇:长沙原铬盐厂土壤修复项目预计2021年底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