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首页 > 土壤改良 > 正文

修复需求迫切 土壤蛋糕却难过技术关
2016-05-18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据公开资料,我国土壤污染点位超标率达16.1%,保守估计有3亿亩的耕地受到重金属污染、化学污染。为扭转这一局面,未来国家将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土壤修复,但面对这块“大蛋糕”,还需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修复需求迫切 土壤蛋糕却难过技术关

修复需求迫切土壤蛋糕却难过技术关

近年来,随着产业转移及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土地污染问题不断倒逼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数据显示,我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值得注意的是,财政部日前公布的2016年中央财政预算中,新增了土壤污染防治专项预算项目。数据显示,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2016年预算数为90.89亿元,比2015年执行数增加53.89亿元,增长145.6%。

土壤修复在于降低土壤中污染物的浓度、固定土壤污染物,将土壤污染物转化为毒性较低或者是无毒的物质、阻断土壤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转移途径、减小土壤污染物对环境、人体或生物的危害。按照处置方法的性质,目前土壤修复方法可以分为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和集成修复技术。

事实上,早在2014年,我国涉及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企业数量已达到500家以上。目前,土壤修复企业数量在2014年的基础上翻了将近一倍,已超过900家。机构认为,随着土壤修复市场需求的扩大,具有深厚技术实力和较强综合解决方案的公司,有望继续加快扩大市场份额,未来发展优势凸显。

“质变”的中国土壤污染修复业

但由于大量土壤专业外的人士和公司的涌入使得这一行业从一开始便问题多多。

在以往的场地修复过程中,一些场地都被投诉异味刺鼻,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而个别农药厂在修复挖掘时甚至熏晕工人。一些异地修复作为水泥生产辅料利用水泥窑进行焚烧时缺少尾气回收装置,其中的汞甚至镉等重金属就排放到大气中,无疑会造成二次污染。

对于农田修复案例,在中部的某个修复区,有人提出用种植绿肥来控制稻米的重金属超标。这个基于土壤有机质的提高将有助于降低重金属活性的想法,听起来很理想,但实际并不可行。因为绿肥生长的固氮过程就是土壤酸化的一个过程,绿肥吸收重金属到其体内某种程度上也是将土壤重金属活化了,而绿肥回田腐烂后形成的不是能增加吸附重金属的高分子有机质,而是低分子的有机酸,这同样也会促进土壤中重金属的活化。

对于农田,土壤的性质和重金属含量整体上影响着一个区域的作物的重金属含量,但由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难移动性,即使在根土界面也仅仅移动数毫米或更小的距离,因此决定作物吸收重金属数量的土壤性质其实是根—土界面数毫米这个区间(即根际环境)的性质,根际环境的性质固然受到整个土壤性质的影响。

但另一方面,根系分泌的有机物、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根际环境中的各种离子的组成、根系对阴阳例子吸收不平衡引起的酸碱度的变化、根系泌氧与否导致的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等等这些过程和物质的参与深刻地影响着作物的重金属吸收和可食部位的重金属含量,不了解这些环境土壤学、土壤化学、植物营养学、植物生理学的学科的基础知识,简单地想通过土壤调理剂的添加有效降低大米中的重金属其实很有难度。

技术难题待解

近年,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大量旧有工业企业用地开始作为房地产开发,这使得土壤污染所导致的人体健康、居住安全问题重新得到公众重视。不过要证明土壤受到污染并不容易。

首先,土壤污染具有很强的遮蔽性。为了找到土壤被污染的直接证据,有时候为了拍到一张污染现场的照片,我们可能要花几千元;为了证明一个地方有污染,可能得投入上百万元进行研究,而且要用高精度的分析设备和技术进行检测。其次,土壤污染还存在滞后的特点,不容易被发现,隐患不断地扩大。再者,土壤污染还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不像水或大气污染,一排放出来就可以检测出是否超标。

另外,土壤污染还与水污染、大气污染息息相关,具有普遍性。除非污染物本身在环境中能够降解,否则一场大雨或其他原因,空气中的污染物就会回到土壤中。

目前,国内土壤修复不仅仅缺钱,也面临修复技术不成熟的问题。客观地判断,从全国的总体情况来看,现阶段我国的技术储备和技术人才都不很充足,即便是投入大量资金,也会因为技术不完善而导致受污染的土地难以修复。我国某个省投资二十几个亿元,媒体跟踪时发现,钱没花出去或者没有取得相应的效果。问题的症结在于,当前的修复技术并不能够满足土壤修复工程和产业发展的要求。

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治理所使用的技术,基本上由国外引进,国外技术大致可以适用于我国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治理。但是,土壤污染则不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土壤存在巨大差异。由于土壤污染存在巨大的空间差异,导致我国的土壤修复不能直接照搬国外的工程技术,即便是在同一地区或同一地块,所用的修复工程技术也会有明显的差别。

国外技术能否“拿来就用”?

“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在国外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体系,并不断有新型处理技术出现。美国在1994年就已总结了针对污染土壤、底泥和地下水的十四大类、59种工程修复技术。”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土壤污染防治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涛指出。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从“十五”起就开展土壤修复研究,“十二五”开展地下水修复研究。虽然时间上相对国外晚了一些,但是近些年来,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和修复得到了决策层和环境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技术方面,2014年,环境保护部首次制订了《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目录(第一批)》,向社会介绍了固化稳定化、化学氧化、热脱附等15种成熟、实用的土壤与地下水修复技术。

“与国外相比,我国污染场地修复存在污染浓度高、污染类型复杂、地质类型多样、地下水埋深浅(南方地区)、修复工期短等特点。单纯引进国外修复技术并不能完全解决我国的污染场地修复问题。”业界资深人士李书鹏坦言。

他进一步解释,譬如说,黏土类污染场地在我国非常普遍,针对这种类型的场地,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的气相抽提技术、多相抽提技术、抽出处理等技术无法适用于此类污染场地,因此开发或引进适用于此类地质类型的修复技术势在必行。

“我国与国外在土壤修复技术上不存在代差,但是发达国家已经运用相关技术多年,我国仍缺乏技术实际应用经验。我国特有的大面积农田污染问题,没有现成的国外治理经验可以借鉴缺乏,缺乏有效、经济、可大面积推广的农田土壤修复技术。”中国环境修复产业联盟秘书长高胜达补充道。

对此,龙涛也表示,“土壤与地下水修复是环境工程、土壤学、水文地质等多个学科的交叉领域,因此,要在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和装备体系”。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55-189248-1.html

标签:土壤 蛋糕 需求

上一篇:商洛市首个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启动
下一篇:湖南发布土壤修复标准 与土壤新标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