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
2008-11-27   来源:红网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是一份代表广大农民最根本利益、反映当前和未来发展需要的纲领性文献,很多中央委员包括有些政治局委员都讲,这个文件将写入中国历史、具有里程碑意义。一是《决定》的形成是全党全社会智慧的结晶。它从开始形成提纲、选题到最后的修改,广泛征集了党内外的意见,在全国120多个部级单位广泛征求意见,在31个省市的各个民主团体、协会、促进会广泛征求意见。总共征集有2千多条意见和建议,对于征集来的意见和建议,可改可不改的必须改,可听可不听的必须听,40%的建议被全部吸纳,充分发扬民主。中央组成了几个调查组,到10个省调查,组织了800多人参加座谈会,到农户征集农民的意见,征集基层干部的意见,还在18个部委部署了专题,让他们搞专题研究,比如水利建设、金融政策、土地承包、土地开发等专题研究。在《决定》形成前后,中央政治局多次召开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多次主持会议,邀请专家、学者、乡镇长列席会议,广泛听取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意见。二是《决定》跟以往的农村工作文件相比有其鲜明特点。党的“十六大”提出城乡统筹,2004年的1号文件着力解决农民增收,2005年的1号文件注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6年的1号文件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7年的1号文件突出建设现代农业,2008年的1号文件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稳定增长和农民持续增收,五年五个1号文件基本覆盖了“三农”领域的各种主要问题。过去五个1号文件都是针对当前和近一段时间的政策部署,而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是明确的指向到2020年,指导今后12年我国农村的改革发展。三是《决定》对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方面有许多亮点。这是一个含金量很高的文献:对以往农村的改革政策、发展政策进行了新的概括;在农村的发展理论、发展政策上有创新;在一些重大农村政策方面有新突破;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一些方面有实实在在的新实招,对农民有很厚的新实惠。总之,《决定》对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主要有六大制度建设:“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土地制度”。境外媒体炒作为“新土改”。这就有必要予以澄清。《决定》强调,要“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这里,把“产权明晰”摆在了首位。其实《物权法》已经将与我国农民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两项权利,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宅基地使用权,第一次明确地规定为物权,为保护农民最基本财产权利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这才有《决定》讲的要“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这些“小本本”绝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性的细节工作,而是实行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运作的前提性条件。具体来讲:一是关于土地承包制度。这次党对农村的承包经营、土地承包关系做了一个明确的界定,希望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文件提出土地承包15年不变,1993年中央的十一号文件又提出30年不变,这次提出长久不变,给农民的土地承包一个更长的预期,这是一个大的政策亮点,给农民吃了一个定心丸,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留下了探索的空间。在物权上,要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在流转上,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但是,农业专家讲“不能抵押”,可是《物权法》第133条明确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转让、入股、抵押或者以其他方式流转。”看来有必要学好《物权法》。在经营上,“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在世界上,即使许多农地私有化的国家,农地的转让也并非完全自由。以法国为例,为保护耕地,法律规定私有农地要用于农业,不准弃耕、劣耕、搞建筑。为此,法国政府设立农地整治公司。农民卖自己的土地时,必须通知农地整治公司。如果农地整治公司认为买卖不合理,它就会提出收购农民的地。举个例子,比如我要把地卖给城里人,而他并非用于农业生产,那么土地公司就会提出由它把地买下。如果出现价格分歧,比如说我卖给城里人的是十万块一亩,公司提出来的是八万块,就必须诉诸第三方评估,如果评估之后,还不能达成协议,那么政府公司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认定土地价格。到了这一步,农民要卖就只能卖给政府公司,但农民即使到最后也可以选择不卖土地。法国这种限制制度,是不是赋予农民土地永佃权以及转让、使用自由之后人们担心的问题呢!二是宅基地制度。在产权上,要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严格宅基地管理,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物权,那么在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宅基地和住房”是否可以抵押呢?农业专家讲:这是农民最后的生存依据、农民的社会保障,不能抵押。在我看来,还是要尊重农民自己的选择,既然农民拥有物权,凭什么不可以继承、转手、抵押、买卖呢。但是,《物权法》第153条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土地法》第43条规定:村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只有在“兴办乡镇企业”、“村民建设住宅”和“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三种情况下,才能转作建设用地。第63条进一步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显然,这种“城乡分治”的土地制度引发的小产权房问题并没有解决,期待着对《土地法》这些条款进行修改。在节地上,“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所节约的土地,首先要复垦为耕地,调剂为建设用地的必须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纳入年度建设用地计划,并优先满足集体建设用地”;在流转上,要“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对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必须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权益”。三是非公益性用地和征地制度。要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在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经批准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建设非公益性项目,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同时,要抓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规范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在制度上,要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在操作上,要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按照同地同价原则及时足额给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合理补偿,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社会保障。除基本经营制度和土地制度外,《决定》还强调:一个是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这意味着我国将从农业投入、农业补贴、农产品价格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不断强化对农业这一国民经济基础和战略产业的支持和保护。另一个是“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这是着眼于为农村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农村金融将逐渐放开,主要对象是村镇银行、农民互助金融合作组织。还有一个是“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旨在从根本上破除导致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基础。最后一个是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这为我们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抓手,要加强村民自治机制建设、不断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等等。

  2、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决定》作出了七大决策:第一大决策是粮食安全。确保粮食安全的战略基点是粮食基本自给,工作要求是落实粮食安全任务。在基本思路上要调动两个积极性:主产区的积极性,粮农的积极性。要建立补偿制度,不能让种粮的地区、农民吃亏。在重大决策上提出来实施粮食战略工程,提出核心产区、后备产区建设。第二大决策是结构调整。从四个方面做了部署:优化产业布局,特色农产品,农产品加工,推进农产品优质化。在农产品优质化方面特别提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文件里提出要对农产品的生产全程监控,各个环节都要落实责任。第三大决策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以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来促进农业基础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誉化。在创新举措上提出了要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育种等。在创新体制上,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两个体系建设。一个体系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一个体系是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第四大决策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这部分主要围绕农田建设、水利建设、农机现代化三个方面。在农田建设方面,要实施大规模的土地整治,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大幅度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当前我国18亿亩耕地,1/3是高产田,2/3是中低产田。据《决定》起草小组调查,每亩地改造1000块钱,假如改造一亿亩地就得一千亿。中央这次下决心,准备增加投资大幅度改造中低产田,要集中连片。在水利建设方面,要集中建立一批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确保到2010年底完成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目前全国有3.7万座病险水库,涉及到三亿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这次中央下决心,准备在2010年底拿出600亿资金,把6240座水库除险加固。在农机现代化方面,支持农业发展,加快推进有特色的农业机械化。第五大决策是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出要长期实行绿色通道政策,保证农产品的运输通道,这在中央文件里也是第一次。第六大决策是可持续发展。要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节约型农业。文件在生态建设方面、在生物资源保护方面、在发展农业多功能性方面也提出一些要求。文件还提出,要积极培育生物产业发展,防止农村工业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第七大决策是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总体要求是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基本方针是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政策上鼓励劳动密集型和金融密集型产品出口,在安全机制上要建立外商经营农产品、经营农业生产资料、并购境内企业的安全审查机制。最近这方面很火,高盛收购双汇,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一些大的外资企业控制了我们的大豆进口、大豆加工,还有好多外资企业在收购我们的大型屠宰场、养猪场,所以我们得有个安全审查机制。当然我们还强调,出口农产品一定要注意质量安全,我们再不能毁了自己的信誉。可以预料,今后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控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3、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基于对“三农”问题的准确把握,这次《决定》深刻提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措施,对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从八个方面做了部署。一是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提出了要求:坚持先进文化方向,建立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从实际出发建立一个农民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机制。今后国家要拿钱,要在农村建立文化站。二是农村教育事业。文件第一次提出要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前几年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这次提出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特别要重点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这是一个很明确的政策。还提出要鼓励人才到农村第一线工作,对一些大学生到农村工作要实行优惠政策。三是农村卫生医疗政策。提出“三个一”的要求:健全一个保障。要健全、巩固和发展新农合,提高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坚持重点保大病,兼顾门诊医疗;完善一个网络。要完善农村的县乡村三级卫生网络,重点办好县级医院,并在每个乡镇办好一个卫生院,支持每个行政村建立卫生室;强化一个体系。强化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这些都有具体政策。四是社会保障。文件第一次提出来要在全国建立新型农村养老制度,首次提出要加快形成个人缴一点、集体补助一点、政府补贴一点相结合的农村养老机制,而且要探索城乡养老制度的有效衔接,这是一个创新。完善农村生活最低保障制度,加大省和中央的补贴,提高保障水平,提高补助标准,做到应保尽保。五是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现在还有2亿多的农民饮水不安全,文件明确提出五年内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十一五”末要实现所有的乡镇通柏油路、水泥路,这是一个目标。六是扶贫开发。这次扶贫开发有新亮点,在扶贫开发方针上提出坚持开发式扶贫,第一次提出要实现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在扶贫政策上提出实行新的扶贫标准,把农村低收入人口纳入到扶贫政策范围之内;在扶贫任务上提出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在扶贫机制上提出党政机关定点扶贫,东西协作扶贫。七是防灾减灾。汶川大地震后,针对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弱、自然灾害多,专门写了一段,就怎么建立应急机制、怎么建立预警建设、怎么避灾自救做了安排。八是社会管理。怎么排除矛盾纠纷、怎么依法治理社会治安、怎么处理宗教事务?对此,文件提出要加强党在农村工作的力度。

  4、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推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完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的机制和体制。怎么落实重中之重,怎么落实农村的行政管理体制,怎么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怎么考核干部。大家注意,这次对干部考核提出一个新要求,对农村的干部考核要体现科学发展观,要体现正确的政绩观。考评机制里有几个指标体系:粮食生产、农民增收、耕地保护、环境治理、和谐稳定等,这些指标特别要作为考核县级领导班子的重要内容。二是夯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组织基础。农村基层干部的来源怎么解决?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去,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关于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设置,这次提出农村党的设置不仅要设置在社区,而且要在专业合作社、协会建党组织。还提出党支部书记跨村任职,让一些能力强的干部到穷村任职。三是要保证村干部在政治上有盼头、经济上有奔头。让大学生新人下去的同时也要让村干部上来,就是让一些有能力的村干部有机会到乡镇政府、县级政府任职,在他们的劳动报酬、养老保险方面给一些资金保障,也就是说,让他们安心工作。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6-83736-1.html

标签:农机 发展 政策措施 改革 农村 推进 形势

上一篇:改革开放三十年,新源县农机化工作成绩斐然呈现六个明显提高
下一篇:吉林农业机械化“5年规划”定位80%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