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生物农药能高效防治病虫害,不易产生抗药性
2012-07-09   来源:中国农药网   

  害虫有天敌,也有它们的致命传染病,科学家利用这些自然规律,研制出生物农药。生物农药能高效防治病虫害,不易产生抗药性,对环境和人体又很安全,照理说应该“以摧枯拉朽之势”取代化学农药。
  然而,自从1972年生物农药研制在我国起步,发展至今它的应用普及率还只有3%-5%。国产的生物农药,一半以上出口去了欧美等地。
  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下,为何我们自己不多用些生物农药?在河南省济源市采访,记者从一家生物农药企业和它的农民用户那里,了解到一些缘由。
  害虫是生产原料
  中国科学院与河南省在2002年启动了一个院地合作项目,共建生物农药的产业化基地,将中科院各个研究所研发的生物农药技术,集中到这里做产业转化。
  这个项目落在济源白云实业有限公司。这是一家私人创办的企业,总经理程清泉坚信,生物农药在中国会有灿烂明天。对每一个前来转化的技术成果,他们都十分用心,跟科学家合作愉快。
  生物农药分很多种,天敌、昆虫病毒、植物抗生素是其中重要的三大类。在这家公司,每一类都有专门的生产线。
  这地方非常有趣,养了许许多多害虫:培养天敌,拿它们当“饲料”;生产昆虫病毒,则拿它们做“生物工厂”。而怎么大规模、低成本地饲养害虫,正是一项关键技术。
  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秦启联实现了这一突破。大量棉铃虫挤在一起,极易自相残杀,结果他找到了独特的饲料配方,能使它们和平共处。“这一来,现在我们要多少棉铃虫就能有多少,用它们繁殖昆虫病毒,成本大大降低。”秦启联介绍说,昆虫病毒感染棉铃虫后,就在虫体内繁殖,待棉铃虫死亡,可将病毒提纯出来制成粉末状农药;农民将农药兑水稀释,便能直接喷洒到田里杀虫。
  瓢虫是蚜虫的天敌,昆虫病原线虫是天牛、韭蛆及地下害虫的天敌。只要有害虫做“饲料”,它们都能大量生产出来,投放到需要的地方控制虫害。
  白云公司投资5000余万元,已建成4条昆虫饲养及病毒扩增生产线,2条原药生产线,3条产品加工生产线和生物农药技术研发中心,成了我国最大的昆虫病毒杀虫剂研发与生产基地。
  此外,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制的高效植物抗生素新奥霉素也在这里中试,目前已建成年生产能力200吨的发酵中试生产线。
  西瓜地里的纠结
  生物农药的效果相当好。植物病毒病有“植物癌症”之称,作物一旦感染,很快就会停止生长,继而死亡。新奥霉素是它目前少数几个“克星”之一。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肖亮介绍,在作物生长的合适时机喷洒新奥霉素,可减轻病害对苗期的影响,使幼苗生长健壮,“我们在宁夏示范基地使用后发现,化学农药少用了30%-40%,而最终收成提高20%-30%。而且水果的果型均匀,商品率高,还能卖出更高价格,农民收益增加。”
  那农民是不是就更喜欢用生物农药呢?答案似乎不那么肯定。
  在济源市郊的承留镇卫佛安村,有几百亩用新奥霉素防治西瓜病毒病的示范田。去年,农民王上营家的4亩瓜田使用公司赠送的新奥霉素,抗住了西瓜病毒病,种瓜收入从4000元增加到6000多元。今年,他自己买来新奥霉素喷洒瓜田。
  一亩瓜田需用20毫升的新奥霉素两袋,分两次打药,成本14元。虽比化学农药贵些,但与增加的收入相比,可说微乎其微。不过,另一位瓜农王国军不这么想:新奥霉素只能防治病毒病,碰上其他病虫害还得打别的农药,费事不说,七七八八一算,成本就上去了;再说每年的西瓜收购价格并不稳定,所以到底能增收多少,心里没底王国军觉得,像“乐果”这样“劲大”的高毒农药,似乎更能“一劳永逸”。
  农民的想法很现实。为让他们眼见为实、口服心服,程清泉正设想建一片试验田,只用生物农药,看它能不能完全防治住病虫害,同时估算使用生物农药的真实成本。“目前中国生物农药的使用率只有3%-5%,而欧盟达到了30%-40%。”他认定,生物农药在中国的发展空间非常大。
  关键还是更新观念
  价格是生物农药推广难的主要原因吗?其实不能只算经济成本账,生物农药还有生态、社会效益。这就涉及人的观念转变。
  肖亮说,当病虫害大面积发生时,生物农药的效果未必比得过化学农药,但如果转变观念,将“治疗为主”转变为“预防为主”,生物农药就有优势。“欧洲人十分推崇生物农药,我们产品的一半出口去了那儿。”程清泉也认为“观念”是生物农药推广应用的最大障碍。两人都说,在这方面政府应该发挥更多作用。
  在卫佛安村的瓜田田埂上,不时有村干部模样的人在巡视,他们一看到陌生人就问:“你是来推销农药的吗?”这是村里新组织的西瓜种植协会的工作人员。协会由瓜农自愿参加,工作人员在收获季节帮着瓜农卖瓜,平时巡视田头,阻止推销高毒农药。
  记者碰上了协会副会长杨乾升。他告诉记者,近几年政府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每到收获季节就派人下来检查,如果发现使用高毒农药,甚至会把整亩瓜田翻掉。当然,如果验收确定为“无公害”,西瓜就能卖更高价格。这成了农民们抵制高毒农药的一大动力。
  济源市区有个世纪广场,所有树木都用瓢虫来防治蚜虫,还在草地、树木上喷洒了线虫,防治会蛀空树木的天牛和啃食草根的蛴螬这里是市民休闲场所,不能喷洒有损环境的农药。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许艳丽告诉记者,以前用化学杀虫剂,杀死蚜虫的同时也杀死了瓢虫等天敌,但任何药物都不可能把虫一个不漏地彻底杀灭,而蚜虫的繁殖能力强于天敌,结果药力过后,蚜虫灾害反而更重。生物防治则能在瓢虫和蚜虫之间建立起新的生态平衡,长期控制蚜虫数量。
  尽管每株树木需要放上千只瓢虫,成本十几元,但因为社会效益好,由政府埋单,这里成了一个成功的生物防治示范点。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9-19053-1.html

标签:农药 行情分析 产生 抗药性 不易 病虫害 高效 防治

上一篇:生物农药不容易让病虫产生抗药性
下一篇:生物农药:企业规模及创新力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