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佳木斯市:“十大工程”推动新农村建设
2009-09-28   来源: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黑龙江佳木斯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优势,以“十大工程”建设为切入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果。

  以农业生产规模化、产加销一体化为重点,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程建设。通过培育优势产业带促进产业化,目前全市已建立富锦、桦南、桦川、汤原4个国家级粮食产业工程基地县(市)。抚远、同江、富锦3个县(市)被确定为国家级大豆生产基地,总面积达150万亩。通过培植品牌、推行农业生产标准化,促进农业产业化。目前,全市种子良种化率达到98%以上,种植业标准化率达到75%以上,畜禽规范化饲养技术普及率达到65%,农业先进技术入户率达到95%以上。“孙斌”牌大米、“希波”牌肉串等13个品牌成为省级着名商标或国家驰名商标。全市农业企业在全国23个省(市)建立了农产品办事处,销售网点达到483家。充分发挥垦区技术、农机装备和省农业科学院(所)等优势,通过广泛开展场市共建、院市共建等促进农业产业化。全市有6个县(市)与周边8个农场开展了场县(市)共建活动,共建面积达到120万亩。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70户。

  以引三江水灌溉,发展特大型优质高产水稻生产基地,实现粮 食增产农民增收为重点,全力推进粮食安全保障工程建设。今年,三 江平原水稻产业带已经正式列入农业部实施的“八大产业带”项目。 全市已经完成了“两江一湖”(佳木斯部分)灌区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利用三江水灌溉的水稻工程项目正在全力推进中。灌区建成后,全市水稻生产能力将由目前的230万亩发展到600万亩。

  以发展产业化畜牧业为重点,全力推进主辅换位工程建设。在生猪收购价持续走低的情况下,上半年全市肉、蛋、奶总产量实现14万吨,增长13.5%,预计今年通过畜牧业可以拉动农民人均增收860元。

  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重点,全力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工 程建设。全市推广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市场运作与组织推动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全市已发展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60个,市三江农业信息网还开设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栏网页。目前,通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直接参与经营的农户8.7万户,辐射带动农户7.7万户。

  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土地合理流转为重点,全力推进“双转”工程建设。通过做好农民工技能培训、劳务对接和权利维护工作,发展劳务经济。通过有组织地输出劳动力资源,全面推进劳务对接,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上半年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25.1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8.076亿元。

  以发展中心集镇为重点,全力推进以农村改居、改水、改厕、改沼气、改路为内容的康居工程建设。今年,全市计划投资3.7483亿元,修建农村公路134条1133.3公里,截至目前,已经完成路基961.88公里,完成计划的84.9%;完成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661.91公里,完成计划的74.8%;完成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314.1公里,完成计划的35.5%;完成通达工程砂石路面446.35公里,完成计划的59%。累计完成工作量1.6830亿元,完成计划投资的44.9%。在农村改水方面,今年全市投资1661万元,新打人畜饮水井49眼,入户9731户。84个试点村中,除原有34个村有自来水外,今年上半年有42个村正在施工。投资65万元,改造厕所229个,清掏公厕1200个。投资1762万元,改造农户住房308户,建设面积达到2.7483万平方米。投资784.8万元。实施沼气“一池三改”,有2180户受益。

  以推动农村合作医疗,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为重点,全力推进农村安康工程建设。今年,全市有计划地为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进行业务培训和业务指导,提高农村卫生医疗机构的整体技术水平。全市开屏了“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活动。富锦市今年共有16.2353万名农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比上年增加41%。该市农民大病统筹资金达到了677.3994万元、比上年增加116.3%。汤原县作为佳木斯市今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增试点县,1月1日正式启动,参合农民10.8924万人,参合率85.2%。

  以提升农民文化技术文明素质为重点,全力推进新型农民培养工程建设。市委确定利用两年时间解决全市143个村的无活动场所问题,市委组织部从市管党费中落实配套资金50万元。为了进一步提高乡村党组织书记领导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市委组织部与省委组织部沟通协调,从9月3日开始,分6期,每期4天,组织全市935名乡村党组织书记(不包括已经参加培训的试点乡村党组织书记),到齐齐哈尔市兴十四村进行新农村建设专题培训。上半年,佳木斯市争取省专项资金2670万元,目前3所寄宿制试点学校和10所农村远程教育试点学校正在建设之中。同时,按照省里部署,组织109名大学生到农村开展“三支一扶”活动。今后5年,每年将有100名大学生参加农村“三支一扶”活动。此外,建文化、体育活动场所32个。从去年秋季开始,全市启动了光缆进村工程,今年上半年建光缆550公里,新通广播电视村88个,入户1.03万户。截至6月末,全市84个试点村无线覆盖平均达到99%。有线电视全市试点村84个,入户率已经达到40%以上的村64个。市通信分公司先后为农村信息化投入2000余万元,用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并联合市农委、联通公司在省内首次开通农业专家服务热线,设立专线,聘请专家,为农民解决获取信息难问题,24小时全线开通,为农民提供互动信息服务。目前,全市入网率达到85%以上。

  以提高“双带”能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四培养”工程建设。全市立足于打造农村致富带头人群体,增强农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农民致富的本领,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四培养”工程。全市已把3860名党员培养成为致富能人,1875名致富能人光荣入党;1769名村干部成为致富带头人,514名致富带头人走上村干部领导岗位。通过开展“走进群众”主题实践活动,结成帮扶对子4956个,帮扶钱物1055多万元,帮助解决生产生活困难7731个。通过开展“百村支部升级工程”,全市共投入整村推进扶持资金7616.7万元,上生产项目240个、公益项目707个。

  以改陋习、树新风为重点,全力推进文明村建设工程。全市在农民群众中广之乏开展“六提倡六反对”活动。即提倡节俭办事,反对大操大办;提倡邻里和睦,反对自私自利;提倡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提倡健康娱乐,反对聚众赌博;提倡卫生整洁,反对凌乱无章;提倡晚婚晚育,反对早婚超生,引导广大农民树立科学、文明、健康、卫生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大力推进“抓十乡(街道)、促百村(社区)、带千户庭院”基层文化建设工程。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深入生活、深入实际,创作了一批反映新农村建设的小说、舞蹈、曲艺、摄影、书法、美术等优秀作品;组织优秀演职人员,编排以歌颂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真抓实干、艰苦创业、建设家园、推进新农村建设事迹为主题的大型文艺节目,将在全市农村基层重点单位利用“大篷车”进行巡回演出。全市还开展了“改陋习、树新风、塑形象”主题创建活动,开展文明村镇和星级文明户仓健活动,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军警同村镇精神文明共建活动,以城带乡,以城促乡,加快农村城市化的发展步伐。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6-82547-1.html

标签:农机 农村 建设 推动 工程 十大

上一篇:铁岭:2009年秋计划完成深松整地140万亩
下一篇:浙江开化五措施做好国庆期间农机安全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