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2013年1~5月农药市场形势及未来趋势预测
2013-06-05   来源:中国农药网   

  1、一些大宗产品逐渐复苏,市场形势好转
  农药市场在经历了2009~2011年三年寒冬之后,行业终于在2012年迎来了春天。随着各级政府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各地大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及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春耕时期粮食种植面积稳中有升,从而使1~5月份我国农药市场春意盎然,一些大宗产品纷纷回暖,价格普遍走高。草甘膦、吡虫啉、阿维菌素、毒死蜱等主流产品的利好行情带动农药市场快速增长,有些品种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国内农药行业销售增长最大的是除草剂。由于全球农作物尤其是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持续增加,导致3~5月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百草枯迎来持续旺季,价格不断攀升。5月中旬草甘膦报价已达3.9万~4.2万元吨,百草枯报价为1.9万~2.2万元吨,价格在高位运行。我国灭生性除草剂每年制剂使用量约为25万吨,市场前景可观。除草剂品种中的苗前封闭产品销量好于2012年同期。随着畜牧业的大发展及汽车用乙醇汽油的普及,吉林、黑龙江、陕西及其他各省有年产数10万吨燃料乙醇厂的建成,每年将消耗上千万吨玉米,因而今春对玉米田除草剂中烟嘧磺隆、硝磺草酮、砜嘧磺隆等产品的需求量增加。在稻田除草剂中磺酰脲与酰胺类品种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杀虫剂中高效品种蜱虫啉、啶虫脒、乙酰甲胺磷、杀虫单及菊酯类农药使用量相应增加,毒死蜱、丁硫克百威、氧乐果等有机磷农药在小麦拌种及防治、小麦吸浆虫、地下害虫等危害大的害虫上仍发挥着较大作用。蜱虫啉价格因货源市场短缺而从3月份时的14.2万元吨涨到目前的15.5万元吨,啶虫脒原药因企业供货紧张价格从14万元吨被炒到17万元吨,毒死蜱原药因原料价格上涨已卖到3.9万元吨,且供不应求。功夫菊酯因主要原料功夫酸和醚醛的价格上扬,原药由15.8万元吨涨到16.6万元吨,阿维菌素精粉因产能宿小供应紧张,价格节节升高,3月份时市场价为57万元吨,5月中旬已涨至67万元吨,甲维盐受之影响由88万元吨涨至95万元吨。面临难得商机的大吨位品种还有塞嗪酮、敌敌畏、敌百虫、乙酰甲胺磷、吡蚜酮、茚虫威和苏云金杆菌等。
  由于今春蔬菜种植面积稳定,设施蔬菜面积增加和暖冬气候使小麦病害上升,全国1~5月杀菌剂用量略有上升。石硫合剂货紧价扬,每吨农药价格大约上涨1000元。三唑类的己唑醇、戊唑醇、烯唑醇在防治水稻纹枯病、穗期病害中销量上升,其中戊唑醇由于原料水合肼缺货、出口量上升和国内市场现货供应紧张等原因,农药价格升高至8.5万元吨。多菌灵由于上游原料三苯价格一路走高和全国总产量缩小,白色多菌灵涨至3.3万元吨,灰色多菌灵涨至3.3万元吨。代森锰锌受到原料乙二胺支撑,市场报价已达2.2万元吨。白菌清和咪鲜胺出口订单较为可观。
  2、环保核查是大宗农药品种由疲软变紧俏的推手
  农药市场转暖,除政策、需求等因素外,环保核查起了关键作用。十二届全国人大加强环境保护立法,显示国家环保治理的决心。农药行业随着系列标准的出台及环保核查、社会责任关怀推动的深入,缺少环保治理技术与实力的企业被逐步淘汰出局,从而产能释放受到了制约,一些供大于求产品渐渐紧俏起来。国家对草甘膦企业环保核查后,有近20家企业“三废”处理不能达标而被停止生产。草甘膦母液去向问题已经成为行业共性难题,若要“三废”处理达标,企业将面临高额的成本费用。客观地说,除一些大型农药企业外,多数中小型农药企业不具备生产草甘膦的环保设施和技术能力,其卖草甘膦的利润相对于“三废”治理运行成本来说是难以支撑得。将来制约我国草甘膦等农药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就是环保问题。在环保的高压下,草甘膦迎来持续旺季。据统计,目前国内草甘膦开工企业为25家,总产能66万吨,国内草甘膦使用量为5万吨以上,出口量在55万吨左右,产销基本平衡。草甘膦短期内行业扩产有限,将影响行业的供应增长。草甘膦供应紧张的局面使草甘膦行情持续上涨。除草剂中另外五大品种百草枯、烟嘧磺隆、乙草胺、2,4-D、莠去津也受环保核查影响产能释放受限,供应非常紧张。
  杀虫剂中的主流品种吡虫啉、啶虫眯、毒死蜱、阿维菌素和甲维盐,杀菌剂中的多菌灵、咪鲜胺等都是在环保高压下产能锐减,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惊人。毒死蜱是全球用量排在前三位的一种杀虫剂,也是我国自2007年禁用5种高毒杀虫剂后的主要替代品。国内生产毒死蜱的企业有340多家,相关产品涵盖原药、单剂和复配制剂共596个,2011年我国毒死蜱产量为4.19万吨。从环保上来看,生产1吨毒死蜱将产生8.6吨含高浓度无机盐和有机物的废水和0.12~0.17吨难以治理的硫磺渣。在环保核查中,山东、浙江、江苏不少毒死蜱生产企业因废水处理不能达标而被勒令关停,全国总产量削减近一半,使毒死蜱出现货紧价扬的局面。
  今年随着我国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对环评、安评、农药生产的登记证、许可证、定点生产资格的管理更趋严格,一些中小企业被迫退出农药生产舞台,许多大宗产品的产能会自行宿减,供求状况将得以显著改善。
  3、跨国公司专利品种大量涌入,价格下降,进一步冲击国内市场
  据统计,1~5月三大类农药进口量增幅在20%左右,且发展势头强劲。以杜邦的万灵、克露、可杀得、康宽、巨星,拜耳的锐劲特、稻腾、骠马,先正达的克无踪、适乐时、爱苗、阿米西达,孟山都的农达等为代表的跨国公司专利品种的抢滩,使国产大宗品种的市场低迷。跨国公司继高端杀虫剂、除草剂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后,今年又加大了对杀菌剂的投放力度,据统计,在水稻和小麦病害防治中,国外杀菌剂的市场份额已占30%左右。

  据新农资360了解,跨国公司在经营上也冲击着国内原有的经营模式,他们推出了所谓解决中国农业病虫草害的农化产品和种子技术的综合治理方案,通过产品宣传、人员培训、降低农化产品售价、提供更具价值的服务和技术延伸,甚至控制物流和给经销商高额回报等方式来强占市场。所有这一些已深入中国广大涉农干部、技术人员、种植大户以及普通农民心中,从而迅速抢占了我国农药的大部分高端市场,获取了惊人的发展、良好的业绩与高额的利润。据报导,今春开始南方一些农药市场三大类进口品种的价格普遍下降,其中进口除草剂的价格下降最多,使得国内非专利农药品种销售受限,制剂市场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进口杀虫剂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等产品在终端上的价格并不比甲维盐高出多少,目前甲维盐已卖到95万元吨,其性价比已不再优于康宽等产品。因此,一些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选进口农药的比例在升高,一般农资店高端进口药要占20%~30%。因我国目前没有真正上量的产品,难以在质量和价格上与进口产品抗衡,因此跨国公司产品的大量涌入、充斥市场势不可挡。据报导,江苏省水稻除草剂市场的50%与苏南地区水稻杀虫剂市场的80%左右多被国外专利产品占据,国内产品则逐渐萎缩。长此以往,将导致我国在灾害防治方面被国外公司所控制。
  4、未来市场趋势预测
  6~8月份杀虫剂进入销售高峰,防治稻纵卷叶螟、褐飞虱的吡蚜酮、吡虫啉、烯啶虫胺、康宽、稻腾等高效低毒品种的用量会增加,阿维菌素、甲维盐、多杀霉素等生物农药不少省份在小麦和水稻防虫中将大面积示范推广。除草剂国内、国际两大市场需求仍将旺盛。6月份后草甘膦将迎来销售旺季,而草甘膦行业扩产有限,将影响行业的供应增长,草甘膦供应紧张局面将使草甘膦行情再度上涨。传统大吨位品种丁草胺、乙草胺、莠去津市场货源充足,竞争将异常激烈。杀菌剂中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的主要品种己唑醇、戊唑醇、烯唑醇、爱苗的用量将上升,具有杀菌和保鲜作用的咪鲜胺也将迎来销售旺季。目前世界各国粮食作物和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在增加,预计农药出口将继续保持增长。
  由于1~5月份农药价格上涨多是因为供货紧张所引起,不少农药厂家纷纷有扩产计划,如果国内产能放大,价格不会再继续上调。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9-18763-1.html

标签:农药 行情分析 趋势 预测 未来 形势 市场

上一篇:2013年1-4月天津,河北化学农药产量分析
下一篇:生物农药将步入上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