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河南焦作:农机化支撑起放心三夏
2010-07-12   来源:河南省农机局   

  一年一度的三夏生产已经画上圆满句号,值得我们深思和总结的是:在农机成为三夏生产主角的今天,农机化给农民、农业、农村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带来哪些启发?如何进一步把农机化支撑下的三夏生产引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农机化支撑起放心三夏。

  焦作市今年小麦生产又一次接受了老天爷的考验:天气寒冷时间长,造成小麦成熟期推迟了10天左右;正是收获的时候,又是阴雨不断。面对风云变幻的天气,农机又一次充当了“救世主”,高效率的收、秸秆还田、种一体化的农机作业法并没有因天气而影响到颗粒归仓。透过这些现象,我们看到全市三夏生产体制和生产方式发生改变。

  产业化服务,让农民成为三夏“看客”

  今年三夏,记者曾来到博爱县金城乡东良仕村、南里村采访。令人奇怪的是,在广阔的麦地里很少见到农民,到村里找村民,同样也很难找到。三夏大忙季节,本该是村里、地里最热闹的时候,可村里却显得安静。

  经过一番手机联系,记者找到了这两个村的村党支部书记。一见面,记者立即抛出了“正值三夏大忙季节为何地头难见村民和村干部”的疑问。两位村党支部书记告诉记者:农民与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的订单作业多年来已经形成了固定模式,小麦收获、小麦运输、玉米种植的全程作业也是年年如此。农民根本不用动手,该干啥干啥,三夏和平常一样。

  记者到修武县五里源乡东板桥村采访,该村内外同样显得那样安静。该村党支部书记马平定说,今年小麦成熟期推迟加上6月初的降雨,使得小麦收获时间更加集中,可农民和村干部根本不紧张。由于农机充足,给哪家收小麦、种玉米,农民和农机手都签订好合同了,并且年年如此。到时候,农民骑上电动车到自家地头看看,就可以回家坐等小麦“送上门”。

  武陟县农机局副局长李发有告诉记者,往年该局设立的两部三夏热线电话一天24小时响个不停,一多半电话是农民催要收获机的,可今年热线电话明显少了一大半。他说,该县今年新增联合收获机100多台,总量已经有1200多台,加上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从外地引进的联合收获机,三夏期间在该县作业的联合收获机有1800多台。市场联合收获机的饱和,很少需要农机部门进行调配。

  他还告诉记者,该县45个农机合作社和上百个农机大户由于长年在县内外、省内外作业,已经有了他们年年不变的固定作业地点,往年那种农机部门把大部分精力放到联系作业地点、引进机车的做法渐渐消失了,往年紧张、热闹的农机部门也清静了下来。

  记者在修武县采访,一位机关干部对记者说,往年一到麦收季节,甭说农民白天黑夜连轴转,连县机关都暂停办公,凡是能够抽出来的人,都要到乡下去“龙口夺粮”。面对如今的三夏工作,他不无动情地说,“好汉怕麦收”已经成为历史,“铁麦客”不仅让农民成为田头看客,也让过去被麦收累折腰的机关干部成了田头看客。

  据调查,该市有10万名农民经营农机作业,通过给农民提供产业化服务,获取收入。跨县市、跨地市、跨省区进行产业化服务也成为该市农民农机作业的常态模式。沁阳市恒运农机专业合作社年年与河北、山西的农机户轮流坐庄提供服务,共同承包作业区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小麦作业链,从今年6月份开始到整个三夏结束可以征战3个月,三夏作业单机纯收入有3万多元。

  规模化生产,让农业生产发生改变

  今年三夏,该市农机合作组织大力推广了“机收、还田、机播”一条龙作业模式,全市农机合作组织和农机大户充分利用自身机车多、机具全的优势,将机车进行分组,每组由一台联合收获机、一台玉米播种机、三辆运粮车组成。今年小麦成熟期推迟和6月初的一场降雨,也为推行“一条龙作业”模式创造了条件,全市掀起了抢墒播种的热潮,实现了收一块、播一块,三夏变两夏,作业面积占70%以上。

  记者在博爱县东良仕村的麦收现场看到,一台小麦联合收获机一马当先,滚滚麦浪顿时成为金黄色的小麦,它的后面跟着一台旋播机,这台旋播机可以完成秸秆还田、施肥、播种等工作。旋播机边耙地边播种,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站在地头的农民仝建山告诉记者,他这块地有三四亩,以前十来天都拾掇不完,还特累,现在个把小时就完成了。这种生产新模式节省的不只是时间,原来一亩地收耕种一共需要75元钱,现在耕种合在一起了,每亩地可以为老百姓节约15元钱。

  博爱县东风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张利告诉记者,以前合作社一台联合收获机一亩地收入30多元钱,今年合作社给每台联合收获机配了一台旋播机,可以一条龙服务,这样每亩地就能增加收入20多元。

  规模化生产的背后是农机合作组织拥有的完备的大型收种等一体化的农机。去年以来,该市农民新增各种农机8000多台(套),是过去5年的总和,而且覆盖整个小麦生产过程的农机配套,以大中型为主。

  集约化经营,让农村土地流转提速

  武陟县三阳乡三阳村农民原志厚、原杰高兴地告诉记者,武陟县鸿运农机合作社把他们的土地全程托管,也就是说农民把土地生产各个环节的费用交给农机合作社,农机合作社全程为农民种庄稼。目前,该村有2500亩土地被农机合作社托管,有近一半的农民不用种地,专门从事二、三产业。

  近日,武陟县惠农农机专业合作社以每亩700元的价格转包农民185亩土地,进行统一经营;该县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所在的后龙睡村集中所有不愿或没能力种地农民的土地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目前吸收了20多家农户的100多亩土地。该县已有2000亩土地向农机合作社流转。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目前有30万亩土地向农机合作社流转,农机合作社在土地流转中的地位愈加突出。三夏过后,新一轮的土地托管正在进行。据调查,有三种土地流转模式供农户选择:一是农户将承包田全年或某一季出租给合作社经营,租赁款结算成粮食由合作社交给农户,农民不用种田即可领取一定数量的粮食作为口粮,可以全身心地从事二、三产业;二是农户承包田自主经营,由合作社提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农户向合作社缴纳相应的服务费,每季收获的粮食全部归农户所有;三是农户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可选择合作社为其提供部分环节的机械化服务,并缴纳相应的服务费,日常一些相对轻松的农活由自己承担。

  三种土地流转模式不仅推动了土地集约化经营,而且进一步集约了农机、资金、技术等。近日,记者到博爱县采访,该县的农机合作社又增加了8家,这8家合作社不仅资金雄厚,而且都专门聘请了农业技术专家进行全程农业生产指导。这种技术支撑确保了农业高产,更为集约化的农机合作组织实行整村整组连片承包作业提供了技术保障。

  农机化作业,让低碳农业成为现实

  对环境保护来说,该市三夏最大的亮点就是没有出现一处秸秆焚烧现象。这种低碳农业的实现,得益于秸秆还田、绿肥种植等一系列举措与之配套。

  秸秆禁烧之后,还田是最大的去处,也是修复土壤最好的办法之一。据悉,连续3年秸秆还田的土地,农民叫做面包田,可以保持水分,麦茬烂了以后增加肥力,每亩地能提高产量10%左右。在这方面,该市秸秆还田的农机配套服务功不可没。该市小麦联合收获机大多加装了切碎、抛撒装置,今年77%的麦田实现了秸秆还田,其余秸秆则被秸秆打捆机“吃掉”了。

  武陟县农机局在开展抢收抢种过程中注重发挥本地特色,不仅狠抓收割机、播种机对接作业,还注意发挥大型进口打捆机在该市保有量最多的优势,开展了收割、拾麦草、播种一条龙作业。这种作业模式加快了作业进度,保护了环境。圪店乡岗头村农机手程国永等3人花16万元买了一台进口打捆机,一年纯收入达到6万元。

  除了秸秆还田,该市还探索出了各种各样的秸秆利用方式,力争变废为宝。农业专家介绍,在该市有机肥生产过程中,秸秆就是很好的填充料,而一些农村搞食用菌种植,也需要用秸秆来制作基质。秸秆还可以成为燃料、饲料、工业原料。所谓原料,是将秸秆压缩成燃料棒,可在发电厂、锅炉厂等作为燃料,这在该市的煤矸石电厂已经尝试。饲料,就是可作为猪、牛、羊的饲料。而工业原料,可以开发成新型建材,或是用来造纸,孟州市一家造纸厂已经开始大量收购秸秆。

  农业部门有关人士介绍,低碳农业的特征是“三低”,即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据联合国估计,生态农业系统可以抵消掉80%的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如果不生产化肥,每年可为世界节省1%的石油能源;如果不施用化肥,可以降低30%的农业温室气体排放。

  该市也积极探索推进低碳农业发展之路,尽可能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并在该市农业生产中得到落实。如今年三夏生产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农机作业中实施了推广绿肥种植制度,使用绿肥把化肥使用的危害程度降到了最低。种植绿肥,可利用绿肥根瘤菌固氮等,富集或固定土壤中的氮、磷、钾及其他养分资源,可提供作物多种养分。绿肥还田,还可以增加土壤碳的含量,提高土壤有机质,从而改善土壤结构和其他理化性状,实现种地与养地相结合,促进耕地地力提高。

  总之,从百万农民抢三夏到现在的万名机手战两夏,全市农村劳动力占有量减少了60%,不但无农机缺少劳力农户能及时完成农业生产,就是外出务工农民也不用专程返乡收麦了,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有效转移,也实现了低碳农业的转型。从小麦生产中可以看出该市农业生产体制和生产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而推动这些变化的正是农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6-81580-1.html

标签:农机 放心 三夏 支撑 焦作 河南

上一篇:青岛胶州回眸“三夏”看农机魅力
下一篇:新疆新源县科学谋划农机化为民增收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