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义县农业机械化管理局按照省、市农机化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抓工程、抓改革、抓基础、抓重点”,精心部署,真抓实干,扎实推进“兴机惠农”工程,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围绕目标抓工程
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提质提速发展、实现双增升位”的战略目标,义县农机局全力抓好“兴机惠农”工程。上半年,全县完成农机购置补贴1350万元,共购进各种类型的农机具1242台,其中动力机械557台,农具685台,全县的农机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引导推进抓改革
一是耕作方式的改革。保护性耕作技术经过几年的试验和推广,已被大多数群众所接受。近年来,农业部和省有关专家来义县进行检查验收,对此项工作及各种试验数据表示非常满意。今年已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5万亩。
二是引进和推广各种适合义县实际的新机具。农机技术推广站利用农机商店这个对外窗口,向广大群众讲解新机具的各种性能和操作知识;同时,推广站组织专业人员建立维修厂,帮助营机户免费安装调试各种机具200多台套。上半年,已接受农民咨询千余人次;引进先进的中耕机、打药机、播种机等8种机械,机具近千台套。
三、发展环境抓基础
一是政策落实。坚持宣传好、落实好国家的惠农政策,让广大农民了解农机,认识农机,体会农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是领导重视。义县农机工作受到县领导的重视,主管县长强调重点业务;主管领导亲自过问项目工作。
三是农民认可。在落实好发展农机化有关政策的同时,重点通过抓服务让农民得到实惠,让农民认可农机、亲和农机、信赖农机。
四、业务工作抓重点
一抓项目实施。为做好保护性耕作与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工作,县局在今春主要抓了精量播种和免耕播种,得到市局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抓典型培养。全县已登记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34个。按照市局的文件精神,县局重点开展了星级合作社竞赛,一些有代表性的合作社脱颖而出,如双兴合作社、东润农机合作社、志成合作社等,这些合作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全县农机化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抓农机安全监理。上半年,全县“清黑打非”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通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行动,与巡特警联合执法,实现路检田查不间断。截至6月末,共排查拖拉机2301台次,查出一般隐患5起,清理黑车23台。此外,举办培训班,有320名驾驶员通过考试,巩固了治理成果,实现了安全生产无事故。
四抓农机技能培训。上半年,全县实现“阳光工程”培训500人,扶贫局劳动力转移培训100人,加上其他各种技能培训,培训人数超过1000人次。