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蔡甸区政府2009年八件实事之“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区政协2009年2号“关于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案”进展情况
一、实事、议案办理情况
一是建立专班,制定方案。农机服务中心于今年2月28日成立了工作专班,中心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召开了相关街、乡园区分管领导参加的专题会议,深入村、组长农户调查研究,根据建设区内农业种植情况和现有机械拥有量及结构情况制定了建设方案和工作计划。
二是组织实施,扎实推进。该项工作按照区政府批准的《武汉市蔡甸区二○○九年度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方案》组织实施,扎实推进。以农机大户和科技示范户为骨干,组织成立了蔡甸区渔樵农机专业合作社、蔡甸洪北农机专业合作社、蔡甸瑞丰水稻专业合作社。至目前,三个跨区域农机合作社现有社员103人,拥有农业机械145台套。充分运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拉动建设区农民投资购机入社,新增玉米联合收割机、油菜联合收割机、75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水稻机动插秧机等70台套,购机农户享受补贴资金159.6万元,较好的调整了合作组织的农机装备结构,并提升了综合服务能力。
三是作业服务,效果显着。上半年,有效采用农机作业补贴措施,以统分结合的方式,实行合同式订单作业和补贴兑现公示,三个专业合作社共完成田间作业面积10.2万亩,其中:机耕6.9万亩,机收1.9万亩,机插1.2万亩。在夏收关键时刻,消泗合作社调20台联合收割机赴洪北、永安、侏儒抢收小麦3000亩。同时,洪北、消泗两地合作社组织近30台联合收割机参入跨区机收作业1.2万亩,创收70余万元。在跨区域合作组织的示范带动下,全区上半年机耕达22万亩,机播(插)4.5万亩,机收4.3万亩。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63.2%。
二、主要作法
一是认真执行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领导重视,精心组织,认真实施,扎实推进。
二是认真落实惠农支农政策,整合资源,提高购机补贴比例,保障对专业合作组织的政策扶持。
三是认真按照程序办理合作组织的筹组成立事宜,提高办事效率,尽量降低和减免相关费用。
四是认真开展农机科技培训与作业示范,免费提供辅助物资与用具,如壮秧剂和秧盘等,让惠于民。
五是认真执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购机补贴、带机入社、作业补贴等各环节,严格把关,及时公示,做到群众满意、社员高兴,建设工作良性循环。上半年,兑现作业补贴21.3万元。
三、初现主要问题
一是建设资金不足。作业量与作业补贴资金差距较大。
二是市场观念不强。合作社统筹安排能力不强,技术服务水平有差距,信息渠道不畅,市场观念有待加强。
四、后续工作目标
一是进一步完善合作组织的内部建设,加强制度建设,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二是进一步理顺合作组织的外部环境,健全信息网络,引导作业服务依法有序竞争,提高作业服务市场化程度。
三是进一步引导合作组织整合资源,扩大发展规模,调整装备结构,适应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四是进一步加强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提高农机作业补贴的实施效果,于秋收冬播结束时进行作业补贴年度总兑现,以此促进该区农机化水平的整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