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首页 > 热点新闻 > 正文

土地确权撬动农村活力 农民从弱势转新贵
2014-01-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土地确权撬动农村活力 中国农民从弱势转新贵

  图为农民工正在招聘会上寻找工作。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此前召开,欧洲时报2013年12月30日文章称,除了讨论粮食安全、食品安全议题,更凸显了“解放农民、赋权于农”的改革思路,“确保土地承包权属于农民家庭”、“让农民成为体面职业”等提法,令一再错过分享改革红利的农民群体备感抚慰。分析称,借着土地流转这股东风,农民能实实在在获得利益,“农民”身份也成为增值潜力、财富新贵的象征。

  文章说,中国的农民被社会认为是“祖国最对不起的群体”,因为他们“贡献最多,所得最少,受难最重”。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农民用小推车推出新政权,农业为工业现代化提供积累,农村拿低廉的农产品供养城里人……国家强了,工业壮了,城里人富了,可农民却依旧是“贫穷弱势”的代名词。

  想进城?可由于历史原因的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制度,他们无法获得城里人的身份,只能成为候鸟般迁徙的农民工,城市永远是异乡,一亩三分地是最后的退守;继续种地?可由于落后的设备和低廉的粮价,即便“多收了三五斗”也是空欢喜,不值钱的农地被抛荒;与此同时,伴随着城市的扩张,农民的土地被政府和开发商秘密交易,征地强拆不断上演,泪洒家园。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有两类人,城里人和乡下人,两者在社会地位、富裕程度、公共服务、福利保障、教育资源、阶层流动方面有天壤之别。从公民权利角度看,这显然违背了公平公正平等原则;而从发展大局看,城乡失衡、区域失衡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积聚的民怨更对社会治理提出挑战。

  21世纪初,以取消农业税和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为标志,中国开始步入“工业反哺农业”时代,并不断探索新的反哺方式。在当前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大背景下,如何盘活农民手里的土地,使其不再仅仅是一种廉价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而是成为一种“钱景”可观的增值资本呢?这正是中央酝酿实施的新一轮“土改”要解答的。

  文章指,中共十八大提及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这是党代会报告首次提及“征地制度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不论承包经营权如何流转,集体土地承包权都属于农民家庭,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利。与此同时,让土地流转起来的前期工作确权(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确定)已在推进。 

  这些“土改”信号意味着,土地集体所有,不再是由一个面目模糊的集体所有,而是由组成这个集体的每个成员共有,即农村工作会议所强调的“农民集体所有”。农民有了专属的土地财产权,一不用担心英国“羊吃人”悲剧重演,二不愁财产性收入。比如,将地租给别人种获得租金、土地入股获得分红、作为主体一方参与征地谈判并获得丰厚补偿、宅基地上的自建住房出租获得收入……借着土地流转这股东风,农民能实实在在获得利益,“农民”身份也成为增值潜力、财富新贵的象征。

  中国此轮土改是一场牵涉面广、利益纠结复杂的改革,须谨防一哄而上的“大跃进”思维导致改革变味。农业部长韩长赋表示,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采取先试点再推广的方式,足见官方的小心谨慎。在操作过程中,地方官员违背农民意愿下指令、下乡资本私自改变土地性质建厂盖房、不规范操作导致流转纠纷不断,这都需要在试点中不断积累经验,给出制度性保障。

  文章表示,土地确权与流转,撬动的是整个农村的活力,土地集约化经营、生态观光农业、绿色环保农业也都具备了实现的条件,新型农业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到那时,此番改革,将结出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硕果;新农村建设不再是空谈,农民不再四处流浪讨生活,而是在那片“希望的田野上”安居乐业、体面生活。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50-128001-1.html

标签:弱势 农民 活力 确权 农村 土地

上一篇:耕地实有量未增加 18亿亩耕地红线仍须严守
下一篇:农田改造“藏粮于地” 推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