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巨大变化,金融走势起伏不定,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给我们这个蓬勃发展中的国家经济带来损失。然而,国民经济仍然保持了13%的增长率,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获得更为宽松的环境。一年来,在中央和自治区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扶持下, 在购置补贴专项资金的强力带动下,新疆农机化事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可喜局面。
一是农机购置补贴带动成效显著。经过连续五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全区无论是农机装备数量,还是质量和结构都有了显著变化。2008年中央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带动地方各级财政投入3068万元,吸引农民自筹资金6.39亿元,合计总投入8.69亿元,较上年增长1.19倍,共补贴购置各类农机具3.24万台(套),受益农机户和农机服务组织达到2.29万个。据统计,全年农机化总投入达到了14.58亿元,较上年增长31.35%,创历史最高水平。
二是农机装备改善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科学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有力地促进了自治区农机装备实力的显著提升,推动了农机化的强势发展。2008年,全区农机总动力首次突破1000万千瓦大关,达到1056.05万千瓦,拖拉机48.5万台,分别较上年增长8.22%、6.92%。大中型拖拉机达到14.8万台,增长17.27%,100马力以上拖拉机达到4367台,增长26.98%,大中型拖拉机已从上年占拖拉机拥有量的四分之一提高到2008年的近三分之一,增幅非常明显。自走式联合收获机2955台,增加447台。配套农具76.86万台(架),增长9.32%。其中大中型配套农具24.15万台(架),增长14.18%。畜牧业机械稳步发展,拥有量已达到8.55万台,增长7.41%。林果业机械取得突破性进展,达到4539台,增长1.38倍。特色农业机械、设施农业机械以及残膜回收机械等均呈快速增长态势。
三是农机市场发展势头强劲。2008年,全疆各类百万元以上产值的农机制造企业134家,生产各类农机具18万余台(架),工业总产值达15.7亿元,增长41.74%,全疆农机销售总额达到30.43亿元,增长32.7%,均超过全国增长水平。
四是机械化作业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2008年,各级农机部门团结协作,按照自治区棉、粮、果、畜四大基地建设战略部署,不断将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向着更高的标准推进。全区机耕、机播、机收分别达到4151.7、4118.73、1835.58万亩,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7.57%、88.97%、39.65%,机收水平增长了4.09个百分点,创近年来最大增幅。实现小麦、水稻、玉米跨区机收267.44万亩,增长31.47%。玉米机收水平从去年11%提高到今年的21%,提高近1倍,全区种植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7.62%,增长4.32个百分点,继续名列全国第二位。
五是农机行政执法、市场监管取得新突破。2008年,全区共出动执法人员2.5万人次,检查经销企业2100家次,维修点2650家次,查获不合格农机产品2.32万件,货值达650余万元。全年共完成各类检验项目222项,受理审查许可各类农业机械产品498个。受理投诉610余起,涉案金额6200余万元,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00余万元。同时,经过两年多的努力,2008年,自治区编委批准自治区农机局增设了农机市场监督管理处,为今后加快推进农机依法行政进程提供坚实的执法保障。
六是农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一年来,各地农机部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深入贯彻《农业部关于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意见》、国家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自治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政策法规,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狠抓拖拉机年度检审验,继续推进“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加强田检路查,严厉打击“黑车非驾”、“违章载人”等违法行为。通过强化监理装备建设,严把农机登记关、检验关和农机手的培训关和考核关等有效手段,使自治区农机安全生产环境得到极大改善,“黑车非驾”、“违章载人”等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控制。2008年,全区共发生农机事故113起,死亡44人,重伤90人,直接经济损失9.73万元,农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同比都分别上升41%、13%、76%、153%,但3人以上的重特大农机事故全年未发生一起,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平稳。
七是特色林果机械化发展迅速。为紧跟自治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部署,2008年,自治区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向林果机械化的发展给予了适当的倾斜,专门抽出180万元组建林果机械服务队,采购216台(架)林果机械产品,组建了6个自治区级林果机械作业服务队。在其示范带动下,全疆已组建林果机械化作业服务队147个,投入资金1127万元,购买果树剪枝机、喷雾机、挖穴机、耕作机等林果机具共2305台(架),有力地促进了新疆林果业机械化的发展。
八是农机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健康成长。由于新疆农民收入差异大,购买能力参差不齐,为使农民手中有限的资金产生更大的效益,又防止出现家家户户购置农机具而造成机具过剩现象的发生,农机大户、农机服务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及农机协会成为了今后自治区农机化发展的主力军。通过一年来的努力,新疆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达到45.37万个,农机户44.79万户,农机专业合作社10个,农机协会326个。全区实现农机服务总收入73.63亿元,同比增长12.8%。利润总额达到25.6亿元,农机化为农民人均实现纯收入约284元,为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88元,比上年增长9.6%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日益成为新疆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